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新视角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8-27 10:46:20

初中英语阅读新视角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阅读课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落,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对此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探讨了不同阅读类型题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师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 新视角 教学 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许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依旧有部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译――语法”的方式实施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英语教学效果极其不佳,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式对学生英语阅读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1. 字面理解及其问题设计

字面理解就是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比如时间(time)、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等。一般来说此类阅读材料非常简单,通常教师会通过简单的问题来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字面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由简到难的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字面理解能力进行系统培养。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其次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可以直接作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式。对于对比性文章,应设置问题让学生对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异同点进行分析。最后还应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材料中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2. 重组信息及其问题设计

信息重组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和重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三点对其进行锻炼。第一,使学生在阅读后,对其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等进行分类。第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解释、概括或总结。第三,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不同观点、信息等进行综合,从而实现对整个文章的信息重组,也就是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views of various parts in restructuring the information。

3. 评价性材料及其问题设计

对于评价性材料来说,一般主要表述的是对某一种事件、物品的看法、评价、接受程度,并对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的判断。比如对于阅读材料的观点、事实等进行判断,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类似于“Does the author provide adequate support for his conclusion?”的问题,从而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对文中涉及的观点、事实等进行有效区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作者的观点以及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教师也可以通过“Was his behavior good or bad?”,“Was the character right or wrong?”等问题,让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道德行为、价值意义等进行评价并做出判断。而对于文中事件发生的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Could this really happen?”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自身实践经验、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从而对其做出评价和判断。

4. 推测性理解及其问题设计

推测性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阅读类型,由于学生无法从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因此在某些时候甚至会出现与推测结果相违背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其推测结果的依据进行阐述,但应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体的字面意思上,应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对其进行合理想象和推测。具体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第一,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没有明确显示出来要点、寓意、主题等,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推测。第二,让学生们对文章事件的即将发生的内容,或某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推测。比如问学生“According to article,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 “What consequences does this behavior cause?”从而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想象和推测,在开阔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第三,根据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把握情况,使其对作者某种观点的支撑理由进行推测,同样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文章事实的陈述,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第四,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文章的开头之后,便要求其对文章的结果进行推测。

5. 主观情感理解及其问题设计

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主观感受进行提问,并对文章中的文学价值等进行主观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文本内容、题材、结构、写作方式等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对此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材料设置一些问题。第一,让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对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表述。比如“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is article? Love, hate, boring or tasteless? Why?”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第二,要求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等进行鉴赏,使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在之后的写作中得到积极应用。

[1] 刘亚琳. 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探究[J]. 读与写, 2013(09).

[2] 夏启明. 基于文化创新视角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校园英语, 2012(09).

上一篇:优化小组学习过程,创建中职英语实效课堂 下一篇:高中英语时态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