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2-08-29 04:12: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摘 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面、精心的心理护理、气道护理、排痰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3例患者的病情加重,进行有创辅助通气,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辅助通气,加上精心、有效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呼吸衰竭;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7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的发展⑴。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高,COPD的死亡率占所有死因的第4位,近年来还有了上升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为重病症,需要立即抢救,且常常要进行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机械通气(NIPPV)是指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和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通气支持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⑵。我院通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治疗,同时实施精心、有效的高质量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66.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和呼吸衰竭的学期诊断标准⑶:①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音;②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患者出现发热、脓性痰。③CT检查或者胸片X线显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阴影。④WBC>10×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率>80%。⑤动脉血气指标均为PaO2≤60mmHg,PaCO2≥50mmHg,SaO2≤90%。所有患者军服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氧疗、抗感染、止咳解痉、祛痰平喘、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同时使用美国为康公司生产的呼吸机经口面或者鼻罩进行NIPPV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肺功能进行参数设置,进行持续或者间歇的无创辅助通气,一般通气时间为2―24h,进行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咳嗽和咳痰,如果有必要进行翻身拍背或者使用震动排痰机进行排痰。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由于COPD的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对于无创呼吸机缺乏相关的认识,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当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无创通气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让患者认识到如果错过使用无创通气的最好时机,将会耽误病情,更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向患者介绍其他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成功例子,消除其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1.3.2 护理 进行无创通气的过程中,患者可取半卧位或者坐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由于枕头过高而导致呼吸道狭窄,影响疗效。根据患者的脸面、是否张口呼吸及有无牙齿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密闭程度高的面罩。面罩的松紧度既要防止漏气,又要防止由于拉力过紧而引起患者的不适,一般以允许通过1指为宜。

1.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排痰困难,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之前,应当帮助患者清除口腔部和咽喉部的分泌物、痰液,可有效的防止患者发生窒息。有咳嗽反射的患者,应当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和引流等,也可使用生理盐水加上盐酸氨溴索等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1.3.4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的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准确及时的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的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保证无创正压通气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无创通气可使昏迷的患者转醒,血压平稳,皮肤发绀减轻。当呼吸机发出警报时,及时的检查是否发生了呼吸机管的衔接或者鼻面罩发生漏气,或者呼吸及管道扭曲、反折、脱落;或者呼吸机的参数调节异常,及时的处理们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有必要可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1.3.5 并发症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胃胀气、呼吸道分泌物主流和面部皮肤坏死溃疡等。①当无创正压通气时,压力大于贲门的开放压后,可导致气体进入胃肠道造成胃肠胀气。患者应当取半卧位,叮嘱患者使用鼻进行呼吸,尽可能的减少吞咽的动作可有效的预防胃肠胀气,如果有必要可进行胃肠道减压。②当患者发生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时,可进行雾化吸入,指导患者主动咳嗽或者进行负压吸痰,保证引流的通畅,同时定时进行翻身叩背。③由于鼻面罩的压迫,可造成患者面部皮肤疼痛、红肿,严重者甚至出现破溃,应当调整选择和患者的脸型相匹配的面罩,如果患者需要持续通气超过4h,应适当的间歇的停用无创正压通气,改用鼻导管进行吸氧。还可在面罩和面部解除的部位使用纱布进行衬垫,但要注意防止发生漏气。

2 结果

6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3例患者的病情加重,进行有创辅助通气,期间无患者死亡。

3 讨论

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有效的减少呼吸机的先关肺炎的发生,避免插管或则气管切开,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证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NIPPV后,可以有效的纠正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顺利的帮助患者渡过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期,而且还能避免由于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而导致的心理、生理创伤和相关肺炎,效果良好。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全面、精心的护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温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患者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0,39(11):1468―1469.

[2] 陈丽芳,李秋屏,黄 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及观察护理[J].广东医学,2011,32(19):2613―2615.

[3] 郭连英,张朝晖,谢碧珍.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28―29.

上一篇:抢救伪劣香蕉水中毒患者的创新救治技术 下一篇: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