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

时间:2022-08-28 09:53:42

浅谈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

摘 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一直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并针对其提出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 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性能化防火设计( PFPD, performance2based firep rotection design)是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突破了规格式防火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和面积等的限制,从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提供更加灵活有效的设计选择,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和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一、深化针对高层建筑特点的防火检查

(一)强化对大型高层建筑变形缝、伸缩缝的检查

首先应强化变形缝材料的管理。对变形缝的防水材料要纳入监督视线,要严格控制其燃烧性能,提倡使用新型阻燃防水材料。二是强化变形缝的设计与审核。建审部门应将电缆及油烟管道的敷设纳入审核内容,尤其是对建筑面积超过上万m2 的商场和综合大楼要特别注意变形缝内是否敷设有电缆和油烟管道等。要重视变形缝隔间的审核与检查;建议在大型商场和综合大楼的变形缝两侧采用加密型喷头保护。三是强化验收管理。

(二)加强对竖向孔洞防火封堵检查

例如当二层楼发生火灾时,火势从中部变形缝向三层楼蔓延,用作封堵的不燃烧材料发生爆裂凸起,但未窜火,使三层楼商场免受损失。而火灾现场中有一根150PVC管道穿过二层楼与三层楼之间的楼板,因未加设阻火圈,PVC 管道已经在高温下变形,如果火灾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就很有可能通过此处蔓延到三层楼,这充分说明有效的防火封堵在建筑防火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增加竖向孔洞安全管理内容,以把责任确实落实在业主身上。

(三)加强对消防电梯挡水设施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不按规范要求在消防电梯门口设置挡水设施。绝大多数单位由于忽视或担心行走不便而没有按规范要求在消防电梯门口设置高4~5 cm的慢坡。消防监督部门在验收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因地面已形成,考虑到施工及经济因素以及不是强制条文要求,也不便强制要求整改。二是疏忽了对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施检查。建议将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消防电梯设置挡水设施作为强制条文,同时强化对消防电梯挡水设施和井底排水设施的日常监督检查和验收检查,确保消防电梯在火场中能正常使用。

(四)加强对防排烟设施的检查

在对防排烟设施检查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忽视了对排烟量的检查。二是不能正确对待自然排烟窗口的作用。三是对发生火灾时应联动多少楼层的防排烟设施不清楚。

二、提升对大型高层建筑防火特殊性的研究

(一)提升大型高层建筑应急通讯能力

目前,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网络覆盖面加宽,手机信号死角越来越少,几乎所有大型商场、综合型建筑的保安均配置了对讲机,因此不管是在火场中或是日常的演练中,人们更多的使用手机或对讲机来进行命令的传达、信息的沟通,其快速性、方便性、灵活性都是固定电话所不可比拟的。

(二)加强对消防登高场地可操作性的研究

目前登高作业场地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设置了登高作业场地,但无相应的建筑立面开口。《高规》仅对与扑救面相对应的裙房有限制要求,而裙房上空的建筑立面是否有开口孔洞并无明文要求,实际操作中监督人员一般是以条文说明中的相关意思要求建筑方须设相应的开口,这给监督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目前相当多的高层建筑的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为了外观的好看及施工方便一般不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考虑安全因素将窗户设置得是非常小,根本无法满足灭火救援的需要。二是有登高作业场地和相应立面开口,但被人为的封闭。三是扑救场地上空有异物影响登高车使用。高层建筑周边绿化地、喷水池、停车场及服务区,会严重妨碍大型特勤车辆,特别是登高车、云梯车的靠近和作业。

三、应强化对现有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灭火作用的认识

(一)强化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高层建筑灭火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自动灭火设施,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国内外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等优点。2002年重庆市中天大酒店火灾过程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卓越表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火灾从十三层楼的西餐厅厨房引起,迅速通过敷设在变形缝内的油烟管道往上蔓延,高温的白铁皮油烟管道将十四~十八层楼变形缝隔间内的可燃物引燃,形成立体燃烧火势,但由于西餐厅厨房吊顶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动作,火势被控制在厨房内,除天花板被熏黑以外,灶具等其它物品均基本上完好;同时由于十四~十八层楼走道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启动,火势基本被控制在变形缝隔间内。

(二)强化对防火门的管理

防火门是设置于防火分区间或防火隔间与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间且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物。其作用为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的扩散,给疏散人员提供安全条件。防火门对于安全逃生及防止火灾的蔓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强化对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应从三个方面抓好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一是一定要从单位的实际出发,加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可操作性。要全面考虑火灾发生的各种因素及灭火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预案。预案中应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清楚,使所有员工在发生火灾后都知道该做什么。二是必须从提高全员安全疏散意识和灭火疏散技能出发搞好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火灾发生后如何使员工做到处乱不惊,沉着应对,就需要各社会单位认真开展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要特别加强保安对初期火灾扑救能力和服务员组织疏散能力的培训。三是加强与辖区中队的业务衔接,应将消防部门的灭火救援预案与单位内部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相结合,相互修订、相互补充。同时应以预案为依托,开展合成演练,使两个预案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强化对现代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是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的重要保障措施,维护保养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筑消防设施能否在火场中扑灭或控制火灾的关键所在。应就现代消防设施维护企业建立行业性规范,以具体的行业性标准来规范维护单位的行为,确保消防设施的完整有效。

结语

高层建筑火灾虽然危害很大, 但我们的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只要大家都能够提高消防意识, 加上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建筑消防设计的研究发展, 相信一定可以更好的减少火灾的发生,并将火灾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 1 ] 包世华.高层建筑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 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3 ] 唐妙.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防火设计的几个问题[J].广东消防.

[ 4 ] 李引擎,刘曦娟. 建筑防火的性能设计及其规范[ J ].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8 (11) : 3~6

[ 5 ] 肖学峰. 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防火规范[ J ].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99, 18 (4) : 22~26

作者简介:

李非(1982- ),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上一篇:偏压隧道施工前边坡预加固措施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电费抄核收业务的服务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