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27 09:27:47

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总结

一、学生常规管理的含义及原则

1、学生常规管理的含义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校务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成长为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过程。学生常规管理是校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必要条件。学生常规管理有许多具体的管理内容。总的说来,它必须保证学生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因而,学校校务管理工作,就要从这一目标出发,协调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综合平衡,统一安排,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常规管理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也是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在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为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时代要求。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在学生常规管理方面,还很不适应新时期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因而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应当成为当前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师资、教育教学设备和良好的生源等因素固然是办好学校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学生常规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办好学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但由于管理不善,因而教育教学质量很不如人意;有的学校虽然办学条件差一些,但由于管理得法,反而能取得优异成绩。

(二)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主体因素。因此,能否搞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讲,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质量本身,而且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质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做到后继有人。

学生个性是在学生个体与外在环境的相应作用中形成的,对学生个体形成的饿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这种环境,主要是人的环境。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学生群体中。这种群体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刻的环境。学生常规管理主要是对其群体的管理,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地健康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些年来,不少学校曾一度放松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结果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薄弱、纪律松弛,学籍管理混乱,青少年在籍学生犯罪率上升,“流生”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流生量达到六百多万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严峻事实,积极采取措施,严格学生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学生常规管理的原则

学生常规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象高考一样,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学校表扬什么样的学生,奖励什么样的学生,当然就成了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学校批评什么样的学生,惩罚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当然引以为戒。

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差学生?国家文件是有原则规定的。《中小学生守则》有十条。可以这样说:凡是模范遵守学生守则的,就是好学生;凡是严重违法学生守则的,就是差学生。

但是在相当多的教师及校务管理人员心目中却另有一个不成文的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认为只要听话,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学生。这是教师及校务管理人员出于自己特有的职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结论标准。它是非常片面的,按照这个标准来教育人,实际上是在培养唯唯诺诺、“维书”“维上”的庸人,很难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因此,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必须改变,应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生,这包括:

(一)不要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学校的教育在总的方面的要求虽然是相同的,但人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都不相同,这样,各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缺点就不一样。有些人往往总在某些方面或某一个方面才华出众,但在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某些缺陷。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学习上“门门满分”,是班上的“前五名”、“前十名”,那么,在某一方面有才华的学生就会被埋没,就不能很好的成长。对这样并非“全优”的学生,要能及时发现出来,施以专门的教育,精心培育,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这样才能培养出拔尖的、杰出的人才。历史上的和当代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表演艺术家,以及我们说熟悉的著名运动员,往往就是这样被发现和培养出来的。

(二)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

学生的表现,实际上存在不同的层次,有一般学生,有三好学生,也有特优生。因此,在表扬、鼓励、评优、奖励、推荐等活动中,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三好生”身上,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现在常见的做法是只评三好生、优秀团员,对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某个方面有贡献的学生培养不够,鼓励更少。也有做的比较好的学校,如有些地方制定了《特优学生评定条例》和有关特优生的标准。评定办法规定,每年九月有学生自己申报、教师推荐,然后由学校认定为特优学生候选人,最后实行开放式考试,经评委会评出特优学生,由校长明文公布。这对于培养拔尖人才、杰出人才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对于有某些特长的学生,也应该有相应的培养和鼓励的办法。

(三)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的机会

学生是否有某些特长,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给予充分显示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种学科比赛、科技比赛,是学生显示才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此外,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扫除学生成长的心理障碍。当今青少年相当多数已从传统拘谨的“封闭型”、“内向型”转为“开放型”、“外露型”,他们不再受严格的传统规范的束缚,而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场面;他们不再认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是一种“谦虚的美德”,而希望“试一试”,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转变,对于传统观念严重的家长和校务管理人员来说,往往看不惯,认为这是不好的表现,有意无意的给予压抑,给青少年制造心理障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四)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宽严结合

在学校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如何“管人”?心理学家指出:对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文化教养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对幼儿要严管少教,对小学生要严管多教,对中学生要少管多教,对成年人要少管少教,重在引导。这些说法虽不一定全对,但旨在区别对待,则是可取的。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治校如治军,必须从严,才能有个好校风。其实应该有严有宽,不能一概而论。哪些该严?哪些当宽?要从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角度去考虑。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的规格要求的。在今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必须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总的要求是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因此,凡是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应该从严要求,否则,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凡是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正当的追求以及自治和自理的要求,应当从宽、不仅不应横加干涉,还应积极支持、扶植和引导。如果以管为主,管得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说,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有严有宽,有管有放。

