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03:17:08

形象课程总结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形象课程;教学手段;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一、企业形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企业为了塑造自身形象,采用一些特殊设计让消费群体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企业形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企业形象课程教学观念不够与时俱进。企业形象课程教学需要清晰的定位,教学理念也需要更具系统性和独特性。但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高校在这方面还较欠缺。第二,企业形象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第三,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企业形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单纯的理论灌输或者单纯的实践性训练,都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第四,教学评价不够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对个体情况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改进工作方法。当前的主体评价方式是教师评价,过于单一。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可缺少。

二、提升企业形象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1. 更新教学理念

企业形象课程教学改革,一定是基于更新教学理念之上的。为此,可从分别是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增加实践比例以及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在提高教学的适应性时,需要把握针对性。以学生就业目标为基准,灵活调整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方法。对于企业形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平衡需要合理划分,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应少于70%。此外,为了形成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整体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不可或缺。

2. 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目前,根据实践,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案例式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以及参赛式教学法。在案例式教学法中,需要按照案例选择――案例制作――案例分析――概括总结四个环节来完成,每一环节都需要精细,以确保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课题式教学法同样是四个环节,分别是确定选题、调研分析、研讨深化和成果总结。根据其中的设计原则,教师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还有参赛式教学法,通过参赛选题、调研创意、设计制作、投稿总结、修改完善等环节对企业形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企业形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命题训练、项目实训、基地实习以及赛事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企业形象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命题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项目实训中,教师通过企业形象设计项目的具体任务,让学生进入实战演练状态,便于学生发现不足之处。此外,若学校条件允许,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非常可行的一种方法。否则,将难以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岗位工作的全流程、全方位训练。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 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多元化不仅是指评价形式多元化,也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方面,通过对企业形象课程教学中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人文素质进行评价。根据这三项基本模块的划分实施不同的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评价的形式包括直接评价和调查问卷。而主体的多元化是采用教师、学生、行业专家、校外实训基地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进行的。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形象课程教学应进行教学模式创新。高校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企业形象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春玲,郑晓明,孙燕军,等. 品牌信任结构维度的探索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4,(2) .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形象设计师一职诞生于欧美,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王室贵族到每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接受个人形象的学习。国内1998年由于西曼女士引进并整理了适合中国人的完整理论,并成立了专业的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形象设计师原本是专门服务影视明星、政治领袖、商界名流,今天,更多的人也希望请形象设计师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为自己进行魅力形象指导,让自己更能有魅力、更能具备竞争力。形象设计师不仅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形象塑造,形象指导,更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形象培训、员工形象培训等工作。形象设计是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设计再塑造的人员,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与顾客沟通、相关专业测试等手段,发掘其内在的个性,并根据顾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风格、衣饰搭配、色彩、体形、化妆、发型、礼仪、体态语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造型,使内在个性有恰当、丰富的外在表现。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为普通消费者或特定客户提供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着装指导、色彩咨询、美容指导、摄影形象指导、体态语言表达指导,礼仪指导、陪同购物等。据统计,目前日本专业工作人员47万人,国内从事色彩及形象设计的人约10万人,行业发展空间无限。我国的形象设计业和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增大,形象设计职业也变热。但就目前行业状况来看,多数是从其它相关行业转型过来学习形象设计,成为形象设计师的,整体学历偏低,而且行业内部混乱。因此,现在很多高校也设立了与形象设计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形象设计课程优势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因此,学生学成后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二、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法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衔接

打破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界限,整合课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把形象设计三个阶段授课内容做些调整衔接,避免重复课程内容,使学生首先能熟练掌握化妆技巧、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工具的使用,学会个人形象设计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工具实用,并且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个人的诊断及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能熟练服饰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技巧,在形象设计实践运用中准确把握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不断研究创新,整理衣橱和陪同购物的技巧,综合形象设计整体搭配练习。这样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的进行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内容的贯通融汇。

2.理论基础课授课方式增加互动,理解性记忆更牢固

改善授课方法方式,规范授课内容,建立灵活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灵活进行形象设计实践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形象需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课学习很重要,基础扎实才能更好的推进后面课程的实操与演练,而理论课程授课的难点在于讲授时由于理论知识体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过多,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同时也容易将理论基础知识混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在授课形式上更灵活些,可以多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结论。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得出结论时再进行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同时不宜混淆。当多个理论知识点相似通过互动发现学生混淆时,应该立刻进行知识点的对比解释与总结,清晰学生思路,及时纠正与区分特点。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设置学生讲授环节,这个环节比较适合放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理论基础,需要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些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填充内容,分小组讨论,并且提出方案,最后公开讲授自己观点和想法。通过调整,增加互动后学生暴露问题便能够及时纠正解决,也更能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授课能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经常会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课程的调整与改革,也为今后的延续性课题研究提供的很好的依据。

