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应用

时间:2022-08-29 03:36:11

精细化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我们从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技术、护理服务这4个方面进行评估、制定实施措施、有效落实、护士长跟踪评价,然后进行总结分析,再制定整改措施,采取PDCA管理循环进行监控和质量管理。结果 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满意提高。结论 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病房管理规范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减少了,护士工作热情增高了,患者及家属更加满意了。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在病房;应用

精细化护理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用到护理管理上,不仅要突出细而且要注重精,从具体工作出发,优化程序,细化流程,统一标准,充分发挥管理对技术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科学发展。我科病房护理工作通过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技术、护理服务这四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实践效果显著,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病房管理规范化,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减少。

1护理精细化管理方法

1.1护理管理精细化 是根据医院管理的目标、依据护理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护理系统的要素和运行过程,加以指导、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而采取的护理措施。

1.1.1人员精细化管理

1.1.1.1医护人员的管理 为了将病房工作能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将病房医、护、工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排班,使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其次是医护人员行为举止方面,严格按照院里规章制度进行,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各项诊疗护理工作标准等管理;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我们采取"相约星期五"集中培训学习与自学两种方式,晨间提问考核,做到定时检查学习效果。科室还购买了一批专科书籍供大家学习。

1.1.1.2患者的管理 对患者实行双全管理,包括全人管理及全程管理两方面,全人管理从患者的生理、 心理、社会3方面进行护理;全程管理从患者入院接诊、基础护理、用药指导 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出院随访等6个维度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1.3陪护及探视人员的管理 1例患者只留1名陪护,患者及陪护不准在医院吸烟、饮酒、打牌,大声喧哗,乱窜病房,不准违章用电,不损坏公物,手机调成振动状态。给住院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1.1.2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

1.1.2.1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及管理,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到定期培训,使护士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并能够独立的解决及排除各种故障的处理能力。

1.1.2.2抢救仪器设专人管理 固定放置、每台仪器上标有责任者、序号、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说明,每周定期清洁与保养,每月进行检测仪器的运行情况,定时进行充电及放电,这样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并做好登记,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1.2.3抢救车的管理 做到"五定"管理,即定期消毒、定位放置、定时检查、定人管理、定数量投放物品。除此之外,我们科对抢救车的管理进行了改进。抢救药品按有效期远近使用,做到右手边取药左手边放药的使用原则。近1个月过期的药品,在抢救车药品登记本上用红色重点号标注。

1.1.3环境精细化管理 包括办公区域的管理、病房的管理、公共区域的管理。

1.1.3.1办公区域的管理 办公区域的管理落实责任人,护士长进行早晚2次/d检查。

1.1.3.2病房的管理 有值班护士、责任护士、护理员、保洁员协同管理。采用"五常管理法"、"四统一、一归位"、"六个一"定位管理。护士每班进行管理,并设每周三为科室大扫除日。五常管理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四统一、一归位:即床品统一,病房物品统一,患者服统一,清洁时间统一,输液架用后归位。六个一定位管理法:即一床、一桌、一椅、一架、一盆、一鞋定位放置。

1.1.3.3公共区域的管理 走廊地面平整干净,无水迹,无障碍物,各种警示牌放置合理、字迹清楚。

1.1.4流程精细化管理 心血管内科的工作比较繁琐、风险性高、常会遗漏一些事情,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制定了工作流程,如护士床头交接班流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观察流程、行挠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观察流程、多巴胺用药观察流程、可达龙用药观察流程、静脉输液观察流程等,从而使护理工作由复杂的事简单化,使简单的事规范化,使规范的事流程化。

1.1.5安全精细化管理 安全管理虽然不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但是没有安全保障就失去了一切。

1.1.5.1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患者建立安全警示标识 如防跌倒,防脱管,防压疮,防坠床,小心烫伤,输液慎用糖等;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设施做了警示和改进:如卫生间地面铺设防滑垫,走廊放上防滑警示牌,有门槛处贴有"小心门槛"警示;病室设备带电源贴有"设备带电,禁止使用";床尾摇手上面贴有"小心绊倒";微波炉旁挂有防热手套;微量泵架上标有上第一个微量泵的标识;这些警示和措施有效防范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1.1.5.2加强科室风险管理 风险项目是一种管理程序,它是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评价及处理,从而减少风险事件对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痛苦。科室提出五项风险项目如药液外渗、静脉炎、三通脱管、股动脉鞘管脱管、给药错误,并制定了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方法,采取专人负责,专项跟踪及评价,原因分析,再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1.2护理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工作,医院深化精细化管理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工作的科学发展,还能使我们形成完美的工作习惯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实施了护士日自控、互控;护理组长周自控、互控;护士长周自控及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1~2 h,检查护士的工作情况、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建议、检查科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我科建立了完善的考评标准和细则,采取PDCA管理循环进行监控和质量管理,并将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护士奖金的依据。还制定了护士奖励激励措施,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能级、满意度纳入护士考核评价中。现在自控成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1.3护理技术精细化管理 由于我科专业技术难度大,用药复杂,病情变化快,患者情绪不稳定,心理负担重,针对此问题,对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纠纷、缺陷的环节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经过集体共同讨论重新制定、细化各项技能操作流程及标准,如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快速测量血糖方法、如何正规测量血压、改进留置导尿的患者留取尿标本的方法、更正静脉采血时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改进胰岛素的注射部位等。我们对这些常见的技能操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规避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差错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1.4护理服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护理服务落实在小事上,落实在具体的细节中。我们科推行以下精细化护理服务:

1.4.1健康教育分时段,改变了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包干制,避免了责任护士不在班时中断健康教育。上午治疗处置时做药物指导,下午核对床头卡时做饮食指导,夜班护士告知次日标本留取方法等,将健康教育穿插于工作中,使大块的教育内容分解化,方便患者掌握。

1.4.2健康教育具体化,我们准备了2 g盐勺,为糖尿病患者准备了厨房电子秤,在走廊地面标识了30 m距离,用于做6MWT(6 min步行实验)等,为患者做宣教及活动指导。我们创建了"爱心家园" QQ群,定期上传健康教育内容,将护理服务延伸到院外,更好地满足出院患者的需要。

1.4.3护理用具精细化,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准备了床边坐便椅、拐杖;将指甲刀进行改良,在指甲刀两侧贴上胶布,这样剪下的指甲全粘在胶布上,避免落在病床上成为碎屑;肥胖患者监测血压常常撑开袖带,我们制作了外捆的袖带;超声科人员反应到床旁做超声时光线亮,看不清,我科制作了避光套,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科室拥有27块石英钟,因石英钟差异,走时不一致,导致护理服务时间不精准,综合班护士每周一按北京时间进行校准;还为患者准备了老花镜、吸水管、捣药器、纸杯、垫、护栏套、图书及报刊等。

通过追求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实效,从细节打动患者,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赖感,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护理质量。

2结果

通过对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技术、护理服务这4个方面进行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制定了实施措施、有效落实、护士长跟踪评价,采取PDCA管理循环进行监控和质量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满意不断提高。

3结论

病房应用了精细化护理管理后,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病房管理规范化,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上一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软组织缺损难愈创面中的应... 下一篇:解剖钢板内固定联合可吸收线缝扎治疗尺骨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