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物课堂协同学习的探索

时间:2022-08-28 11:39:3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物课堂协同学习的探索

摘要: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协同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有:1.为协同学习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2.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3.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物课堂;协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36-002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毒杀宿舍同学、失恋后跳楼及美国的双博士后不适应社会罹患精神病被遣返回国等多起极端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部分学校、家长、学生一味只追求高学业成就,无视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更希望学习内容能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直接的指导或帮助。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在升学压力下,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标准,造成了实际教学中对应试的强烈追求,而忽视了学生心智等其它方面的发展需求,如探究性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部分学生对枯燥的试题不感兴趣,上课睡觉、讲话等行为时有发生。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特点及学习风格等差异,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反应快,而有些同学思维缜密,反应慢;有些同学擅长视觉型的学习,而有些同学擅长听觉型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标准都采用齐一化,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课堂教学、失去自信。

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它通过积极的主观体验(快乐、愉悦、满意、实现感)、积极的个人特质(性格优点、天赋、兴趣、价值观)、积极的社会关系(家庭、学校、社交圈、社会圈等)三者的结合,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的发展。这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能力目标H是相一致的。

协同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进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1967)研究发现,与单独的外显学习或内隐学习相比,协同学习方式下被试者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前二者。

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运用协同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有:

1.为协同学习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同伴合作的效能。可采用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图像、有趣的游戏、优雅的诗词等多种途径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文化。如神经调节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双方抓握落下的笔、测反应速度的小实验,使学生们对探究神经调节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如复习反射的类型,可采用一则诗配画: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激发思考:“双燕的育雏行为属于哪种反射类型?为什么属于该种反射?”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激发对鸟类的爱护之情,并引发对问题的反射类型概念的回忆。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可用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说出其中的食物链,理解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体会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2.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刘加霞、申继亮等通过问卷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的7、8、10、11四个年级的39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学业成就。

奥苏贝尔指出,学习需要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因素构成。认知内驱力主要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学生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到了青春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2.1 联系实际创设小组活动情境,激发认知的内驱力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动机。如伴性遗传一课,可让学生协同学习,角色扮演医生和患者,对患有红绿色盲的妻子和色觉正常丈夫进行遗传咨询,提出优生建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学会用生物科学的原理,理解红绿色盲这类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的特点,尝试解决优生问题。学生在解决医学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角色换位思考,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激起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和追求科学真理的内在需求。

2.2 设置难度适中的过程性目标,激发认知的内驱力及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对于协同学习的任务,通过设置难度适中的过程性目标,能激发注重过程的深层性动机,提高认知的内驱力及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如在学习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对艾弗里的实验你会提出哪些质疑?

(2)如何选择更好的实验材料和技术方法,设计更有说服力的实验?

(3)你的假设是什么?

(4)怎样把蛋白质、DNA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

(5)如何使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区分开,以检测放射l生存在的部位?

(6)怎样设计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7)你对结果的预测是什么?

通过思考与表达交流,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最终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探究并描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教师及时鼓励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学生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最终创造性的绘制出实验设计图。在层层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认知的内驱力。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学会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教会同伴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尊;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通过激发注重过程的深层型动机,学生更多地注意如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结果本身,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2.3 维系积极的师生关系,激发附属的内驱力

2.31 积极应对“逆反”行为,和谐师生关系

在生物必修课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专门跟教师“作对”。教师对他批评教育,他却表现出满不在乎,还持对抗情绪。上述现象往往是高中生“逆反心理”的体现。青春期的高中生追求独立,渴望想法被重视,往往会出现逆反心理。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产生时,应积极应对,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②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采用诱导教育方式,切忌粗暴。③对小事不过分追究。④和学生交心,但不干涉其内心“秘密”,满足其“独立感”的愿望。当教师以包容之心去看待学生的逆反,以积极应对去引导学生合理表达需求,学生自然会与教师心理相融,改善学习态度。

2.32 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关爱,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

对学生的疑惧、怨怒,教师以诚相待,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尊心受伤害而自卑的学生,教师给予信任,激发其自信奋发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还可以运用“自己人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相互理解,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热爱老师所授的课。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产生为“教师的赞许”而学的附属内驱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难度适中的过程性教学目标;维系积极的师生关系,都有助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更促进了学习动机的内化。

3.在协同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3.1 习得乐观的归因方式,增强成就动机

赛利格曼用归因风格的概念来区分乐观和悲观,他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这就是习得乐观。

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悲观的归因如把取得成绩归因于试卷容易,对失败常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或者说运气不好,会减弱学生不断努力、克服困难的决心。我们要暗示学生进行乐观的归因,如把成绩好归因于能力强、学习努力,成绩不佳归因于这段时间努力不够,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不断增强自信和自尊。情绪具有感染性,积极的归因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使更多的同学尝试积极的归因,提高团体未来成功的期望。

3.2 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势

在协同学习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如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实践、表达交流等,通过自评、组评,学生能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优势。接纳自己,发扬优势,增强自信。同时也认识到别人的长处,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欣赏他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互补合作。

3.3 在团队中学习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在真正的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协同学习通过建立友善、分工合作的积极人际关系,以完成共同任务为目标,以共同进步为动力,以团体成就为评价标准。使学生不是孤立的进行评价,而是更注重于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更加适应于社会生活。学生能更全面、客观的自己评价、学习自我调控,有助于发挥自主性,增强自控力。

赛利格曼指出:养育孩子并不是纠正他们的弱点和错误,而是要认同和培养他们的力量。通过在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协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浓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效提高了生物课的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好奇心、创造力、开放性、自控力、感恩、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学习实效 下一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