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众健康奋斗奔波

时间:2022-08-28 09:40:14

为大众健康奋斗奔波

成长为公共卫生专家

王陇德5岁上学,中学时期成绩突出。1964年,他进入兰州医学院 医疗系学习,毕业后进入甘肃省防疫站工作。期间他专心钻研专业知识, 认真学习英语,并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由于功底扎实,1978年国家 恢复研究生考试,他当年便考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攻读肿瘤流行病学硕 士学位。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期间,王陇德获得了赴美考察学习的机会。 他与美国医学科学院的一些专家合作研究肿瘤形成与饮食的关系,并取 得了重要进展。这段经历让他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 也深刻地认识到中美在预防医学研究上的差距,意识到中国应该投入更 多的精力到预防疾病的环节上。

从中国医学科学院毕业后,王陇德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甘肃从事临床 医学研究。当时西部人才十分匮乏,医疗条件也很落后,已经获得硕士 学位的王陇德,受到了甘肃省卫生厅的关注,并调任甘肃省卫生厅科教 处工作,后历任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厅长。在卫生厅工作期间他大力 推进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婴儿的“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 疹疫苗及百白破三联制剂)覆盖率由1984年的4.7%上升到1994年的 85%以上,10年间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47.4%,并大力引进人才,力求 改变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的局面。

世界水平的疫情直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人类来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及早发现疫 情苗头非常重要。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疫情的报告 方式,是在医生诊断以后填写一张纸质报告卡,通过邮寄到达县级以上 防疫站,然后汇总,一个月上报一次。卫生部是一个月以后才知道发生 了什么样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例数等信息。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陇德认为,现 在已是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不能把互联网 的技术应用到报告系统里来呢?当时”非 典“病例已经发生300多例了,可是卫生 部只接到29倒报告,这种情况极不利于 控制疫情。所以他当时就提出要尽快建立 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 报告系统。

这个系统建立后,疫情报告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原来疫情平均5天才能从医 院报告到县区防疫站,现在是0.6天就报 告到了卫生部,而且不仅知道传染病的例 数,还能知道每一个病例的具体情况,如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病等等。比如去 年的甲型流感的第一阶段,一个病例从诊 断到报告,仅仅只有0.58个小时,疾病 控制部门能很快知道这个病人的情况,并 快速做出适当的处理,控制疫情的播散。

据统计,从疫情直报系统建立的 2004年开始到2009年,平均年报告病 例数增加了39%(与2004年前的5年相 比)。这一系统的建立,大幅度提高了传 染病病例发现和报告的及时性,使我国 成为全球少数几个以“日”为单位进行常 规疫情分析的国家之一。此系统目前还是 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卫生部 专家组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美国卫生 部长则称赞其为“世界领先水平”。

控制艾滋病的系统工程

王陇德一直在为推动制定艾滋病患者 免费治疗政策、推广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而努力。2004年,他出任国务院艾滋病 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艾滋病的防 治成了他工作的又一个重心。他提出“控 制疫情、挽救生命”的工作目标,组织了 高危人群的筛查,使感染者的掌握率从 2003年的7.4%提高到2008年的39%。 王陇德特别重视改变对艾滋病的社会偏 见。他经常参加艾滋病防治的各种宣传和 公益活动,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艾滋病感 染者和患者、关注艾滋病防治的氛围。

王陇德认为,艾滋病控制是一个社会 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在他的推动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部 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为此,2007年他荣获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应对艾滋病杰出领导和持续贡献奖”。

除了对艾滋病的防控,王陇德在结核病、血吸虫病的防控方面, 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慢性病成为他新的关注焦点

王陇德很早就注意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 糖尿病、脑中风、肿瘤等已经替代传染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 杀手。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此,他出书、写文章,呼吁公众改善饮食、行为等习惯,以对抗各种 慢性病。比如,2007年第7期《大众医学》就曾刊发王陇德撰写的《中 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强调膳食革命的四大关键:①调整进食顺序。 ②维持高纤维素摄入和食物多样化。③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 ④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据调查,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因。王陇德非常关注这一问题。 他与中美有关专家联合组织了“中美中风协作组”,并出任中方主席,进 行中风筛查及干预等探索。他说自己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一系列 工作,能在10年内使我国的中风发病和死亡率有明显下降。

上一篇:乳腺病 第10期 下一篇:5 大气污染来自大量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