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28 10:01:53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小学数学理所当然应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10-01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它与语文、社会、思品、礼仪等其他学科一起,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是我的浅显认识:

一、立足课堂,挖掘本学科所含德育因素,实施品德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自然学科,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中,我紧紧把握学科特点,挖掘本学科所含德育因素,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

二、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时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文化、科技、思维素质的要求,不仅仅是以公民掌握了多少知识为唯一评价标准,还要求公民有终身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持之以恒的态度,严谨、负责的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所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创新教育的任务之一。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课堂教学中在抓好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所要具备的教学素质。

1、培养学生数学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是基础,必须切实教好、学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和计算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都必须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如果片面地强调智力和能力,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过程是小学教学目标实施过程,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具体目标进行。

2、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开发学生智力。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

美国心里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其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他们之间的某些心里素质不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欣赏数、式、行的美。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堂课的设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负担和接受能力。按时下课,作业当堂完成,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文体,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

2、注意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要使学生能有意养成良好习惯,首先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养成此种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即:有信心、有决心和恒心。因此根据小学生意志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特点,加强意志磨练。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向老师提问时,老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怎样列式或计算结果,而是告诉思考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的意志再平时就得到磨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一是语言训练,二是比较训练,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下,允许调动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在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但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去学。这正是古谚“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因素有意识地采取“三为主”的课堂多向结构,在课堂上给学生说、义、练、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育,小学数学理所当然应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观念的专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它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共同探讨、实践。

上一篇: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的影... 下一篇: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考查能力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