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运行机制探析

时间:2022-08-29 12:56:03

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运行机制探析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实践德育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德育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及学生自育机制,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做出努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德育 运行机制

实践德育指在充分尊重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德育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实施道德行为,从而促进思想品德与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实现育人目标的活动。在德育低效的背景下,实践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德途径和当前摆脱德育困境的一种有效尝试,人们对其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化、拓展。高职院校鉴于自身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实践德育的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德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德育是对高职院校实践资源的充分利用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有较大比重,工科专业实践课时比例要达到总课时的50%及以上,文科专业实践课时比例要达到40%以上。随着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体现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熟和推广,校内外各类实践基地相继建立。教育资源的挖掘是开展实践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资源丰富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征。对实践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充实德育教材的内容、创设真实的德育情境、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及促进德育隐形知识的传递。如果仅仅将各类实践资源作为高职生实践技能提升的依托,其效能的发挥将是片面的有限的。

2.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德育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德育为先一直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取向,德育实效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其低效性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原有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广泛易迁移,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在生源综合素质降低,而不断扩招导致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德育低效更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德育既关注思想品德的教育,又关注能力的培养,同时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德育的这些特点要求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资源,把理论付诸实践。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德育资源,突破传统德育课从理论到理论的局限,使德育在课内外、校内外持续践行,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工作开拓创新的可行路径选择。

二、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运行机制分析

1.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保障机制

实践德育的保障机制是实现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保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基地保障。高职院校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升师生对实践德育的认识,把实践德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德育的基础性条件,实践基地建设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实践德育的成效。高职院校既要建立包括良好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社团活动中心等校内的实践德育的基地,又要积极拓展校园之外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法纪类、服务类等各类基地。要保障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有效开展,仅仅按照国家相关德育经费的标准拨付经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对实践德育的相关安排加大对德育经费支持力度。实践德育涉及部门多,关系复杂,要强化实践德育,必须建立有学工处、团委、教务处、思政部、各个系部及实习实训企业参与的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作为实践德育的常设领导机构,各个组成部门职责明确,既分工明确又统筹规划,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专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问题,要在教务处、各系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单列出来。全院大型德育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在团委、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分工协作中有计划地按年度规划。

2.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激励机制

实践德育目标的实现及德育实效的提高,离不开德育主体的积极工作、积极参与。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德育必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是德育的两个基本范畴,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激励机制,既要注重精神激励,又要注重物质激励,用精神鼓励来提高物质鼓励的格调,用物质鼓励来巩固和强化精神鼓励的效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于工作实绩突出的德育工作者,要在职称评定、进修等方面充分考虑,给予必要的倾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通过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学生等,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满足他们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激励他们不断进取,要不断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及思想中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自觉与典型对照,寻找自身的差距,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把激励机制引入实践德育的运行,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评价机制直接指导着高职德育应该做什么、避免什么、追求什么、摒弃什么。从实践德育的视角而言,德育评价要改变单一的教师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具体、简明、动态的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家庭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系统,沟通各实践环节,汇集各方面意见;在评价内容上,由单一理论知识考试拓展为日常行为监测、案例分析研究、社会实践效果等;在评价对象上不仅仅要考查学生理论层面的提高程度,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从以道德知识为主走向以道德行为为主。同时要建立长效的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跟踪研究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品德表现,从个案研究中升华对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认识,以有利于高职院校实践德育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4.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学生自育机制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切教育之中,最高级最有价值的是自我教育,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运行过程必须健全和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体系,形成学生的自育机制。一方面,要组织和引导好高职生的社团活动。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因势利导、积极扶持社团开展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创新性的各类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建立起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让学生参与教育、参与管理,在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中、在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中建立道德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

这篇文章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有效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浅谈生物专业免疫学绪论课的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