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优良校风的功能及其培育

时间:2022-08-28 11:31:14

论高校优良校风的功能及其培育

摘要:高校优良校风应具有凝聚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评价功能和辐射功能,优良校风的培育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良校风的培育应注重五个强化,即强化领导的示范引领、部门的合作配合、师生的主体参与、学校的特色效应和管理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高校校风;评价功能;人文关怀

校风是一个学校师生群体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具有政治、道德规范和形象标识意义的行为倾向。是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精神面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反映,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模塑”作用。校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品位和格调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学校科学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质量的优劣。因此,优良校风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优良校风的功能

优良校风对于高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风貌甚至周边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1.优良校风的凝聚功能。优良的校风能孕育出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能唤起师生对学校的真诚认同,从而产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是高校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学风优良的大学是开放文明自由的学术殿堂,是超前辐射的意识王国,是渊源壑知的文明园地。置身文明净土,就会受到教育和薰陶,就会使精神魅力融化到心灵之中,转化为内在素质,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优良校风的积极影响,使个体行为同整体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心理趋向一致,形成认同和共识,从而同心同德、积极进取。

2.优良校风的教育功能。优良校风具有情境教育的功能,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受到熏陶、感染和同化。正如《墨子・所染》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通过优良校风的教育可以带动学校形成求是、民主、高效的领导作风,敬业爱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奋学习、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热爱科学、有所发明创造的学术风气。有深厚底蕴、优良传统的校风能染化出高素养的学者和高素质的学生。

3.优良校风的激励功能。以正确价值取向为内核的优良校风具有导向作用,能激励师生在事业、学业上有更高尚的追求,有更清晰、健康的奋斗目标,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事业发展中。优良校风是引导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保证,能起到价值观、道德信仰、生活方式、人格构建的导向作用,它是一种强大的无形教育力量,是一种积极的氛围,是一种群体内相互影响的舆论风气,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促进作用,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指导作用,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健康人格、高尚情操的形式起着滴水穿石、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良校风的规范功能。优良校风及其产生的群体心理定势,能内化为师生的个体意识,产生较强的自律作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使师生言行符合良好规范。优良校风还通过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群体压力等因素对个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压力,使个体成员的行为受到集体的评价、奖励、劝诱、警告,迫使个别成员不得有相悖集体的行为,能有形、无形地谴责和抵制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校内不良现象的滋生。工作和学习在优良校风的环境里,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自己,自觉维护和珍爱学校的声誉,对有损学校的优良校风的人和事进行舆论谴责,促使学生自觉接受学校的规章和纪律的约束。

5.优良校风的评价功能。校风的好坏是评判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综合指标,是衡量一个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人们总是根据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来客观地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用校风是否优良这一尺度可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可以评价教师是否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可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因此,校风具有评价学校的作用。

6.优良校风的辐射功能。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集散地,高校师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一个高校的优良校风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与之密切联系的区域和行业领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影响到社会风气。一个具有优良校风的学校犹如一个核心,聚集学者、培育英才,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并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和教育社会上更多的人,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高校优良校风的培育

良好校风的形成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努力的积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转化融合的结果,是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的结合效应,是阶段性突击与长期巩固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不断地探索校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才能建立优良校风。

1.注重干部作风,强化领导的示范引领。高校校风建设的核心是干部作风。干部作风对教风、学风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个单位领导的行为、作风直接影响整个单位群众的行为和风气。领导干部作为权威的象征,掌握着公共权力,其言行往往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模仿的范本。领导干部的作风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下面违章乱纪的事就少;领导干部提倡实事求是讲真话、脚踏实地办实事,下面埋头苦干的人就多。因此,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为师生员工作出良好表率。干部作风必须求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求真务实的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做到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干部作风必须廉政,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己、一身正气;干部作风必须民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多商量,少独断,多调研,少武断;干部作风必须高效,坚持克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办事讲效益,工作讲效率。

2.注重系统分工,强化部门的合作配合。校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内各个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合力。高校校风具有多类型、多结构、综合性强的特点,各种类型的风气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非常复杂的结构关联,优良校风就要求各个构成要素都能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学校各部门在校风建设上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相关单位之间要主动加强横向联系,相互协调、互相补台,这样才能把分散的力量集合成强大的合力,更好地促进校风建设。

3.注重责任意识,强化师生的主体参与。校风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在校风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一是主体责任的承担。每一位师生的个体言行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都是校风构成的活跃因子。优良校风的尺度不能只用来要求他人、批评他人,应适用于每一个成员自己的反思:我为校风建设做了什么?我是否是优良校风的积极因子?二是主体作用的发挥。校风是一种群体风尚,应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系统育人思想深入人心,让广大师生切实认识到自己在校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校风建设中,积极支持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良好群体意识、群体舆论的形成,才可能推动校风的良性发展。三是主体利益的获得。优良校风是提高育人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优良校风能为师生提供公平、健康、进取的发展环境。因此,优良校风的最终获益者是广大师生,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好校风是维护师生主体利益的真正体现。

4.注重文化内涵,强化学校的特色效应。高校校风建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对体现为校风的基本规范;个性是对高校独特之风的个体要求,体现为校风的升华。由于各高校在地理区域、学校类别、历史形成、学科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校风建设中可供挖掘的资源和突出的特色就会不同。从校风建设的更高要求来说,是能够尊重自己的校情、培育出具有独特内涵的大学文化,这种独特的大学文化能孕育出具有相应气质的学者和大学生。如北京大学的学风被概括为“不怕”两个字,这种“不怕”精神就是敢当时代先锋、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怕”的独特学风使北大孕育出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又如美国哈佛大学,同样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这得益于它有独特的治学精神,即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寻求变革、勇于创新而又独立思考的精神。

5.注重人本原则,强化管理的人文关怀。校风建设要依靠人、最终目的也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高校校风建设应注重人性化,始终站在师生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关心师生的所思所想,满足师生的正当需求,保护和激发师生的工作、学习动机。具体来说,校风建设应做到刚性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一方面从高要求、从严管理,另一方面真诚关心、热情支持。对教师而言,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应坚持各项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治上信任、工作上依靠、业务上尊重、专业上培养、生活上关心是充分调动教师育人积极性、形成良好教风的有力保证。对学生而言,应改变师生主客二元对立、将学生视为被动教育对象的传统观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教育效能,避免假大空、远离生活的说教,要将对学生的教育与解决其实际困难、实际问题,关心其成长成材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兆龙.论高校校风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88,(4).

[2]汪前元.党风政风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J].湖北大学学报,1998,(1).

[3]张莲英.浅谈高校校风建设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李家智(1971- ),男,重庆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及教育途径 下一篇: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