(五)防微杜渐

学校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应该着眼于全局,所有这方面的计划、措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无疑的。但是对一些足以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突出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也必须引起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并即对采取防范措施。因为这些突出的问题,如不及时防范或制止,它就会象细菌一样地蔓延,腐蚀着整个学校肌体。一个学校的校风,往往就是这样变坏的。

(六)加强常规管理

所谓常规管理,主要指的是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常规管理的内容是包括课堂常规、饭厅常规、宿舍常规、集会常规、图书馆常规、实验操作常规、劳动常规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有的礼貌要求。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常能。所谓“常能”,是指最平常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活动能力。现在一谈到学生能力,往往强调培养高级能力,如抽象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等,很少提到培养常能。但学生如果缺乏常能,不仅不可能学习和掌握高级能力,而且回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我国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作为育才学校的校长,发表《创造宣言》,制定《创造奖金办法》,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他又极力主张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他并不认为常规管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如他规定,室内见师长必须做到:第一,立正;第二,鞠躬;第三,请示、报告;第四,坐下、退出。室外相见要做到:第一,立正;第二,脱帽;第三,鞠躬;第四,随行;第五,避道。当然,我们今天不必讲这么多礼节,但尊重师长、讲究礼貌总要有相应的形式。

学生常规管理方面的常规,应渗透到学生所有的活动范围,不能只限于课堂。但是建立起来的常规,必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决不能有碍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正确合理的常规,应在学生入学时就反复训练,使之自觉遵守,形成习惯。过时的、不合理的常规,应及时修改。

二、学生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整体设计,全面管理

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内外、校内外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管理。目前在学生常规管理中,存在着重课内轻校外、重文化知识学习轻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倾向。要注重整体设计,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依靠学校全体教职工,并且广泛与社会、家庭取得联系,从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生活、课外和校外活动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全面管理。

(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学生的成长是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学生常规管理应保持连贯性,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为了保证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学校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常抓不懈的重要意义。校长的日程安排、每天的时间分配都要把学生常规管理工作摆上位置。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学生常规管理制度,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校长每隔一定时间都要召集班主任和其他学生常规管理人员开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落实管理措施。

(三)严格要求,养成习惯

“绳以规矩,始成方圆”。在学生常规管理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而明确的要求,保证学生常规管理常规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特别是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要有一定的严肃性。当然,所制定的常规必须是正确的、适当的,对学生要求必须是明确的,可达到的。

加强管理和严格要求,并不是为了整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将学校提出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习惯,才能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提高认识,自我管理

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并非是要求学生一味的循规蹈矩,服服贴贴,而是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学生,提高其对常规管理的正确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与管理,并注重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严格要求的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搞好常规管理。

三、学生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常规管理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经过不同的年龄和年级,因而,应施之以不同的教育和管理。小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因为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基础阶段,打好这一基础有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初中时期应抓好道德教育,因为这一时期学生身心发展十分迅速,但理智水平不高,自控能力较弱,抓好道德教育有助于他们顺利度过“危险期”。高中时期应注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因为高中生处于青春生长期,他们的生理基本成熟,认识、情感发展迅速,是形成思想信念和自我认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成长发育对他们未来生活道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应把握这一时机。

一方面,学期的阶段不同,学生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同,因而,德育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例如开学初,学生度过了寒假或暑假,不仅丰富了生活,有许多的见闻和体验,而且也需要“收心”,需要安定学习情绪。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团队组织,要针对学期初学生的思想情绪特点,搜集并组织交流学生自身或是其耳闻目睹的好人好事,用他们自己的或身边的生动事例来教育他们;同时,应及时调整组织,通过民主程序改选学生干部,明确提出新学期的要求,从而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期中,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期中考试,在德智体诸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提高得快些,有的提高的慢些,这与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关,学校应及时引导学生自我回顾,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迎接下半学期的学习任务。学期末,学生面临总复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有压力是好事,学校应把握这一契机,正确引导,把压力变为动力。例如指导学生正确复习,注意劳逸结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遵守考试规则,并进行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小结一学期的工作。寒暑假,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因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放假。要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假期中可安排一两次“返校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对学生在假期中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教师布置的假期作业要认真完成,要读有益的书,要慎交朋友,生活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既要约束自己,又要发展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同时还要注意交通安全等等。

