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中郝思嘉的形象解析

时间:2022-08-27 01:54:17

【摘要】郝思嘉初次亮相表现出的优雅和性情的率真让我们看到她身上那种如她父亲般刚烈的爱尔兰人性格。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她的思想像田野里的风,不受任何束缚地想吹到哪儿就吹到哪儿。...

《飘》中郝思嘉的形象解析

[摘要]本文解析了《飘》中的女主人郝思嘉复杂的人物形象。分析了她既热情奔放又冷酷无情的“水火交融”的性格以及不屈不挠的个性。解读了她曲折的、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并进一步阐明了她的爱情失败在于虚构美丽爱情,而忽视纯情真爱。在郝思嘉梦醒时分之时,才发现痛失纯情真爱。

[关键词]郝思嘉;复杂的形象;曲折的爱情

《飘》的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郝思嘉具有贵族般的高雅气质和漂亮的容貌,她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郝思嘉有自私贪婪、虚伪冷酷的一面,但她也有仁慈、热情奔放的一面,她是一个特殊的矛盾统一体。全书以乱世佳人郝思嘉的爱情婚姻生活为主线,以南北战争中双方的胜负为契机,描绘了兵荒马乱的岁月中,男女主人公欲爱不得、欲恨不能的令人困惑的窘境。郝思嘉前后经历过三次婚姻,经历过四个男人,尽管她到最后才明白她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

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一)“水火交融”的性格

郝思嘉初次亮相表现出的优雅和性情的率真让我们看到她身上那种如她父亲般刚烈的爱尔兰人性格。她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她的思想像田野里的风,不受任何束缚地想吹到哪儿就吹到哪儿。她唯我独尊,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对维希礼一见钟情,不可救药地狂热地爱上了他。当她发现他们的爱情受到了阻碍时,她甚至决定和维希礼私奔。这种勇气和决心是“上等人 ”所不具备的。郝思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她对维希礼的爱情,以及她心中的渴望,那就是嫁给他。从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已看不到任何所谓淑女的矜持。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颗火一般热情奔放的少女的心。

郝思嘉性格的另一面就是冷酷、贪婪而又无所顾及。在她的第一个丈夫去世后,由于南北战争的爆发,她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家庭经济陷入了困境,甚至到了无法维持生活的境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她妹妹的男朋友条件颇好的弗兰克,为了改变她困窘的经济状况,她对深爱着她妹妹的弗兰克谎称她的妹妹已经爱上了别人,并不顾妹妹的痛苦,想方设法嫁给了弗兰克,表现出了极大的自私与冷酷无情。

(二)不屈不挠的个性

郝思嘉被塑造成美丽、活泼开朗,不达目的不止的、不屈不挠的女性形象。在风云突变的乱世中,在备受创伤和打击之后,郝思嘉表现出了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初恋就遭到了失败,新婚不久丈夫就在南北战争中牺牲,在生活上,郝思嘉由于丈夫刚刚在战争中去世,去亚特兰大的姑母家散心。当北军攻破了亚特兰大之后,人们都惊慌地逃命,她的姑母也随着逃乱的人群离去。而她,为了实现自己要照顾将要分娩的表嫂的诺言,毅然决然地留下来。那时候,车站附近躺满了受伤的士兵,她唯一可以找的医生在那里抢救伤员。她带着一线希望好不容易在车站的伤员中找到医生之后,而医生因不能离开众多的伤员而拒绝了她。这时候郝思嘉没有泄气,只知道一点常识的、从来没有接生过婴儿的她决定亲自去为表嫂接生。在郝思嘉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郝思嘉在白瑞德船长的帮助下,带领表嫂母子和女佣冒着战火逃离亚特兰大,奔往庄园。而在去庄园的途中,白船长由于要去参战而离开了她们。那时候,风雨交加,养尊处优惯了的她,没有退却,没有丢下那一群人不管而独自保命,在风雨中赶着马车,最后终于到达了庄园。

当她们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之后,发现美丽的家园已遭到了摧毁。养尊处优,过惯了豪华高雅生活的郝思嘉坚强地站起来,她和仆人一起干起粗重的农活,亲自下地摘棉花、种萝卜等。她不惜让自己娇嫩的双手长满老茧,细嫩的肌肤日益粗糙。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住在塔拉的人不再挨饿。由于她的努力,她们从土地上收获了希望,她的家人才得以维持生活,慢慢渡过难关。

二、曲折的爱情生活

(一)虚构美丽爱情

郝思嘉是自私的,但她自私得可爱。有着贵族气质的她,始终高昂着头,接受风雨的洗礼。而支撑她这么做的只是一件金灿灿的光环下笼罩的一件完美礼服、一个虚无的灵魂。郝思嘉对维希礼一见钟情,在郝思嘉的眼里,维希礼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正直优雅、温柔浪漫,充分闪烁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光芒。在橡胶园里,维希礼也表达了对郝思嘉的爱恋。可是维希礼却很快与媚兰定了亲,并闪电般地结了婚。郝思嘉固执地认为,维希礼最爱的人是她,他只是由于懦弱,迫于无奈才娶了媚兰。她计划在维希礼定婚之日和他私奔。可是遭到了维希礼的拒绝。美丽、高雅的她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失败的打击,她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于是她变得失去理智,扇了维希礼耳光,还砸碎了碗。

