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时间:2022-08-28 07:18:2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育后进生的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也是所有老师必须探讨的课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便成为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必需的工作,它要求所有的老师用心去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去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因势利导,严格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充分体现出转化后进生的价值。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消极对待,遇到理论性稍强的内容,易产生枯燥感和厌烦情绪,从而渐渐对物理学习呈现对抗的心理状态,学习缺乏信心。

2.观察能力差,对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积极思考,不作深入理解。

3.理解记忆水平低,记忆方法呆板,常常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侧重于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记忆能力明显较差。

4.懒惰、应付、依赖情绪严重,上物理课无精打采,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抄袭同学的作业,不独立思考,把学习物理当成负担。

5.情感和意志缺乏,他们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和勇气,意志薄弱,稍受挫折,情绪便产生很大波动。长期的失败,致使他们自暴自弃,放弃物理学习,甚至与物理教师有对立情绪。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说教师应因材施教,但有些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发出的是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后进生的出现。

2.教学进度过快。有的教师为了保证在考试前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复习,往往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甚至有意识地压缩新课的时间,过早地结束新课,以便“深化”复习。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消化不良,而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基础没打好,“深化”复习也就没有根基,在复习时又必然是如堕烟海。实际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既对学生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利,又必将导致学生加快分化。

3.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只好静心“听”。其思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思考物理问题过程中的问题不易被教师发现,同时,学生也容易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难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沦为了后进生。

二、认清后进生的成因,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和分析,我个人认为初中物理后进生在学习中的主要表现为: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概念的建立过程及使用方法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物理概念和有关公式之间的联系,对公式只能生搬硬套,说不清公式的由来和各物理量的含义、单位及物理公式所反映的规律;对要求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实验时,往往无从下手,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独立解决;对老师做的演示实验,不能集中精力去观察实验现象,对得出的数据不会分析,更谈不上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自己得出实验结论了;对作业,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偷工减料,丢三落四,对解题过程与结果不检查、不分析,抄袭现象严重,课堂上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有主动性,自觉性很差,对探讨性的问题,不进行积极思考,遇到困难持消极的态度。总之,他缺乏自信心和应变能力,情绪极不稳定,感情比较脆弱,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周围环境,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放下包袱,教育他们做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三、转变后进生的方法

(一)在备课时尽量设计一些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开展一些与所讲知识点有关的有趣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直接兴趣。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则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①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教学,学生容易把那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问题转化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难学”变为“易学”。②多动手动脑,培养学习兴趣。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组建兴趣小组,为后进生开辟第二课堂,使他们时时都有新的发现,让“厌学”变为“爱学”。③更新教法,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应把握时代脉搏,随时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做到常教常新,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苦学”变为“乐学”。

(二)在课堂上多采用电化教学,突出直观形象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化教学已经很普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变得形象了,把难理解的变得容易理解了,后进生学起来也不那么费劲,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解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信息、能量,而不是物质时,光靠老师的讲,不仅后进生不能明白,有好多成绩好的同学都不一定懂。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水波动画,解释水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水并没有移动,类比出声波的传播特点,这样后进生也能掌握。

(三)开发班集体的力量,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人多力量大。任课教师,要注意引导优等生和中等生来帮助关心后进生,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让后进生克服自卑,去掉陋习,融入“大家庭”中。也可根据班内的情况,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与后进生结成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氛围,这也是转变后进生不错的途径。

(四)教师,社会,家庭应相互配合。

现在,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大街上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络游戏吸引着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因此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客观地、真实地向家长反映该生在校表现,不应以告状的方式出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形成合力,使后进生能得到多方面有益的教育。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但我们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并因材施教,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就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上一篇:餐饮服务操作技能课教学探讨 下一篇:《机械基础》教学方法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