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与桥梁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27 07:18:39

浅谈公路与桥梁的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工程运用在公路建设中。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桥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务必高度重视施工质量,切实抓好质量控制,不放过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本文对桥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 施工技术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前言

作为公路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不仅对我国公路项目的整体形象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车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因此,把握好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关卡,意义非凡。

1.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桥梁建设的奠基者当属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在1937 年,正值我国国难深重时期,他们通过努力建成了钱塘江桥,为我国的桥梁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内需的增大,我国的公路桥梁事业迅猛发展,在建造技术、设计理论及装备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公路桥梁中,虎门珠江大桥辅航道桥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连续钢构桥中跨径最大的,达到了270 米。在拱桥方面,用转体施工法施工的桥梁跨径达到200米,这种施工方法施工所用设备十分轻便,另外,在传统的石砌拱桥中,山西丹河大桥以146米的跨度刷新世界纪录。我国在最近兴起的斜拉桥和悬索桥建设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南京长江二桥三汊桥、南京长江三桥、润扬长江大桥等等桥梁的建设,对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的桥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建设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尚待提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的国土平均交通里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还需要更多的道路桥梁建设者发挥聪明才智,为桥梁建设做出贡献。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公路桥梁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首先应该从管理上找原因,主要表现为:个别领导质量意识淡薄,措施不力,检查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项目管理混乱,技术力量投入不足,违反建设程序;招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过低价中标;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监理工作问题突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腐败现象严重,造成资金大量流失;违反法律法规、违规分包、转包工程等。

2.1.2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施工单位往往为了赶工期,导致施工不按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往往铤而走险,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实用不合格材料等;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往往大量雇佣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大牌子,小队伍,技术力量差等情况客观存在。

2.2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2.2.1 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标准体系。

2.2.2 完善原材料检验体系,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必须从源头上把好施工质量关,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可靠性,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2.2.3 搞好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配制质量。

3. 施工技术的探讨

3.1 新建公路桥梁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新建公路桥梁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必要前提。技术准备工作的任务是掌握工程的特点,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必要的现场施工设计,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技术条件。

3.1.1施工技术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文、气象资料;地形、地质、桥梁所处的地质结构、土壤类别、岩层结构、风化情况,及不良地质现象;砂石料及地材;地方可资利用的电力、燃料情况;交通、通讯状况;用地拆迁,避免占用农耕地。

3.1.2 图纸审查。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新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图纸审核应注意的事项:桥孔孔径、式样、位置、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现场状况;工程地质、水文资料是否与施工现场调查相符;桥梁基础类型、深度、围堰形式和使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现场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中新技术的采用;图纸及说明是否清楚明确,有无遗漏。

3.2上部结构

3.2.1所有预应力管道均采用真空压浆技术进行灌浆施工。为保证桥面线形,预制时主梁设置了预拱度,预应力孔道也同时起拱。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施工工期对预拱度值进行了有效调整。底座的预拱度值根据设计文件所提供的预拱度值(为理论计算值,为建议值)、结合实际施工和生产性试制梁的张拉情况确定,预拱度做成抛物线。

3.2.2箱梁混凝土均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由梁一端向另一端斜向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全部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在最早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3.2.3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钢材锚固钢筋密集部位,此处在施工时做了特殊处理。

3.3 下部结构施工

3.3.1墩、台各部分标高及墩柱、桥台柱坐标在施工前做了复核工作。

3.3.2桩基钻进过程中对地质情况做了详细记录,记录了各地层界面标高及钻进难易程度,当钻至设计标高时,与设计单位进行了及时沟通。

3.3.3钻孔灌注桩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了清底。

3.3.4墩台盖梁挡块按该桥主梁布设方向浇筑,挡块在主梁架设后浇筑,使挡块与主梁更好的结合,并在浇筑挡块前预先把减震垫板按要求设好。

3.3.5对于设有多肢箍筋的断面,对布置在两侧的箍筋,其闭合端布置在距截面形心距离较近处,对布置在中间的箍筋,其闭合端在可能布置的位置交叉布置。

3.3.6施工钻孔灌注桩基础时,已将桩基钢筋笼最下端主筋稍向内弯折,同时调整该范围内的螺旋钢筋及加强钢筋,这样有利于施工。

4. 公路桥梁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克服了多项难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还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已有桥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跨径、新结构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行车舒适性、经济性做检测分析和数理统计。

②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比如在车桥振动理论、计算机软件设计、可靠度理论设计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手段,应加快普及和应用的力度。

③注意开发和利用新材料。 新材料应具有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以及轻质等特点,例如:超高强硅类、高强钢丝钢纤维、纤维塑料等等的开发和应用,对今后我国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④注重安全、适用、经济的同时,兼顾桥梁艺术、环保等问题,让更多的公路桥梁成为一道凝固的艺术品。

5. 结语

目前,我国在桥梁施工技术方面,还未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技术系统。所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深入研究桥梁施工技术,从实践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建立更加合理、实用的桥梁施工技术,完善现有的桥梁施工技术体系,争取为我国的桥梁技术发展及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旭.公路桥梁施工工程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 2010(36)

[2]王春海.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0(8)

上一篇: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平原水库防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