郝思嘉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维希礼的真爱,成为他的妻子,这一直是她少女时代的梦想。为了得到维希礼的爱,她堂堂一个大家闺秀竟策划在维希礼的定婚宴会上和他私奔。为了引起维希礼的注意,她尽情地发挥她的魅力,“不停地与周围的骑士们说笑,他们说出些过分的话来,然后再拼命地摇头,弄得耳坠猛乱地舞蹈着。”维希礼和媚兰的婚姻,让郝思嘉痛苦万分。出于对爱情的绝望,也出于对维希礼的报复,她很快就决定嫁给她并不爱的人。但是她依然相信,维希礼真正所爱的人是她自己。她相信维希礼对她说过的“我爱你”这句话是发自肺腑之言。并且相信自己就是维希礼的梦中情人。这份虚构的美丽的爱情成为失去爱情后,精神无所依傍的郝思嘉活着的动力和拼搏的勇气。不管世态怎样变迁,维希礼总是她心中的至爱,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无论现实中的白瑞德如何魅力无限、如何那般地适合她的兴趣,如何地疼她、爱她、满足她,她都视而不见 、不屑一顾。由于南北战争,维希礼变得无限落魄,郝思嘉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并想法接近他,再一次尽力说服他和她私奔。尽管维希礼表现出了对她的爱慕,但还是拒绝了她。维希礼对她暧昧的态度,让郝思嘉傻傻地相信她是他的梦中情人、是他的最爱。她爱他是值得的。后来维希礼一直在郝思嘉的木材厂里工作,能天天见到维希礼,是郝思嘉的期待和梦想。直到媚兰去世,维希礼才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媚兰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没有人能够取代她的位置。郝思嘉这时才明白:她所爱的只是一尊自己虚构的偶像――没有生命和灵魂。维希礼对她所说的“我爱你”只是一句空话,而多年来她却活在虚构的爱情里。是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执爱,爱是有所附丽的。只有这时,郝思嘉才感到对维希礼的爱有了前所未有的释然,如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

(二)忽视纯情真爱

白瑞德对郝思嘉宠爱至极,他把从战争中捞取的金钱拱手献给他深爱着的郝思嘉。只有白瑞德最懂她、最理解她,也最能肯定她,愿意为她做一切,不管郝思嘉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心甘情愿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宠爱她,所以让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不仅满足了她所有的物质欲望,同时也让郝思嘉的唯我主义得到极大限度的彰显。正因为如此,无论白瑞德是一个无恶不作、十恶不赦的奸商,还是一个彬彬有礼、受人爱戴的人,对郝思嘉而言他永远是个感情真挚的好男人。但郝思嘉一直瞧不起白瑞德,因为在她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个众人唾弃的奸商和无赖,还是一个冷酷残忍的叛国者,而且,在郝思嘉的心中只有维希礼。而事实上,郝思嘉同白瑞德两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似之处,可以说他们是“臭味相投”。白瑞德对郝思嘉而言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只是她本人没有察觉。郝思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白瑞德,白瑞德总是她苦难中的帮助者。正因为如此,她才可以在他面前放任性子,自由自在为所欲为。白瑞德在郝思嘉的第一任丈夫刚死时就向她求婚。他的到来让她潜意识里感到无限的欣慰与安慰,她对白瑞德的离去感到依依不舍,只是她自己没有发现。所以后来心系维希礼的郝思嘉在原打算拒绝白瑞德的求婚的时候竟然同意了,这是她潜意识层里的情感因素,也可以说是她的本我在做主。因为在模模糊糊、隐隐约约中,郝思嘉觉得除了喜欢白瑞德的钱财以外,似乎还有点喜欢他本人。因为“他是她唯一可以吐露心里话的人”。郝思嘉虽然答应了白瑞德的求婚,但是,她还是固执地认为,维希礼才是她的最爱,她嫁给白瑞德只是无可奈何,凑合着过日子。

(三)梦醒时分,痛失爱人

白瑞德一直深爱着郝思嘉,而郝思嘉的心里却只装着维希礼,不管白瑞德如何努力,却总是得不到她的心。于是,白瑞德把对郝思嘉的爱都倾注在他们的女儿身上,正如他们家里的保姆所说:“没见过哪个男人对女儿那么好。”不幸的是,他在教女儿骑马跳栏的过程中,女儿从马上跌落不幸去世。女儿的去世让白瑞德彻底绝望,于是,决定离开,结束他心灵的漂泊,回到属于他的地方去,白瑞德把爱情生命的终极意义指向心灵的流浪。精神的洒脱,这是西方式的逍遥与自在。

郝思嘉对维希礼的爱直到媚兰去世时她才在悲痛至极中清醒过来,因为她知道了维希礼真正深爱的是他的妻子,而他的妻子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形象。郝思嘉终于明白她对维希礼的爱只是一种虚构的美丽的爱情;并且猛然间醒悟似的明白瑞德才是她真正所爱,真正所需要,离不开的人。白瑞德那浓情似海的爱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正是她一直追求的那个“安全的地方”。正当郝思嘉明白这一点的时候,被她伤透了心而心力交瘁的白瑞德却已决定弃她而去。不管她怎样向白瑞德表白她的心思,可是已经晚了。尽管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挽回白瑞德的心,重获白瑞德的爱。她再次拿出在塔拉农场的时候所拥有的决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来安慰和鼓励自己,可是正如白瑞德所说:“最深厚的爱也会有被耗尽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姚金红.《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 斯佳丽性格解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105-107.

[2] 邓玉芬.《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对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183-185.

[3] 韩小龙.乱世佳人乱世情――《倾城之恋》与《飘》审美风格比较研究.[J]兰州学刊2006(11):84-85.

[作者简介]魏仙梅,江西省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龚方青,江西省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上一篇:论印象派音乐的修辞特点 下一篇:浅谈电影画面的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