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7 09:35:59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必须遵循“对话”的特点,“突现情感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突现阅读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突现对话兴奋点的生成,提高学生旁征博引的能力”、“突现语文对话特点,增加生成性因素”,使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多媒体教学

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遵循“对话”理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观色思情,指导朗读

在朗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显露出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使画面与课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感染,如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先放映小兴安岭全貌幻灯片,让学生看到小兴安岭有着茂密的森林,连绵不断,就象绿色的海洋。这样,一开始,小学安岭的景色整体美“绿”就自然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播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被那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尽情地欣赏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体会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和情趣。在指导欣赏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依次投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灯片,学生从中品味四季树木美的特色,多种色彩绿、白、红、黄、黑互相映衬,这色彩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激发着学生的情趣,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祖国林海美,资源丰富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兴趣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三、以声传情,指导感情朗读

带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要求,只有让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规律,懂得音色、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把握停顿、快慢、高低、语调的调节,才能更好地表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音响,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读者的心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南京长江大桥》一文,通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桥的全景,耳听轮船的马达声,火车的呼啸声,汽车的喇叭声,想象这些音乐合奏成一曲经济腾飞的乐曲,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怀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激情去朗读,就会读得有声有色,就会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四、激感,提高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阅读的内容能记住10%、听到的内容能记住20%、看到的内容能记住30%、听到和看到的内容能记住50%、在交互关系下则能记住70%。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图画、活动影象鲜明生动,能够全方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深刻的感知和记忆。而网络中大量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理解阅读教学中的内容提供了多种途径。?他们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主体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长征》一课时,因为同学们对那个时代没有形象的了解,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只是停留在文字表明意义。在教学中,我开篇就运用了录像播放有关电影片段: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荒无人烟的草地,高耸入云的五岭……所以只用了极少的时间,就把同学带入到课文情境中去,并在接下来教学中加强语言的渲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得以激发,到课文讲解有关语段时,用电脑课件回顾影片中的片段,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完全融入到情境之中,深刻地体悟到红军战士“万水千山若等闲”的英雄气概,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五、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丰碑》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我就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我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我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

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我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我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上一篇:运用电化手段 构建和谐、高效英语课堂 下一篇:走出低潮 才能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