另一方面,在道德常规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道德常规教育。例如,初一新生——起始年级,刚入校时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因而必须集中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入学的常规教育。如讲校史,让他们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树立主人翁思想,进而热爱自己的学校;结合新的环境,新的条件,重点讲解学生守则,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他们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很快地熟悉学校的生活常规。中间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年级,往往易被管理者所忽视,是容易出问题的年级。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既没有入学时的新鲜感,又没有升学、就业的压力,易出现生活散漫、纪律松弛的现象。据有关部分统计,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初二年级。因此,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对初二学生的德育管理。一是要搞好超龄队员的离队工作,班主任和团组织不要简单地处理学生的离队问题,而应举行隆重的集体离队仪式,并把离队同建团工作衔接起来,让他们回顾少先队对自己的教育,激发起入团的要求。二是要搞好青春期教育,教育他们自爱、自重、自尊、自强,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毕业班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问题,思想容易波动,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学生更容易出问题,因此,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毕业班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升学指导和就业待业指导,狠抓理想前途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对现实,不回避矛盾。青少年珍惜同窗友谊,可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组织同学们谈理想、谈前途,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中受到教育。

(二)学习常规管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在学习管理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当促使他们手脑并用;不仅要强调校内学习,还应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增强他们的知识,还要增长他们的体质。保护他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觉悟。让学生体验到全面发展是人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并用这一要求作为衡量自己学习的标准。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掌握知识要靠日积月累,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要长期训练;思想品德的形成要靠潜移默化,知行统一。因此,在学习管理中,不宜采用“学习突击”、“考试比赛”、定分数指标等方法。

学生的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班级授课制要求交错编排课程,多科并进。在学习管理上,需要统筹安排,学科之间,年级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紧密配合。每周、每天学生的负担要均衡合理,以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处理好同学之间以及个人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管理上,一方面要提倡学生尊师和同学间相互鼓励,发挥友爱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立钻研,重视教师的个别指导。在同学中不宜搞“互助组”,更不要在优秀学生和后进生之间提“包教包学”之类的口号。

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校的最基本的活动,学习常规管理是学生常规管理的最基本的内容。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从而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制定学习计划、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考查等。对学生学习常规各环节的管理,必须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1、学习计划的管理。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纲领”,一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人制定。它对中学生或小学生中的高年级的学生要求比较高。学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前一学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二是提出本阶段努力方向,拟定具体奋斗目标;三是制订具体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做到切合实际,留有余地。计划制定后,能够经常对照落实。

2、预习的管理。预习是对新课的学习准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提高其听课效果的重要措施。对学生预习的管理,重点应放在要求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和预习的具体内容上,根据各自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参考书或工具书,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3、课堂学习的管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执行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管理,是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守则》第二、三条分别规定:“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这是对中、小学生课堂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保证课堂管理的质量,应对课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制定课堂常规。

课堂管理除纪律要求,还应该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情感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存在着工作关系,这是由教、学任务而确立起来的关系,教师接受国家的饿任务教育学生,学生为能成为国家合格建设人才而学习。在学习管理上,师生个人间的好恶评价是非,不能以人情代替纪律,更不能以人情代替方针、政策。在教育原则方面,要对事不对人,秉公饿执政,为国求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严肃的工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生动活泼的情感关系。师生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往往以博得教师的好评而更加发奋学习;老师也会因学生对他的亲昵,而更加努力工作。在课堂学习的管理中,师生的情感关系占据重要地位。

课堂管理应当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幸福欢快、生动活泼的情感交流的环境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倡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上课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他环节都要围绕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学生上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因此,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是对学生学习管理工作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求,上课前做好准备,摆好必要的文具课本、笔记本等;按时进教室,保持教室安静。其次,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上课不准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不随便下座位,不做其他课上的作业等;集中注意力,围绕教师讲授的内容积极思考,把握学习要领,做必要的笔记。还要特别注意不放过不懂的问题。

4、复习的管理。复习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消化教材,减少遗忘,巩固提高。首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及时复习,认真回忆课堂上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和知识的“联结点”,将知识系统化、简约化。通过回忆、复述、练习、运用等方式,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其次,要指导学生抓好阶段复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分时间和内容进行复习。再次,要指导学生做好总复习,做到及时小结,把一个单元、一阶段、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加以概括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有博返简,并进一步揭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教训和方法,把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作业管理。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作业在巩固、加深理解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养成自觉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其次,应提出做作业的常规要求。如:先复习后做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先审题后解答,作业格式要符合规范,做错了要及时订正等。再次,要把作业过程变成巩固、加深理解知识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不但要求正确、整洁、迅速、地完成作业,还要求做到在作业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努力创新。

