学生抗挫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2-08-29 04:24:45

学生抗挫力培养的实践分析

【摘 要】在多种影响因素作用,大部分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其已日渐成为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备受关注。随之,培养初中生抗挫力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是促使他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学生;抗挫能力;培养;实践;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古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人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挫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抗挫力,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风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初中生大都不具有较高的抗挫能力,极易被挫折打败,但挫折又常出现学习、生活中,如何无法有效处理遇到地挫折,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必须意识到培养初中生抗挫力的重要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性格特点等,对学科教师提出针对性要求,尤其是班主任,从思想上针对性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勇敢面对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遇到的挫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为其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教学氛围,使其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教师也要多融入到学生中,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根据他们在遇到挫折时的反应,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比如,在学习中,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各不相同,对于他们取得地成绩,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不要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半径中每位学生,使其在无形中消除内心的恐惧,学会正视学习乃至生活中的挫折,树立正确挫折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二、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掌握很多重要的技巧,其和一个人的成功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当下,部分初中生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团队意识薄弱,尤其是在开展的团队活动中。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教师要贴近初中生生活实际,结合近期“社会、学校、班级”等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大胆发表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化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感受人与人相处的技巧,意识到具备良好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重要性。教师要借助主题班会以及定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班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总以自我为中心,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能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有效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乃至社会中,逐渐提高自身抗挫能力,敢于挑战,充分展现自身多方面价值。三、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排解挫折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未来有太多的期许和憧憬,而设定的某些学习目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出现屡遭失败的现象,长期以往,极易使其产生挫败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引导他们全方位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身各方面情况,审视自己已制定的学习目标,加以优化调整,确保其和学生的主客观条件吻合,学会扬长避短,确保制定的“长、中、短”期学习目标可以顺利实现,充分展现自身各方面价值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那些没有如期实现学习目标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正确看待学习中的失败、挫折,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投入到下阶段学习中,在无形中逐渐提高其抗挫力。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班级每位学生,平等对待他们,多融入到学生群体中,随时全方位观察班级学生,及时发现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帮助他们尽快排解遇到的挫折,有效防止其受到负面影响,尤其是重大挫折,引导他们尽快走出人生中的雾霾,勇敢、坚强、乐观地学习、生活,避免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自身抗挫力,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四、结语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放在关键性位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制定合理化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尽快排解挫折,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以此,培养他们抗挫力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参考文献】[1]堵琳琳,杨意岚.初中生抗挫力培养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20:79-81.[2]叶霞.浅谈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J].新西部(理论版),2014,19:161+160.[3]浙江省乐清市城东第一中学叶国平.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N].学知报,2011-09-12H01.

上一篇:加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探究 下一篇:刍议高职机械专业课堂创造性教学法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