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与评价浅谈

时间:2022-08-27 11:23:05

初中体育教学与评价浅谈

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大的一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体育课得到锻炼以外,很少参加其他的一些锻炼身体的活动,这使得现今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因此,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是我们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进行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是否获得了预先设定的成果”、是否完成任务的评判依据,体育教学原则是教学“是否做得合理”、是否合乎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评判依据。两个评价依据都具有客观性和规范性,也都具有教育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品德行为。体育教学评价也对教师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为。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评价 学生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学生在跑步过程中晕倒或者是受伤的情况,这就说明当前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差异明显。如做同一张试卷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之间先天的智力差别就没有学生在学习同一个运动技术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素质的差别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也不能及格或达标,而有的学生即使不用练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的奇怪现象。这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具体行为表现的评价,因此必须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为两部分:一是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例如,学生的某些动作是否规范,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二是不能直接观察的行为,如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初中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尽可能用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和可量化的学生行为或成果特质来界定表现标准,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字眼来描述表现标准。另外,任何评价都需要界定一定的工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所评价的活动可能会非常简单,评价工具可内化于评价者身上。但对较复杂的表现行为的评价,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详细的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跑步过程中,对学生的跑步时间和距离是有要求的,有些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达标的。这需要教师把学生每次跑完步的时间记录下来,多次训练以后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对比,借助评价工具,把学生的情况更完整地展现出来,对学生的情况全面掌握。

二、 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教师想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获得了预期的学习结果。一般来说,这些结果是认知方面的,如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是预期的结果还包括情感方面,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有很多种,学生可能会对不同的项目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观察能力,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体育方面的特长,可以让学生适当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些学生虽然文化课不是特别好,但是体育方面的特长也可以让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进行得更加的顺利。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操作技能的检测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动作,还要让学生动作规范,从中受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操作技能的检测往往是被教师忽视的,一方面是因为操作技能的检测准备和实施的时间较长,评分比较繁琐,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一名体育教师教好几个班的学生,精力有限,就会忽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检测。学生体育课上课效果的好坏,仅凭教师的个人直观的观测,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真正从体育课上受益。

三、 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学好体育对自己的学习和升学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就不重视体育课。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改变对体育课的认识,有好的身体才能在学习中充满精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学习是一场持久战,身体素质好了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至于到最后被学习拖垮身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学生学会了、掌握了,那就是好的。体育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是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的科目。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在对操作技能动作规范性的掌握或者是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上面。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停留在口头上,要让学生正真行动起来,让学生从中受益。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虽然不能通过笔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试,但是可以通过实际考核来检查学生对基本技能和动作方法的掌握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重视体育,愿意上体育课,体育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刘康宁,白志新.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数学,1987(11).

上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发展 下一篇:浅谈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