6、考试和实习操作的管理。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调节控制的过程,是调动教与学积极性的手段。考试前应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查漏补缺、扎实提高;考试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认真答题,独立完成答卷,要着力培养学生独立答题、勤于思考、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考试习惯和作风。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常规管理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与教学计划规定科目的课堂学习,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积极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强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的管理,有利于有效的抵制各种不良思想侵袭,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1.体育活动管理。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加强组织管理。除“两课”和“两操”以外,应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能够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技巧,提高运动兴趣和运动水平,培养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精神。在体育活动中要突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如做操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动作规范等。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场地安排和器材保管要落实专人负责。

2、文娱活动管理。应建立常规制度,保证学生参加文娱活动的时间,并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组织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文艺演唱会、音乐歌舞欣赏等,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要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进步有益书刊、开展书评、影评活动,抵制不健康书刊、录象和歌曲的影响。

3、社会公益劳动管理。应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公益劳动,每学期按规定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组织安排好学生的春秋假日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乐于助人、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思想。

4、科技活动管理。学生科技活动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定期进行实验小组活动,通过听科技讲座、看展览、参加实验、动手操作等等,活跃第二课堂,充实课余生活,培养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5、家庭活动管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影响,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活动管理。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及时同家长交流情况,如进行书面联系,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加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行为管理,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要取得家长的配合,防止学生参加、斗殴。

(四)生活常规管理

学生的生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又直接影响其各方面的进步。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生活常规的管理。

1、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严格要求学生按时起身,按时就餐、按时就寝,养成早睡早起的,早晨锻炼身体、早自修的习惯。要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十个小时,初中生每天有九个小时,高中生每天有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衣着整洁、朴实、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吃零食,不随意花钱,不挑吃穿,不浪费粮食,不抽烟不喝酒,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

3、要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其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整理收拾房间,自己洗衣服、洗刷餐具、做饭等等。

4、要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交通、溺水、触电、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好善后工作。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要求学生不随便吐痰,不乱扔纸屑瓜果皮壳,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不在桌凳上乱涂乱刻;要做到吐痰入盂、字纸入篓、垃圾入箱、小便入池、大便入坑、爱护学校花草,见人要有礼貌,早上见面问好,放学说“再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诚实待人。

四、学生常规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目标导向法

这是将目标管理原理应用于学生常规管理的方法。它要求将学生常规管理的各个方面内容按照一定学校、一定年级的实际情况,对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分解,列出具体项目,限定时间达到要求,由各项“小步子”目标,逐步达到学生常规管理总体目标。此外,在列出具体目标要求后,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订计划,提出实施步骤,逐步实现目标要求。

(二)整体协调法

这种方法有两个要点,一是在校内,即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各种力量,调动一切管理因素,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直至后勤职工等,全部上阵,全校上下齐抓共管,教师教书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直至公共场所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是校内外,即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入手,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管理网络,发挥整体功效,实施全面管理。

(三)活动锻炼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组织的作用,正常开展团队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劳动,从小培养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把对学生的常规要求,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将活动过程变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锻炼成长进步的过程。

(四)情感陶冶法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情感陶冶法就是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管理。因此,学校教师和领导对学生要有真挚的爱,以情动情,以情换情,以情育人。

(五)榜样示范法

这是以他人的模范言行影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方法。青少年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容易模仿那些他们认为很有意义、能够增强他们上进心的模范言行。榜样示范法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小学生,榜样的形象性,有利于帮助他们懂得怎样做,做什么。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学生常规管理,关键是模范人物的选择,选取的模范要有代表性,或者是象雷峰、赖宁这样的英雄人物,或者是学生中的模范人物,要注意用生活中活生生的模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六)竞赛评比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激励他们努力进取,不甘落后。同时,对竞赛提出评价意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再战。竞赛要有明确的目的,标准要难易适中,形式要多样灵活,适合于青少年特点。如“三好学生”评比等。对竞赛中出现的个人先进典型要及时作出评价,评价侧重鼓励,及时进行强化。班组集体之间的竞赛,可以通过夺“流动红旗”形式。并且也要及时总结评价,评价要看主流、看进步方面,不能只追求竞赛名词,要通过竞赛评价,使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介绍这几种方法都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学生常规管理的方法很多,可针对学校实际,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专门组织练习性活动,创设让学生重复执行行为规范的情境,将常规管理渗透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之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五、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培养自治、自理的能力