3.研究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形象设计课程的现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阶段性课程实践成果为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往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形象设计及相关专业人才方向培养;并且注重新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研究。实践课环节增加授课工具更生动直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设计三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一些上课用的教学工具,而现在课程授课基本工具还很欠缺,因此会影响授课效果。添置最基本的授课工具如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需要用到专业色布来诊断专属每个人的色彩季型和用色范围;用领型工具、女士丝巾、男士领带、饰品等工具来测试和诊断个人在9大风格中属于那种风格。诊断课程在形象设计课程中属于重点和难点。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样貌特征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色彩季型,风格也不同,要想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首先就要学会诊断工具的使用,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而以前的课程因为缺少授课工具,基本都是靠粘贴杂志,学生自带些衣服配饰来学习诊断,这样教学效果不好。相信通过向学校申请建立专业教室,会逐渐配备教学工具和设施,相信以后上课会更加事半功倍。现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师讲评环节都是以本班学生为模特,在进行色彩季型和风格诊断点评时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缺少丰富的实例来巩固判断,因此在诊断环节应请些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来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案例的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对不同季型和风格人群的认识度,改善授课面单一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分析和诊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符合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因为现在形象设计行业主要服务人群往往都是28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目的通过调整和改革增加了诊断课程授课环节的模特,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进行分析总结,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实操训练提供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结合现状调整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授课方式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教学。可以在授课地点与方式上有所调整。在众多服饰品中选择搭配适合指定模特的服饰,并且搭配和谐,客户满意是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程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整体形象设计服饰搭配练习,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和练习地点,例如:可以指定一些大众自选的快餐式品牌(如H&M、ZARA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3-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为模特,到指定品牌,为模特挑选职场、休闲、约会场合的服饰,最后拍照做成PPT介绍每组的难点、经验和收获,最后老师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并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这样的练习比在课堂上列举别人的成功案例更实用更直接。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服饰搭配练习,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热情高,而且很积极主动的讨论方案,选择地点与品牌,有的组还超额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做为设计师进行搭配的同学提高了自信心和实操能力,做为模特的同学打破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惊讶自己的蜕变。每个不同的小组讲解搭配设计时,其他各组也都学习到了经验和方法。做为老师,学生的创意也带给我了很多灵感和教学收获。因此这样的设计引导教学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4.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首先,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参赛是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很好手段,因此一般会从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鼓励参赛,及时公布国内外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信息,并且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学校演出的同学设计形象;去形象设计工作室实习;指导帮助家人朋友购买服饰品;参与服装卖场服装陈列的搭配等。都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市场意识,增强社会竞争力,为今后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最后,贯彻国家给出的大学生培养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指出的“双证毕业”一个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一些考取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与国家劳动部认可证书)的考证内容。学习过形象设计基础课的时尚设计与管理班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去报考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考试,去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这样既证明了学生专业能力,又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生毕业时就业竞争力。5.学科交叉性研究,拓宽学习领域形象设计课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人色彩搭配规律和个人风格搭配规律的研究,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推动时尚行业发展;在与其他院校、专业形象服务机构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教学研讨过程中发现,学科间是互通共荣的,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合点。就以个人形象色彩规律而言,掌握了色彩与人的关系后,更清楚色彩搭配规律和方法,在研究色彩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如产品色彩、广告色彩、城市环境色彩等都离不开色彩应用规律,因此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既能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推展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更适应市场需要,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结语

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遇到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意运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更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授课方式,结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出大胆创新的教学方法,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点,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并有所创新的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建立与服装行业协会、形象礼仪文化研究会以及服装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实践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推动时尚行业的发展与完善。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35-01

一、高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也面临着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如何从就业市场要求出发,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体系,探索专业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

对于高职班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化妆、美发、美容、美甲等基本技术的过关,并且可以根据顾客要求进行整体造型设计,同时更需要他们拥有掌握新知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能力。对任课老师而言,需要不断接受现代美学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了解市场发展情况。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

三、高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对策

(一)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当相互渗透

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能力是学生练会的,要改变往日灌输式的教育观念,彻底解除学科之间分离以及理论与实践严重的脱节的现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充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辅导学生承接各种活动或演出,完成项目的策划、文案、造型、财务、管理等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创新技术的能力。

(二)要做到各种教学设施一体化

要参考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结合学校教学的要求,建设集教学、培训、实践、技术研究、职业技能鉴定一体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放性生产实训基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创造真实的职业氛围。

(三)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分步教学法

首先教师边操作示范边讲解要领;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让学生模仿训练;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创造性设计训练,教师从旁指导;最后选择典型成功和失败的练习,学生陈述、互评,教师讲评和总结。每堂课程均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渗透职业能力训练。这种方法,解决了不同进度同学之间的差异,反应慢的同学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相同的任务。

2、案例分析法

可在课堂上讲授一些成功的形象设计案例,通过相关成功案例的分析,使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学生需完成规定的操作项目,以完成操作的质量、准确程度、效率、规范程度作为考核成绩的基本依据。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3、分组训练法

实行分组训练的方法,按学生掌握课程水平的不同,将专业技能强或综合素质高的同学分在不同的小组,各小组完成相同的任务;并将课程划分为基本技能的训练、综合运用训练、实战训练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子任务,最后由其中一位代表陈述,用PPT等形式表达创意来源,其他成员回答学生和老师的现场提问,由其他组对其进行评议。陈述完毕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

(四)加强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进行。将训练相关内容,制作了DVD教学片,把静止的文字变成真实生动的动态制作过程,并以此来代替原来的以纯文字和图片为载体的静止的教材;同时,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片中的介绍,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模仿和运用,通过这两个环节,使该门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向着更有效和更实用的方面转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选择性的使用,并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参与教学的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四、结语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涉及面较广,本文仅从育教学现状、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能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一点参考。虽然我国的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但目前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希望通过本课程老师的共同努力提出更好的课程建设意见,为这个行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形象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新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服装表演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模特学校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百余所院校招生,对于如此众多的高校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服装表演人才,如何提高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归根结底,要从教学抓起,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顺应时代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人物形象设计》是服装表演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新的学科,构建和规范课程体系将为形象设计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证,也将为中国形象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思路和方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服装表演专业必修课之一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并着重对其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一、《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

