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时间:2022-08-27 08:14:09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48-01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是角膜散光与远期后囊混浊,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克服了常规角膜缘大切口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散光,操作简单,方法易于掌握,术中安全,不需特殊的设备和器械,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在没有条件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的基层医院,对于一些超声乳化的禁忌证,如过熟期的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等可以开展,其效果接近超声乳化手术。

我院从2000年开始施行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术18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2005年我院共收治18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其中男106例106眼,女80例80眼。年龄32~79岁,平均51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45眼,并发性白内障25眼,外伤性白内障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裂隙灯、眼压、B超、1米光定位、红绿色觉等各项检测,术前视力:光感-手动/眼前:106例,指数/眼前0.1,48例,012~0.2,32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麻醉等按白内障手术常规,术前充分散瞳,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步骤:以上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在正上方角膜缘5 mm处做一长约6 mm反眉弓板层巩膜切口,用隧道刀板层分离巩膜隧道至角膜缘内2~2.5 mm的透明角膜处,用安全刀片刺入前房,前房注入黏弹剂。在晶体表面做一直径约6 mm圆形截囊,注入平衡液行水分离,使核从皮质床中游离并进入前房。用晶状体圈匙自手术切口进入前房,将晶体核套住向后缓慢移动,从切口处挽出晶体核。吸净皮质后,前房先注入黏弹剂,人工晶体植入晶体囊袋,吸出黏弹剂,再注入0.1%卡米可林缩瞳后再冲洗。切口视术中情况可缝合1针或不缝合。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单眼加压包扎。

2 结果

①168眼术中无疼痛,眼球定位好,18眼有疼痛或眼球转动给予追加结膜下后能够配合完成手术;②186眼中成功完成连续环形撕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169眼,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16眼,缝合固定人工晶体1眼;③术后经3~18个月随访,186眼的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1~0.3,15眼;0.3~0.5,20眼;0.5~0.8,25眼;0.8~1.0,126眼。

术后并发症:①角膜水肿,一般在切口周围,多发生在术后2 d,第3天即消失。1例术后第4天消失。②结膜充血,仅有3例在术后几天内结膜轻微出血,未经处理,自行好转。③眼内反应,184例术后前房形成良好,2眼晶体表面可见少许色素沉着。④术后散光,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00±0.75)D,术后1个月基本不变。⑤术后无1例发生房水渗漏及浅前房,所有的病例术后炎症反应极轻。

3 讨论

此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上的进一步改进。其突出的优点是隧道自闭式切口,其力学原理是反眉形切口两端角的牵引力类似斜拉桥拉力,维持切口不裂开;内切口在眼内压作用下呈活瓣自闭,操作时前房不塌陷,术中前房稳定,术后反应轻,从侧面切口注吸皮质时能维持较深前房,有利于保护后囊,使注吸皮质更容易,减少术后并发症;切口不缝合减少对角膜曲率影响,术后引起散光少,视力恢复更理想。

使晶体核脱离囊袋进入前房是此术式的关键。开罐式截囊形成的锯齿状边缘往往会在水分离或拨动及转动晶体核时出现放射状撕裂而影响后囊的完整性,而环形撕囊的光滑边缘具有较强的伸展力和抗撕裂能力。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5~6 mm直径的前囊撕开可以保证所有晶状体核旋转移出囊袋而不撕裂。对于晶状体呈白色混浊的白内障,由于缺乏眼底的红光反射,难以看清囊膜的边缘,可以利用提高手术显微镜倍数和亮度,增加囊膜的清晰度,尽可能只完成一个较小的环形撕囊。较小的环形撕囊口可以防止撕囊过程中的囊膜破裂,待清除皮质后采用二次撕囊扩大撕囊口。小直径的环形撕囊会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中造成很大困难,旋转晶状体核使其浮出囊袋时易造成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因此必须进行二次撕囊来扩大直径到5~6 mm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在切口的选择方面应在刀片进入前房时,必须为倾斜形才能避免损伤睫状体而造成睫状体剥离,产生持续性低眼压。巩膜瓣约1/2巩膜厚度即可,过深可引起睫状体和虹膜脱出,给下面的操作带来困难。要充分水分离,使囊与皮质、皮质与核、周围软核与中央核分开,使中央硬核部分尽可能变小并从囊袋内分离至前房,以避免圆核操作损伤后囊和晶体悬韧带;对较大的核可将其移至梯形隧道切口内,从边孔向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增加前房的空间和压力,并将内核推向切口,即可方便地用截囊针从一侧内核上方边勾切边旋转摘除;对于一些过熟核扩大内外切口挽出,切不可在前房内过多操作,否则极易损伤悬韧带及角膜内皮。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浅前房、残留晶体皮质、角膜散光等,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但如能熟练地掌握手术技巧,其中的一些并发症如角膜水肿、浅前房、残留晶体皮质往往可以避免。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环节,达到了完美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宏志.眼科显微手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73.

(收稿日期:2006-12-2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艾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脑机对接:凭“思维”支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