学校管理校长是关键,教师是主体。让学生参与管理,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首先,这是培养一代新人素质的需要。现在的中小学生素质如何,不仅决定和影响着个人前途,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自理自治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这一代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或因家长溺爱,或因教育不善,致使一些学生缺少独立生活、工作与艰难困苦的磨砺,依赖性增大。将来的国家要靠他们去管理,现在就要学习管理学校、管理班级;要管好集体、管好他人,就要先学会管理自己。只有让学生参与管理,才能教育和帮助学生了解他人、了解集体、了解社会,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自治、自理的素质。而这种自治、自理能力必须在学校里,通过参与管理去培养和训练。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养成共和的人民,必须用自治的方法”,“自治的学生公民,只可拿自治的方法将他们陶熔出来”。我们应该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其次,让学生参与管理,也是常规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加强常规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对学生而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守规矩、成方圆”,用基本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社会公德;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两方面是不能偏废的。如果忽视了行为习惯的严格要求与训练,那么个性的培养,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将失去扎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只强调规范的严格训练,而忽视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则可能“管”出的是“小绵羊”,甚至是“小奴隶”。这两方面又是可以同步进行的。目前这两方面都没有达到要求,而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离要求差距要大。所以必须在继续加强规范训练的同时,重视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管理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重要力量。我们加强常规管理,就是要把带有强制性的规范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凝练成一种素质,最终让学生参与管理是促使学生“内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参与管理中培养自治、自理能力,才能达到常规管理为了育人这一根本目的。

总之,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增强自治、自理能力,是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是学校管理思想的变革,是我省常规管理的进一步深化。

怎样让学生参与管理呢?我以为应从三方面去努力。

其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和提高。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参与意识,这是小主人意识的表现,是关心集体,渴求锻炼、尝试的表现,十分宝贵。如果这种参与意识得不到尊重和及时的开发,或者被扼杀,或者被漠视,今后将无法补偿。事实正是如此,不少小学中高年级的班队活动,几位小主持者在老师指导下,紧紧围绕主题,依靠全体同学,可以把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此时学生比任何时候都守纪律,都表现得出色。一些中学的艺术节、体育节不少是学生骨干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宣传发动、组织筹划的,虽然难免有疏漏,但可以说这是最成功的活动。即使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让他们自己排队、自己出操、自己收发作业,也可以管得很好。校长、老师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学生总希望校长、老师少一点管束,多一些放手,少一点干涉,多一些指导。不少优秀的校长和班主任在中小学就是参与学校管理的好干部。现代教育理论表明,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同样,管理过程也应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完成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作合作者。所以,校长、老师们要增强民主意识,要经常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对学校、班级工作提建议,提批评,提设想;要鼓励学生在管理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总结提高。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唯有把学生当作小主人,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小主人。

其二,要为学生参与管理创造条件与机会。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去培养与训练。学校的大量管理是与学生直接有关的。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28条中专门就“学生常规管理”提出5条要求,同时“校园管理”的8条要求都与学生有密切的关系,也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了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就是要做到学生能做的事大胆去做,学生不会做的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着去做。具体说,一是让学生参与有关规章制度的讨论、制定。陶行知曾说过,“自己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他人所立的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食堂的就餐纪律,教室、宿舍的公约,游戏的要求等不妨让学生自己讨论起草。这样的规章制度往往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能深入人心,更易执行,更具约束力。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前面我们所提及的小值勤、学生实践周等都是学生参与管理的好形式。好形式需要大家去创造,比如环境布置,以往不少学校是教师包办的,其实,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自己的作品上墙,让学生自己去布置,学生就会在布置与观赏、评论中,认识到自己也认识伙伴。应该说,这样的布置才是最美的,也才能真正收到“在学校里让每块土地,每一堵墙都会说话”的教育功效。三是让学生参加检查、评比,可以自我总结、自我诊断、互相激励、自觉调整行为,还可以让校长和教师从大量的具体工作解脱出来,加强指导,树立典型。

其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培养小干部。少先队委员会、共青团委员会、团支部、团小组、学生会、班委会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组织,是学生练习自治的组织。他们是校长和老师的助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一是要放手,克服包办代替的现象,让他们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做到“自己的目标自己提,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自己的计划自己执行。”二是要指导。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辅的,同时小干部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因此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加强指导,指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和活动,发挥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培养小干部,既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又要热情关怀,严格要求;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管理别人与以身作则的关系。培养小干部,学生参与管理同样有个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培养小干部决不意味着只培养少数几个“尖子”。学生干部不是终身的,应该发挥全体学生参与集体的管理,这样,小干部队伍愈壮大,质量愈高,学校管理工作成效就愈大。

学生常规管理是一项几春工程,是长期的任务,加强常规管理决非权宜之计,必须坚持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校常规管理是一个老题目,又是一个新题目,我愿意与在座的同仁们一起,围绕这一题目写出更好更新的文章来。

上一篇:建筑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个人师德师风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