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从其教学大纲入手,按照2010年服装表演培养方案重新制定了《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人物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化妆》《发型》《色彩》《服装设计》《礼仪》《绘画》等专业课程后才能讲授的,且学生具备了一定化妆等方面的技能,所以此课程要在第五学期以后开设较好。原在第五学期增加至五、六两个学期,考虑到第五学期是冬季,所以对于北方来说,在着装变换时相对比较麻烦,所以又增加到第六学期,可以解决此问题。课时同时增加到60学时,每个学期分别为30学时。第五学期以理论讲授为主,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了解掌握形象设计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第六学期以实践为主,设计多种人物形象,也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并以具体的形象进行动手创作的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章形象设计的概述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意义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过程及构成要素

第二章形象设计的设计要素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肌理要素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色彩要素

第三章形象设计的构成

第一节头部形象设计

第二节形体形象设计

第三节服装服饰形象设计

第四章形象设计风格

第一节自然风格

第二节国际风格

第三节浪漫风格

第四节艺术风格

第五节戏剧风格

第六节经典风格

第五章形象设计的TPO原则

第一节时间与形象设计

第二节地点与形象设计

第三节目的与形象设计

第六章服装搭配

第一节单品搭配

第二节点睛搭配

第三节交叉搭配

第四节个性搭配

第七章形象设计的程序

第一节形象设计的构思

第二节形象设计的定位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立体实施

二、《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授课方式的变化

根据该专业时尚性较强的特点,教学过程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五学期的理论讲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利用PPT演示文稿,多给学生观看图片,以广阔视野、广泛视角的方式,让学生从理性阶段上升到感性阶段的过程,多媒体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功能,使知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把理论知识进行运用,从课堂走向市场,真正的运用平台的理念。在利用演示文稿进行讲授时,就要求在备课时教师查找大量的实例、范图运用丰富生动且具有指导作用的作品穿插其中,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身和他人的形象设计,并不断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为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专业比赛上的形象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部分,可谓课程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大自然的风景、动物、植物,或是周围发生的事,见到的人等等都可作为每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把生活的情景作为背景,以此把无形的想法通过有形的具体实例得以展现。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授大学生时的教学方法,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就是有目的地在“教”,学生就是有义务地在“学”,怎样教能更好,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艺术类专业教师要明确的首要任务。凭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讲,教师要充分了解此课程,并在课堂上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不要只对书本上的内容,应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无论怎样,学得好的同学还是稍差的学生,我觉得通过赞扬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目前的大学生个性很强,且不愿意接受老师的直接批评,我们可以运用尊重和赞赏,不要轻易戳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受到重视和尊重的前提下重新认识该课程,我相信,任何学生都会在不断鼓励下继续努力的。

三、《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授课的考核方式

第五学期理论内容的考核主要以提交论文的方式,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吸收所学的知识,并能够把知识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学会归纳并用文字进行总结。实践考核以作业的形式和汇报演出的形式,即在第六学期,每两周完成一个造型,如生活形象、职场形象、舞台形象、影视形象、公众人物形象等等,并拍成照片做成A3尺寸作业集,共完成5张作业利用1-10周的时间,还要要求学生设计完造型后期的电脑制作也要由自己动手完成。剩下四周组织汇报演出内容,把每位学生的优秀作品采用动态演出的形式,结合服装、化妆、发型等多种元素进行展示。最后一周作为课程总结和布置作业展览。通过此种考核方式,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考核每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按照本班百分之二十百分比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留院收藏。

四、《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新模式教学的创新点

一定要结合服装表演专业来讲授此课程,注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展示能力。根据我校“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特色,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找出讲授和实训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新点在于:

(一)“一合二分”式

本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每学年有两个班级,第五学期理论采取两个班级集体授课,在多媒体合班教室进行。实践部分分两个班级授课,在形象设计工作室和表演厅进行。把这种教学体系称为“一合二分”的形式。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内容可集体讲授,学生多学习氛围较好,教师也不用相同内容重复讲授,但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听课的状态和听课纪律,此类专业课不要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寻找到适合个人讲课的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例如语言风趣、涉及到图片资料可结合到某名学生进行发挥等等。另一方面在第六学期的实践课程中,如果集体上课会影响到教师辅导的效率,也就是说,学生多共同在一个工作室,完成造型后,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给每位学生进行辅导,所以采用“一合二分”式的教学方法。

(二)转换角色式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来担当教师的角色,即命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题目来给其他学生讲授,如今年的服饰流行趋势,职业类服装的搭配等等,学生在了解了题目后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找到素材再进行整理,准备好自己的着装,准备要讲授的演示文稿,还有自己的语言规划,用什么方式来讲,这样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重新审视该课程的计划,并在今后的课程中会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作业多样式

本课程作业形式采用上交论文、作业实践、汇报演出三种。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

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即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系统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未来就业者的整体素质。因此,我校始终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形象课中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一旦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其范围是无限的。可以通过改变化妆色彩、化妆品的质地和强调部位的不同变换丰富多彩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着装的风格,再紧跟时尚潮流,在任何场合都优雅得体,充分展现个人的风采。学习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后,学生应具备对色彩、服装搭配等的独到认识,对面部结构、人体线条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具有独特的审美观点,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

在平时可翻阅关于服装、化妆、色彩、搭配、礼仪等相关的时尚杂志,可到服装展览会、画廊走走,或欣赏电影、话剧,陶冶自己的情操,体会其中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二)要能捕捉时尚的讯息

