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化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28 12:09:44

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化教学初探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教学低效、无效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在新课改下计算机课堂高效化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高效化教学 初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37-01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 在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是采用PPT课件加实例演示教学模式。虽然该模式比以前板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但是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2.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让学生产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要知道我们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块等。

3.教学模式陈旧 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记,然后笔试或上机的考试。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教学中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厌恶。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讲教师的课,学生开自己的小差。

二、高效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组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道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我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首先分组,将几个同学分为一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开展小组竞赛的活动,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获胜。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互相指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掌握知识又好又快。

2.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制作,都与学生的专业息息相关,会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简单的演示知识要点,而是要基于学情,本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出发,从对声音、图像、文字的处理、动态与静态视频的出现,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帮助学生接受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强化学习计算机的动机。特别是在背景音乐下,随着鼠标的移动,窗口的变化,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师生的思想情感,都达到了普通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比如在学习演示文稿Powerpoint时,利用从网络上下载的flas或各种精美的图片,配上喜欢的音乐,标注说明文字,链接到前面所学的word文稿,这一幕幕引人入胜。在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作,一个个小小的菜单不再枯燥乏味,一步步操作不再需要死记硬背。

3.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计算机应用的教学项目针对性强,往往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要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就是将来实战的摸拟演练。这样学来的知识技能,走上社会后直接就可以迁移到工作中,因而学习的针对性强,兴趣大为提高。如在EXCEL的教学中,布置任务如下:“如果你是某公司销售主管,上级要你统计出各部门员工的业绩情况,各部门的平均业绩,并业绩的高低排序,你能做到吗?”然后教师把这个大任务(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求解每一个小任务,探究性地跟着教师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的效果将大为提高。同时学生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享受到一份成功的快乐,体验着强烈的成就感!这种快乐和成就感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性地学习。

4.实施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毫无疑问,当前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反思阶段。从反思的内容来看,涉及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作业评价等各个方面;从反思的对象来看,包括我们一线教师这些众多教育工作者;从反思的进程,又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可见,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用适当的方法做好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我们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各种优势,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王乃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教学策略 [J].计算机软件与应用,2010.

[2]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7.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2) 下一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纠错误区及改正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