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28 04:06:20

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 小学班级实行自主教育管理,能够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个层面对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主教育管理 主动性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中,长期存在着班主任一手包办、育人等于“管人”等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管理仅把小学生当作被管理对象,不考虑其特性,忽视了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班级管理观念由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保姆型管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教育管理”。所谓自主教育管理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模式。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老师对班级基层组织(包括学生个人)充分授权、放权,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协调成长环境,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准确地说是一种教育管理思想、一种教育管理理念。

1 自主教育管理的策略

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涉及三个对象:学校、班主任、学生,下面就从这三个层面探讨实施自主教育管理的策略。

1.1 学校层面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班主任的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氛围。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一,定期培训,择优选择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龙头”,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龙头”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沟通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一定都可担此重任,学校对班主任的人选必须一一甄选,严格把关。此外,还应对甄选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即岗前培训),以提高这些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专业培训(岗前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开设班主任论坛等。

第二,班级考核,突出整体与个性。班级考核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能力,激发班级的活力和凝聚力。学校对班级体进行考核时,要注重突出自主教育管理的要求,应突出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状况和个体表现情况。

第三,树立典型,带动全校班级健康发展。对于考核优秀的班集体,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形式宣传推广,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种正强化不仅会让优秀班级做得更好,还会让落后的班集体向典型看齐,找差距,学先进,继而激发各班学生的潜能,在校园中形成班级自主教育管理“遍地开花”的局面。

1.2 班主任层面

班主任工作是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班主任要善于引导,为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创造条件。

1.2.1 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应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方式宣传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思想和意义,让自主教育管理的意识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事务管理,可以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习自主教育管理。利用课内引导、课外实践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

一是情景体验法。班级管理中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是多样的,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这些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早上放几把扫帚在门口,观察有几位学生来时能把它放回原处。再利用班会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存在感,主人翁意识,再逐步提高自主性。

二是组织变革法。在班级管理中增设管理岗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增设班级窗户管理员,以保护班级环境;增设盆栽养育员,以保护绿色;增设班级心理委员,有利于班级学生的之间的沟通,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从中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翁的积极体验,同时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管理自己。

三是角色互换法。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轮流担任不同的管理角色,体会他人工作中的困难,促使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有更全面的认识,学会将心比心,形成理解宽容的态度,从而提高自己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角色互换法使学生在班级中既当管理者,又当被管理者,将以往管制行为变成自律行为,既丰富了学生的管理体验,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2.2 构建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人在前进过程中,常常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内部动力,即是自身的进取精神;另一种是外部推力,即周围的鼓励、支持和竞争。在班集体中,阳光而富有朝气的班级文化,随时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同时亦是外部推力,推动着每个人积极奋进。

为学生提供社会往环境,共同建构交互、碰撞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获得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感受,是构建班级文化一个重要内容。如结合实际举办定期活动,每月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课外书籍拿来与大家交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再如共同搭建建筑模型,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收获与欢乐,在活动中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丰富人际交往能力与情感体验。

1.2.3 建立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班风

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溺爱,在家庭中说一不二,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再加上儿童本身具有的特点:自我控制差、反复性强、活泼好动的影响,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所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管理,一定不是放任自由,首先要针对学生相应年龄段心理生理特点及个性特征,在班级建设中,从实际出发,运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表彰,如建立班级明星评价制度,定期对学生在学习、卫生、礼仪等方面进行评议,采用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评出“计算高手”、“环保卫士”“朗读之星”等,让学生看到自身优点,使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形成积极向上良好局面,而在评议班干部时,尽可能让大家发现他在工作中的贡献,对尽职尽责的学生进行表扬;其次,帮助班级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查找问题所在,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还可以构建家校交流平台,如班级博客,上传班级“新鲜事儿”和学生“成长足迹”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学会赞赏别人与赏识自己,以诚相待,共同发展,懂得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

1.3 学生层面

要成功开展自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学生努力培养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和自主教育管理能力;其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趣味学习;最后,要处理好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自觉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实施自主教育管理的思考

在引导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时,有两种错误的观点需要特别注意。

2.1 自主教育管理不是放手管理

第一种错误的观点是自主教育管理不完全等于放手管理,学生的自主教育水平不同,则放手程度也不同。本文中学生自主教育水平主要分自觉水平、自理水平、自为水平三个阶段:(1)自觉水平。在此阶段,学生仅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参加集体项目的主动意识,而没有把这种意识付诸行动。此时,班主任应采取主题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用行动去实现意识。(2)自理水平。在此阶段,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还会积极行动起来,但是,需要有教师或同学对其约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把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向自主教育管理行为转化作为工作重心。(3)自为水平。此阶段是自我教育水平的最高阶段,学生能够认识自主教育管理的理论,能够根据能力合理选择目标,完成自主教育管理活动。此时,班主任应做到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扶中有导。

由上可知,班主任放手程度由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水平决定,即使在最高阶段,仍然离不开班主任的宏观指导,故把自主教育管理等同于放手管理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2.2 自主教育管理不等同于班干的自主教育管理

也有部分班主任认为,自主教育管理就是让班委去管理班级,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自主教育管理的概念可知,只有人人都参与的管理才是班级自主教育管理。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时,应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人人爱岗。如图书管理,我们就可以设定岗位——图书清洁岗、图书归位岗和图书借阅登记岗,让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真切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意义,并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 结论

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大多时光是在班集体里度过的,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实施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就是改进班级管理工作,从学校层面树立正确的导向和切实可行的制度;班主任要敢于探索新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培养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轻松、和谐的班级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品尝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黄美蓉.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不等式[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2).

[2] 王士梅.班级建设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

[3] 朱立新.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王剑.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2).

[5] 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上一篇:以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网络数据库精品课程建... 下一篇:浅析大学生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