要随时掌握每年的流行趋势,准确地把握流行款式及调整色感等与服饰有关的流行领域的信息。

(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孜孜不倦的耐心

在刚开始学习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时,会觉得枯燥或不好入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加上长期的努力实质性的经验积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模块;分级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近几年来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同样也不甘落后。从2009年来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与指导下,对现有各高职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整体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培养社会合格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艺术系设计专业的各科课程同样在这样浩大的环境促使的过程中进行了新方案课程整体设计。我个人承担的是五年制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基础一》结构素描课程的整体设计任务,设计的反复和时间的投入使我对课程又有了和过去不一样的认识。过去,我自认为结构素描的基础课程仅仅是解决学生的运用结构的表现形式进行造型,对于设计专业的结构素描为设计的服务意识认识比较模糊。通过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对设计各课程的了解发现,设计与绘画对学生造型的基础要求有所不同,设计的理念和设计的表现通过手绘外还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表现,为艺术设计打基础的结构素描课程要解决学生对结构的认识、观察、思考、表现及结构形式创造。在结构素描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对过去的课程进行了比较多的调整与变动: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与专业特点进行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结构表现的方法、技法、表现形体结构的难易采取分级教学和项目模块的形式融入到课程的每个教学单元,使教与学目标明确;设计教学目标与具体课程计划,模块项目教学内容说明的指导意见有利教师进行教学规划与课程安排;改革过去的考试与考核方法,设计考核、过程、项目效果的综合评分制度模式等。

一、课程改革设计的指导思想

结构素描是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的的一门专业基础技能、技法课,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作前期准备,在造型风格、形式表现、画面构成的艺术造型素养和能力方面打好基础。采用分级课程的学习内容,从简单的造型方法到复杂的形体构造与结构表现,从便于学生掌握的技法、形式构成等、逐步提高难度进行深入的结构造型设计。设计单元教学的项目任务目标来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形式通过改革与规划课程内容,实施完成结构素描的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力达到可运用结构的表现形式,表现设计的形象、效果。

(一)了解教学对象,考虑课改方案

学生为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基本没有绘画造型基础,但学生在初中三年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具备简单的形象想象、形象认知与作品欣赏的基本素养。学生没有设计专业的基本常识,更谈不上专业思想。

对于学生的现实情况,这是一种无奈,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做好课程设计来帮助我们解决这样难题。课程的设计要从零起点,从结构造型的最基础、最简单、最易于学生掌握的方面开始教学计划设计。从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形式逐步涉及作品欣赏,将结构表现的知识体现通过与实践结合来使学生能融会贯通。运用分层次进行教学进度的设计来安排教学,在结构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艺术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计划进行较完整的结构形式的整体表现与创意形象设计表现。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素描的结构造型表现形式与方法,再现自然形态的造型构造结构,表现设计形象的造型结构;具备再现形象创造、结构的构成描绘的能力;在造型的形式风格与创新理念方面初步建立造型意识。

2.知识目标:正确认识素描结构形式对设计视觉效果的表现意义,掌握素描的结构表现形式、构成、方法、技法、及造型的透视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

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造型思维,具备优良的创新理念、专业设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二、课程改革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整合教学内容的模块设计

从过去以知识、技能、技法等形式的单元设计的教学次序中通过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模块,规划设计拟定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教学方法、形成性成果的项目目标,对结构素描的课程计划完成目标的课时总量重新进行课时的分配。将结构素描课程共分为四个教学模块,模块可以明确的为学生学习结构素描的每个阶段进行定位,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将结构素描的学习过程进行分级与项目化结合的教学规划。

(二)改革后的设计的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

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利用项目目标,以单元形式设计教学训练要求,为教师进行课程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性的指导。在课程终结时,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项目基础上,用素描结构表现形式语言与技法、方法完成相应的课内外项目任务写生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的项目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完成各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并在课程结束时完成各项目目标要求。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本课程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

项目分析情况如下:

1.认识体型

(1)知识目标

①认识素描与设计的关系;概括复杂的形体;②几何化表现自然形态法;③综合形体的几何归纳与意识提高;④素描工具材料的性能与运用;⑤直觉描画几何体。

(2)教学方法

①素描与设计;②了解形体与概括形体的方法;③几何形表现;④理解表现形体的方法;⑤线条的分类练习方法;⑥几何体与直觉的近似方法。

(3)项目成果

①讲述法:引导学生了解素描与设计的关系;②问题法:通过提问、设问帮助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的意义,理解形体的几何化概括;③演示法:通过对实物进行示范性演示,提高学生理解形体的概括能力。

(4)认识形体素描与设计

①运用几何形的概括方法,表现自然界较复杂的形体,较好的完成单元项目作业要求;②几何体直觉描绘作业;几何化的自然形态描绘作业。

2.了解形体的结构

(1)知识目标

①运用各类玻璃器造型实物,提高学生对实物构造的理解、分析的能力;②掌握线条的表现特征;③达到剖析实物的构造、结构,表现实物结构表现的能力。

(2)教学方法

①实物形体的概括方法;②结构的构造理解与剖析方法;③线条的结构造型与表现方法;④实物结构的表现方法。

(3)项目成果

①讲述法:通过分析、归纳、演绎式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结构的分析方法;②讨论法:通过小组的讨论与集体总结,集思广益地提高学生对实物构造的理解;③实验法:以探索性实验增强学生对构造的表现能力。

