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幼儿电子琴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时间:2022-08-28 08:11:17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电子琴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电子琴教学是一种乐器教学,器乐教学又包含于音乐教学。器乐被引进课堂后,改变了以往落后、固有的音乐授课方式,对推动电子琴教育的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在教学中尽量将传统的语言表象转化为学生喜爱的方式,活泼欢快的游戏方式,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里学,学里玩。

关键词:幼儿;电子琴;乐器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25-01

一、游戏教学法实施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游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而不是教师独自演绎,通过教师指引学生,学生配合老师提高师生默契;游戏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总是对外界实物充满好奇心、热爱运动、求胜欲望强烈、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意志不够坚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依靠学习兴趣,保持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通过运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幼儿电子琴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少年宫幼儿电子琴班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5岁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多,以及学生家长的影响,更多的兴趣和父母因素。5岁这个年龄阶段比较集中居多,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学习电子琴最佳的时间段,在实验指标中5岁年龄段的幼儿进步也是最快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真能力都在飞速的成长,说明在这个阶段要给幼儿打好电子琴的基础,游戏教学法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受用,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能吸引孩子们坚持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度。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练习电子琴的时间非常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幼儿学习时间的减少,会导致电子琴学而不精的情况,经过加强了课间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教材内容,设定新颖的教材和授课内容方式,幼儿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扩大化学习内容的吸收,不仅学习到了电子琴技巧,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电子琴这门艺术,融入生活,让电子琴演奏变的轻松愉快。

学生们反映了制约电子琴进步的几个要素,主要是教材的吸引力,和传统授课的枯燥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不集中,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不是为了本身兴趣去学电子琴,学生们因为种种原因消化不了课间的知识,就会失去兴趣,觉得学习电子琴太难,严重的导致学生放弃电子琴学习。

二、提高幼儿电子琴学习效果的几点建议

从政策上说,建议从国家取消特长生加分等政策,这样家长带领孩子学习电子琴的目的就不会带有功利性的色彩了。

1.建议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多研发一些有声有相的电子琴教材和学习软件,并能和互联网形成一套学习系统,利用互联网为孩子编写出一套网络学习系统,利用硬件和软件的链接,创造出一个学习平台,在网络中孩子们可以互相演奏互相学习,丰富电子琴的学习领域,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学习,这样便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教学法课堂上,一定要配合幼儿,融入班级集体,更多的引导幼儿的自身兴趣,在一定基础上要激发学生的竞争观念,建议教师在授课时要逐渐的安排课程难度,直到学生掌握游戏方法,和游戏内容,在初期实验期间,学生有一部分不能掌握游戏的节奏,不过很快就融入适应了游戏教学法。在课间找到了电子琴的学习兴趣。

3.教师在教过程中多从孩子们的学习需求考虑,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中心,了解新时代孩子的想法,融入到孩子的思维世界,根据孩子的思维去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学法,并能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电子琴技艺。

4.在游戏教学法授课期间,教师要不断思考编制不同的游戏类别,在编制游戏时,一定要融入电子琴学习中,不失去游戏的乐趣,也不会减弱学习进步的能力,教师可以多从幼儿口中了解幼儿平时的兴趣爱好,把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爱好融合成游戏,加入到教学中去,在游戏中药不断的加强游戏的难度,只有更好的电子琴技艺,才能配合好游戏的内容,做到不断进步不断新颖。

5.教师要每隔一个周期为孩子举办一场小型的电子琴比赛,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比赛内容也可以是新颖的,也可以让家长加入,让家长和孩子配合动态的表演,教师和家长积极沟通,孩子是否愿意在学校参加节日演出,并能为孩子采编一套特色的电子琴演出流程。

家长要积极听取孩子的电子琴演奏,并积极参加学习班举办的各项比赛,和各类电子琴技艺比赛,并积极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浓厚的电子琴学习氛围。

6.老师一定要多和学生家长沟通,以电子琴为桥梁,建立一个和家长孩子的沟通纽带,以此来了解孩子,让家长也能积极的融入到孩子的学习中去,家长和教师共同商定孩子的电子琴学习计划,以此来更大限度的满足孩子学习电子琴的需求,更大的提高孩子学习电子琴技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颖.老年大学电子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浅谈我的中专英语教学观 下一篇:新标准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