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11 07:42:24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

摘要:前置性作业是在生本教育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实现学生先学、先做的重要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来说,其更是一种开展“大阅读”教学的创新途径。前置性作业与过去所提的课前预习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前置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 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 重要性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是指在开始新课授课之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对新课进行常识性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前置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自我养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前置性作业,能够大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材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能够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本课要学习、掌握、突破的知识点来确定前置性作业的练习内容。其次,教师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本班学生的平均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设计前置性作业内容。一般来说,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要适中,要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的练习过程中发现知识点、体会到自我教育的乐趣。另外,前置性作业设置得要尽量简单,这样既能够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前置性作业中学到东西,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前置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经常被提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将这句话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案开展教学工作,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纯地让学生读新课字、词、课文段落的预习方法会让学生在真正学习新课之前就已经对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有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积极回答问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前置性作业的提出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一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置性作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好奇和高涨的热情进入课堂学习中。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故事性非常强,很多学生都对这种故事性的课文十分感兴趣。但是单纯的课文内容无法让学生了解到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各位人物的关系也对学生理解课文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设置前置性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或者是通过网络手段,简单地了解三国历史,通过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什么关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里、草船借箭计谋图等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自控力不强等发展特点,在小学学习阶段很难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小学生整体的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前置性作业的出现很好地克服了这种弊端,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展开学习活动,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采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课文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也能够通过设问、回答、反问等环节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例如,教学《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前置性作业:这是一座什么的“桥”?你觉得从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可以感受得到这座桥的特别?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位老人的品质的?你对课文中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自主地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能力,对课文形成自己的感受。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够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大部分前置性作业都需要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这样就在使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拓展学习环节大都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如果课堂上有一定的剩余时间,教师就会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或者是在课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拓展,但是后续的监督环节往往被忽视掉。而前置性作业的出现让这一环节被移到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练习过程中拓宽视野,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更加深厚的基础。例如,之前提到的《草船借箭》的前置性作业能够让学生简单了解三国以及相关人物,能够丰富学生对三国历史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的前置性作业中可以让学生搜集与长城和运河有关的资料,然后通过“你还能说出我国历史上创造的其他奇迹吗?”这样的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前置性作业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扩宽语文教学的外延,为以后语文教学的“大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前置性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尝试性的作业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方式,对教学内容要有深刻的把握,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知识层次,设置前置性作业,这样才能够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宏.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4(4).

[2]梁乾胤.关于“生本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3]江海.基于生本教育的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原则[J].教育导刊,2014(5).

[4]张亮.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及前置性作业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3(3).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以生为本,创新教法,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