(4)认识形体素描与设计

①写生概括表现实物结构素描作业;②运用线条写生表现自然形态的各类物体,要求造型比例准确、结构紧凑、形象生动;③自然形态结构素描作业。

3.表现体的结构

(1)知识目标

①结合透视知识,理解实物形体的结构。(实物的内结构、外结构);②结合理解实物构造,使学生具备对实物进行写生结构表现的能力。

(2)教学方法

①透视基础知识;②实物的形体结构写生表现技法;③实物的形体结构写生表现方法与步骤。

(3)项目成果

①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形态结构探究实验,掌握结构表现的方法;②演示法:示范结构表现的方法步骤;③实习作业法:用作业练习来提高学生理解、表现实物结构的能力。

(4)认识形体

①达到分析、理解实物形体结构与构造与表现结构的素描效果;②写生实物的结构素描作业;③写生自然各形态的结构综合表现作业。

4.综合表形现态实的结构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综合分析、理解自然形态的结构、概括的方法;②掌握综合自然形态技法;③能够合理组合形体的关系。

(2)教学方法

①形体的综合对比与表现方法;②构图与法则;③艺术形式美;④写生整合方法与技法表现。

(3)项目成果

①讲述法:分析综合形体的结构构造,通过对比法引导学理解结构的表现;②练习法:用实践练习来提高学生对形体的理解表现能力。

(4)认识形体

①综合表现实物的形体结构作业;②写生表现自然形态的结构作业;③表现设计形象的结构构造效果作业;④一次结构素描展。

5.综合表现

考核:独立完成结构素描作品一幅。

三、第一次课的重要性

第一次课对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意义非常,通过对艺术设计的梗概使学生对艺术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艺术设计的基本情况与热爱设计确立专业意识观,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本学期课程内容。

(一)导入

通过经典案例作品,理解设计。展示优秀设计的家装、广告、环境、平面效果图经典案例作品。让学生观摩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设计流程以及它们与素描造型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素描的热情。

(二)了解素描基础对设计的意义

清楚此门课程处在设计过程的哪个环节,有何作用,要达到何种要求,并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安排,上课的方式,课余配套学习方法,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素描基础对今后学习设计的意义。

(三)介绍考核方式

每阶段的课堂和课外项目作业、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出勤情况等都作为平时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课程结束综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35%,最后每位同学提交一千字以内的学习体会,总结个人在素描学习过程的经验。文章占总成绩5%。

(四)进入正题

本次课的主要目是通过运用几何形学习概括自然形态,结合几何形运用于绘画表现,了解素描的结构造型的基本方法。为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

四、考核方案的设计

(一)基本思路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考核成绩占总成绩35%,最后每位同学提交一篇小报告,总结个人在结构素描学习过程的经验体会。文章占总成绩5%.

(二)平时成绩评分标准(共100分)

1.课堂和课外项目作业(70分);

2.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20分);

3.出勤情况(10分)。

(三)考核成绩评分标准(共100分)

1.考核作品内容切题(30分);

2.运用到结构表现的技法(25分);

3.构图合理。(25分);

4.画面表现结构紧凑、比例合理、较完整(20分)。

(四)总结报告评分标准(共100分)

1.语句规范、表述严谨(20分);

2.涉及上课介绍的相关主要技巧要点(40分);

3.总结个人学习结构素描过程中,主观体会条表述理清楚,经验总结目标明确(40分)。

五、课程改革设计的补充说明

(一)观摩设计、素描、设计素描作品展览提高学生视野;

(二)分级教学,任务驱动,课内和课外都有对应项目训练,鼓励学生加强自主性学习;

(三)效果展示,教师操作,学生模仿、探讨辩论,教师综合总结应作为教学的常规形式运用在课题教学中;

(四)课程终结举办一次素描作品展览要记在我们教师心中,将它作为我们的一项大事来实现;

(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同时要记得还要育人;

(六)完成学习的各项目大概会有30%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七)结合设计的实践练习有待加强,学院、教师要多给学生提高机会,为他们创造条件。

对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的结构素描课程设计是结合职业能力、技能、素质的培养要求进行的,参考了现代课程设计的模块项目设计方法,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改革从课程内容、形式、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并着了分类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综合科目设计,通过项目练习使并无基础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的造型结构表现。

参考文献:

[1]张晓飞,张一斌.素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赵健,张宝洲.素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PBL 多媒体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医学生学习其后续年医学课程的基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该课程其概念比较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要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比较难,再加上其教学内容多,因而对于学生而言,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程。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理论和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变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生物化学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1.PBL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把该课程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图表和动画等手段加以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1]。多媒体教学法在医用生物化学教学中具有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例如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于一体,生动形象,便于将抽象微观的生命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相对抽象枯燥的内容。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能及时、充分地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把大量的多学科的知识融汇到教学内容中来,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但是这种多媒体教学法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仍然不能解决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Barrows等人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3]。在西方国家,它已广泛应用于大学的教育,其经历3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成为风靡世界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问题为基础,由提出问题、甄别问题、解析问题、报告结果、总结与反思五个环节组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4,5]。但生物化学教学采用单纯的PBL模式,对学习资源的需求较多,费用较大,也比较耗费时间;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往往缺乏系统性,且PBL模式较少使用记忆,可能会使学生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稍嫌不足,不利于其后续课程的学习[6]。因此,目前在国内单纯采用PBL教学法不切合实际,应该将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其它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将多媒体和PBL教学模式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授课老师在准备PBL案例和问题的同时,准备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知识点讲授的同时结合讨论,把反映出来的问题予以点评,然后完整地归纳案例、问题的知识点,公布正确的探索问题的思路,并对不同PBL小组的结论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多媒体和PBL各自的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PBL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运作过程

