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淡而无痕”成为教学过渡的艺术

时间:2022-09-09 02:18:43

让“淡而无痕”成为教学过渡的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又可说是高超的综合艺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除了要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上下工夫外,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过渡”教学也是很重要的。运用恰当的课堂“过渡”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所谓“过渡”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插入与之相关联的语句。不同的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过渡语言。老师上课前如能备好过渡语,而不是在课堂上随意讲,学生可能会更爱听,更听得进去,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一位县教研员在与我们的研讨中提到“教学环节的过渡应该自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在课堂教学过渡中都努力做到过渡自然——淡而无痕。这几年来我也一直在学习并实践收集到的关于教学过渡的方法。

一、顺流过渡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在教学《庐山云雾》一课时,是这样引导过渡的:“庐山除了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更吸引人的是它那神奇美丽的云雾。今天请大家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领略一番。在乘车登山的路上,首次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通过阅读,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山间云变成浓雾的奇景)尽情地欣赏一番之后,我又往前推进说:“浓雾瞬息万变,美景引人入胜,而牯岭的庐山雾更是神秘莫测,趣味无穷。它的神秘在哪里呢?”学生简要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我又立即过渡:“此景只堪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牯岭可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现在,我们站在‘大天池’处,来观看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一景——云海……”“一路行来,我们在沿途见到了哪些奇景?”……最后:“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怪不得北宋伟大诗人坡要大叹‘不识庐山真面目’,更难怪清代的一代学者要自称‘云痴’,恨不得‘餐云’、‘眠云’。”这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二、类比过渡

利用语言材料之间的内部外部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特级教师贺诚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安排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这是一份份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情意。如果你是被大娘从敌机下救出的伤员,如果你是被小金花妈妈用生命换来的老王,如果你是吃过大嫂亲手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还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由此引读四、五节。教师运用移情体验,深化题意。

三、悬念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就是以激发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设疑,使学生在疑中增长知识,活跃思维。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讲到菲利浦一家因于勒的来信全家乘船出游的情节时,教师说:“假如我们是作者,行文至此,该如何处理呢?一致认为让于勒在他们出游后才归来,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了。但作者莫泊桑却宕开一笔,让情节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高潮。这高潮是什么呢?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在下文中找到答案。”于是,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四、提示过渡

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一位老师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突然提出:“假如第二次比赛中,田忌按孙膑的方法去做,但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变更思路,由结果设想原因。经过思考,不少学生认为:很可能是田忌以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后,齐威王发现了秘密,随即采取了对策,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孙膑的上等马,先输一场,再用自己的中等马对孙膑的中等马,再胜一场。这样,齐威王最终还是以二比一获胜。这时,我又进一步追问:“难道孙膑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吗?孙膑的胜利是不是偶然取得的?”至此,学生豁然开朗,十分肯定地说:“孙膑断定齐威王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看到的齐威王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他认定战胜田忌不费吹灰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提防的。”师再问:“你从哪里看出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孙膑、齐威王的不同心态,更深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课文中心思想,发展了思维能力。

精彩的过渡语,是语文课堂的剂。语文课堂中精彩而成功的过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应多在“过渡”上多作精心设计,在使用上要注意得体自如,淡而无痕。

上一篇: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析中学过渡期数学后进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