(1)学生分组。

将学生分成5-6人组成的PBL学习小组,教师引导同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营造愉快活跃的学习讨论气氛。

(2)提出问题。

教师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物化学某个内容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典型案例,并根据案例提出相关问题,设置悬疑,提出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将案例的一部分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而再提出一系列学习问题。如临床多发的糖尿病可以作为一个案例来学习三大代谢的相关内容。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甄别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解析问题。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或者与教师、同学讨论等方式来对自己设定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学习,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案例剩余资料,这些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详细和有效的信息,帮助学生在之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探索问题。学生将这些信息和之前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得出最终问题的答案。

(4)报告结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每个组的学生都要总结发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学习研究结果作出报告,这是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对学习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回答或阐述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抓住时机,有效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及时归位。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总结与反思。

教师综合不同PBL小组的报告结果,通过制作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问题最终的解决思路和结果,并要求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每个PBL小组应当对该案例的学习进行反思,不仅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效率和成效,思考改进的方法,而且需要反思如何增进团队之间的有效合作,使小组在接下去的案例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综上所述,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和PBL各自的优点的教学法,也是提高医学生素质教育极其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目前,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需要广大医学教育者的积极推动,也需要广大医学生的热情参与。随着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赞杰,李琴山.医学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体会.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2):206-207.

[2]杨文理,李本全.多媒体在医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利弊.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113-1114.

[3]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Med Educ,1986,20,(6):481-486.

[4]Prince KJ,van Eijs PW,Boshuizen HP,van der Vleuten CP,Scherpbier AJ.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and non-PBL graduates.Med Educ,2005,39,(4):394-401.

[5]Kwan CY.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medical pharmacology.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2002,366(1):10-17.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理;形象思维;实践;探究

一、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把地理课作为一个重要支点

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在地理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地理课教学的始K。地理课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发学生的左右脑,使左右脑相互配合,调动思维能力,学会不断思考,不断解决新问题。地理课程,并非单一的理论化教学,因为地理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它会涉及各种图像、图表、平面图、剖面图等的学习,因此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脑中构建清晰的图像以更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从幻灯片、模型等资料中展示各个概念,必要时会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就为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从地理课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引导、点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学会把书面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深入思考,学会将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关于“我国地势”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己发现特点、寻找规律、总结规律、归纳总结。通过等高线发现我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状况,像三级台阶一般,引导学生想象。再通过地势可引导学生对水流进行想象,大部分河流由西流向东,总结河流与地势之间的关系。地形阶梯的分布又与地势地貌有怎样的关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的部分转化为学生“学”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避免只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让学生通过机械的习题训练来强化知识点。而应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获取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讨论与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一个引导、点拨与总结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生活,将课程教学更多地与实际生活相连。例如,在学习等降水量线时,分析这些等降水量线为何如此划分,联想实际,分析南北方降水差异,东部与西部降水的差异、植被特点、饮食特点等,从学生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当地气候特点、饮食状况等,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分析出为何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把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会越来越发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4.根据地理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的学习更多的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浅显知识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地理的学科特点,联系实际,让学生从旅游经历、动物世界等环节中提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总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题,教师在一定时候进行引导教学,把握课堂学习方向,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意义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用于地理学习,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学习方式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样既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以及交流合作的能

力,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今后更好地学习。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逐渐被应用于课堂当中,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使学生发挥更大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各科的学习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童云华.辩证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matlab

一、引言

信号类课程是电子通信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前序课程是《高等数学》及《电路》等。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1],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数学公式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但又非常重要。该类课程是学好专业的前提,是将来成为优秀电子工程师的理论基础。

二、信号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2]。目前,我校信号类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公式比较多,概念比较抽象,而我校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非常好。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的注重数学公式的推导,而不对其物理意义进行相应的解释的话,将导致学生不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工程概念,而这些物理意义正是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及系统开发的基石。学生工程概念薄弱、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将是一个大的问题。

2.《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本教材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及相似处。课程在内容上缺乏与相关课程间的整体考虑,对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利。

3.在试验教学方面,利用试验箱完成的验证性试验较多,设计类及综合类试验较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相悖。

三、信号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书上枯燥的公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象的解释公式的实际意义,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奠定扎实的工程基础。如:《信号与系统》主要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两大类,信号的频域分析即是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由于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已经对傅里叶变换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所以大部分同学只是作为数学公式进行记忆,而对为什么要进行傅里叶变换不是很清楚。其实傅里叶变换是将原来难以处理的时域信号转换成了易于分析的频域信号(信号的频谱)。在讲到此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通信系统或广播系统加以解释,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其意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具体实物。

(二)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这两门课程的一些连续性和相似性,两门课程可以进行适当的交叉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例如《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包含两大分析和三大变换。两大分析即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三大变换即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而《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主要内容是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的设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点把握其中的关联,以及两门课程的重点,对这类课程应该归纳总结,帮学生理清基本概念,而不应完全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两门课程的变换太多,而且公式及概念很类似,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可以将两门课程中出现的所有变换归纳总结。其实两门课程一共出现了七种不同的变换[3],其分别为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离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信号的Z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归纳总结后学生可以发现前六种变换分别是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变换域分析,而最后一种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将信号进行数字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其快速算法是工程上分析信号频谱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这几种变换之间的联系及其物理意义,优化教学内容,将这些变换放在一起总结。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图形或flas进行演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时域采样定理[4]比较抽象,教师如果课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教学时可以用比较形象的图形来演示不同采样率下得到的不同波形图。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学也比较生动,教学质量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

信号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传统是实验大多数由试验箱完成验证性试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结合现代技术发展方向,而如今的电子开发的主要工作是软件部分,如利用DSP芯片进行产品开发,90%以上的工作是其中的软件部分,所以在此类课程试验可以采用软件仿真的方式。利用matlab提供的良好界面、及强大仿真功能开发和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用计算机辅助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信号类课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并且要结合本类课程的连续性,进行穿插教学,不要局限于某一课程教材,应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本系列课程的联系,实际中的物理意义。时刻关注新技术发展方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路立平,任景英,曹祥红.信号类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综合改革与实践[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4).

[2]夏建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

[3]陈后金,薛健,胡健.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郑君里.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9篇

随着我国推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的新形势,文化创意产业也迅速蓬勃兴旺,高职院校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借此发展起来,无论是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数量,还是开设专业的方向,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加之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是近些年才兴起和逐渐展开的,因此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珠三角地区的部分院校,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国内相当多的院校还是办学特色不明显、培养思路混乱,直至现在仍在套用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成了“缩减版”,暴露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二、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方向,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微观细化,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无疑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但是许多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要么盲目效仿本科专业模式,要么较随意地按照流行的新软件、新名称课程马上就开设,不管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社会是否真正有需求。笔者认识的一家高职院校,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中开设了数门最新的多媒体视频处理软件课程,弄得教师苦不堪言,学生一片茫然。还有些院校“因人设课”,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去设置课程。追溯原因,是缺乏对高职类专技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和对行业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的细致调研。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连,是为产业、行业、企业输送适用人才,而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广泛,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方向甚多,如果不仔细分析,确定好现实、明确、细致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主观臆断或者盲目跟风,必然造成学生“蜻蜓点水”,最终限于迷茫和肤浅,既不“多能”也不专。

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作为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应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实际中,多数院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如前所述,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模式,进行课程压缩与删减,而真正需要实践操作锻炼的课程大多上成了理论课。以艺术设计为例,像人体工学、材料与工艺、印刷技术等原本需要实景学习、实际案例参与和操作的课程,课堂上经过理论讲解、经典案例赏析就结束了,好一点的也只是模拟性质的案例学习,根本谈不上深入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实际上,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上应当注重实践的比例,增加实景实战的训练与经验累积,处理好部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明确“必需”与“够用”的标准,让学生做到既对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又能精于实际创意构思、设计应用。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创意、技能类课程并不能紧跟行业、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如,广告行业的CI系统早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静态传播方式,因此在应用中也频繁出现了卡通吉祥物、立体标识、交互动态、视频媒体等,但是绝大多数院校的CI课程仍然是平面化作业,老旧案例学习、模板套用,结果学生拿出的作品与企业、行业的差距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体系上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协调好各门专业课程的比例、时间、位置、关系,评估它们各自的效果、相互的衔接与影响。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随意变化,课程门类想改就改,甚至同一门课程,每一届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院校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相互套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室内设计原理》《家居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与主干课的内容重叠,范围互相包含,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有些院校偏重软件、工艺一类的操作,为了尽早让学生掌握而急功近利,那些引领学生入行业门的课程居然放在了软件课之后,学生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了以后用来做什么,或者简单地认为学习创意、设计仅仅是熟练软件就够了,形成了所谓的“唯技术化”心态。其实,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意才是核心,只有操作,没有创意,充其量是个工匠,不是设计师和创意人员。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造成的。

4.课程缺少总结与反馈。虽然许多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课程上有联系企业、政府等实际项目,做到了工学结合,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往往是以完成项目、成果汇报展为结束,忽略了对这些经历的总结反思及企业、用人单位、受众的反馈,经常是重复同样的模式,缺乏变通与改进,使得课程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实际上,对课程的总结与反馈既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也便于我们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是服务型的行业,这就需要对结合实践项目的教学进行受众反馈,可以是企业的意见、消费对象的意见,也可以是参与课程的师生的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师生思考创意、设计有无继续提升的空间,也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进行提供经验。

三、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统分结合,要针对细分方向与新兴方向。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大的专业方向,也要有细的小方向、特定方向的课程内容,做到统分结合。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海报招贴、企业形象CI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都是主干课程,但是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广告企业,有的专注于样本、宣传册等平面设计,有的专注于动态和视频广告,有的侧重于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的企业侧重做家装,有的则专注于景观设计。所以,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既涉及大的专业面,同时必须有专攻。可以先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然后部分专业课根据教师的不同专长,进行师生互选。另外,文化创意设计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横向性和交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流行趋势、新兴方向、新需求等。如,广告专业及时开设网络广告的设计课,品牌策划设计及时增添卡通形象、品牌吉祥物设计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会展类课程和方向等。

2.课程体系要强调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整合精炼。现在大多数高职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即按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递进。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各门课程追求各自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间缺乏沟通与连贯性;二是如上文提及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浪费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深入和提升。因此,有必要以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的系统全面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为标准,整合相关课程,按照难度将它们有序地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一学年自成体系。可以在“大的专业课”中以多个课题的形式整合原来零散和容易重叠的课程内容,力争做到“少而精”,同时,让文化课、选修课在合适的位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仅仅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混学分”的课程,要真正起到对专业素养底蕴的熏陶。如,可以将传统文化赏析、地方人文历史一类的文化课、选修课置于涉及这些内容的专业课之前,以便学生明确目的,产生兴趣,更好地完成专业课中与此有关的创意设计课题。

3.专业课程三个主要方面要合理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课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创意类课程、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它们是构成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核心技能与思维的关键,需要统筹协调,不可偏废,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往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实践与操作类课程,如软件课、材料课、模型制作课等,认为操作熟练、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多是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创意与文化、总结与理论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毕竟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创造的是知识经济,行业的特性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是高职教育就简单地把应用人才划归到操作工的地位。这里,创意类课程要着重训练学生挖掘文化元素、人文资源的敏锐目光以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和设计概念的思维能力;设计总结与理论类课程着重进行理论教学、创意设计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实践与操作类课程主要强调将创意与概念等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作品并能适应市场推广的能力;另外,三方面课程需要贯通、融合与衔接。可以对创意、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以同一专题项目或课题范围进行联系与衔接,将课题深入、完善、做好做精,避免课题内容的低层次重复、浅尝辄止。

4.课程与课题要多引入企业实践项目、内外结合。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竞争优势。第一,在课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积极与当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的龙头企业、知名大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像二、三年级一些文化创意、设计综合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以市场调研组、创意组、设计组、制作组等与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真正在大企业中领略全面的、不同层次的职业岗位点,找准自身定位和将来发展意向;另外,大企业有行业最为成熟的案例和实战机会,能为学生带来课堂中没有的宝贵经验。第二,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实践积极性,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承接、参与一些企业、政府的文化、设计类项目,并将它们带入课堂作为课题,让教师与学生组成课题组,在课堂或者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也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外实地进行文化设计项目服务,“校外课堂”可以是相关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同时,要配套相应的灵活的辅助政策,在调研资金、课时计算、教学管理上给予扶持。第三,展开全校范围内课程的共享和课题组合作。如,作为产业化中十分重要的市场营销知识,同样可以作为选修课给艺术、设计、文化系部开设,《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策划与实施》这样的课题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可以让艺术设计、广告系与旅游系在同一时段的课程内、以同一课程主题组成联合课题组来共同完成。

5.课程效果的总结反馈和课程设置的动态处理。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课程效果的总结与反馈。要重视课程评价方法、评估机制的革新,摆脱以往单纯依靠学生评价、测评调查的模式,尝试多样的课程评价方法。文化创意设计专业有应用型和服务型的特点,因此,学生作品、参赛获奖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的实践课题成果等都可以纳入评价体系。如举办课程作业、成果汇报展,系部互评、校外专家点评等,多听取学生、合作企业的反馈意见,关注课程内容是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创意思维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接受能力,课程时间与进度是否安排合理,学生是否满足合作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效果、校企合作是否有进一步深入提高和完善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课程设置不是静止不变的,要及时针对教学效果、行业变化趋势、专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动态处理与调整,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过程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不仅要根据教学效果来调整,还要结合用人单位、学生实习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组成课程研讨小组,请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为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出谋划策,使课程体系具备灵活性和明确的针对性。

形象课程总结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形象设计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只有明星们才享受得起的待遇,已从原来的影视、文艺等专业机构走进大众生活。形象设计分类有:人物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行政机关、企业形象设计等。本文仅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提出粗浅建议以共同行参考。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据网络数据表明:目前,除许多美容、化妆品公司、造型工作室招聘形象设计师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大规模招聘形象设计教师。由于形象设计师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在招聘中,根据个人水平不同,薪酬弹性空间较大。目前,形象设计师服务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上的老板、中高层管理人员、模特、影视明星等高收入人群,其收费也较高。一些成熟的形象设计师,除了在本单位有几千块钱的固定月收入外,一些业余时间的兼职甚至比固定收入还多。在香港,名气一般的形象设计师的价格是一天几千到一万五千港元;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形象设计每次收费一般从1000元起价,常年的形象顾问年收费在1万元至3万元左右,一些大牌形象设计师月收入上万元。

对于有如此发展前景的职业,目前已经有很多高职业院校看准机会开设了《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并且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经验。我下面就仅从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形象课程建设,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希望能为该专业从教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专业课程建设

1.以教学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教学观摩与教学实践相穿插。实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制度;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行学生参赛奖励制度。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课程设置上倡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一定数量的自选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确定以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材的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自编教材;根据本专业属于流行专业,因此确定和选用图片类参考教材要为最新版本。

2.建立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强化动手能力。

(1)健全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中的物质保障

(2)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对引进的人才要特别注意考察其实践技能。

(3)优化实训课程,增加学生实习、见习、社会考察活动的安排,注重实效。

(4)聘请专家到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 “岗位导向”的教学模式

(1)以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为导向。依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调整化妆设计、盘发造型、舞台影视化妆和服饰搭配等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内容同岗位要求相对应,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相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设计任务直接引入课堂,把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让学生真题真做,不但可以尽早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顶岗实习与就业相通,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学生经过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培训,在大三下学期可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入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试用人员的身份在企业中完成毕业任务,而企业则在毕业生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经过双向选择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

(4)利用网站平台,建立共享型资源库。

最大化地利用网络,由学院建立网站,把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师生优秀作业、考证试题、最新资讯、赛事情况等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上传至网络。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4.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造型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1)引进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精英进入学校,参与实践教学。

(2)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分批选派现有专职教师进入相关企业,通过实际工作和研究,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使教师逐步成长为造型实操能手。

(3)积极引导与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书,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

三、结语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涉及面较广,无奈篇幅有限,本文仅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场所的建设、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素材。虽然我国的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但目前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形象设计这个专业,未来50年在各大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同行们能够共同努力提出更好的课程建设意见,为这个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慧敏. 重点建设专业申报表:人物形象设计.2007.10

上一篇:早教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素描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