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分享时代

时间:2022-08-27 09:31:57

旅行的分享时代

单一维度的记录

照相机记录风景影像,计时表记录旅程耗时,GPS记录航路点(waypoint)……每一种元素都是相互独立的。十多年前我购买了一台手持GPS。有位山友讽刺地说,GPS如果不配有卫星电话,无法把你的经纬度方位传达出去,也就是一个砖头的作用了。虽然没有加载地图,但在迷路的时候,通过返航的功能可以让GPS按走过的路径把你带回出发点,我反驳道。的确,当时的GPS只能是定位和记录航迹,却无法分享航路点和轨迹。

拿着那台GPS在骑行,从当雄直线穿越到纳木错扎西半岛。当时地图资源短缺,更还没有Google Earth。偶然从老外的手上要了一本《TREKKING IN TIBET》的徒步指南。把里面的上百张地图复印后再拼起来,终于有了份详细的地图。出发前通过量度地图得出的经纬度,把途经的几个路点登录在GPS上并规划成航线。可惜这种手工登录方式非常麻烦且精度不高。从当雄出发,第一目标是已废弃的当雄机场,GPS已显示到了机场,但一眼望去却只有一片草地。正发愁时。突然发现草地下隐藏着沥青路,终于意识到这片草地就是已废弃的机场跑道。当时,如果能把GPS信息和当地照片结合,就更容易找到这个退隐的机场了。宿营后向KONG LA山口继续突进。沿山谷到达高处,GPS测出海拔为5200米,但这里没有玛尼堆,在这个草甸与融水穿插着的平台里足足挣扎了两三个小时才看到玛尼堆,海拔5400米。徒步指南里的数据没有经过校正和更新,当时很希望有一个可以分享最新地图数据的平台。

虽然GPS在十多年前已是锐新的户外装备,但由于硬件和软件的制约,毕竟还是单一维度的记录。户外运动所需的数据远远超出路点、航迹、海拔之外。与手持GPS配套的管理和编辑软件也只有界面非常笨拙的PCX5。

多维度全立体的记录

数码相机大行其道之后,在五六年前便诞生了可以记录经纬度的相机。路点数据和照片一同保存,在专用的电子地图上以缩图的形式排布照片,也就是以地点来进行照片的管理。只要点击缩图,就可以看到该地的风景。

TlMEX也推出了记录速度与距离的GPS手表,专门用于越野跑。它计算的距离结合了海拔变化与平面移动的因素,所以在山里跑步或徒步时比早期的GPS准确得多。而且码表功能一点也没马虎,是练习跑步,骑车的好工具。但手臂上必须挂个GPS接收器,又不能显示地图,充其量就是个简装GPS。

手持GPS的专业品牌GARMIN在2006年推出了EDGE系列的运动训练防水GPS,可谓是划时代的多维度记录仪。最近还有OREGON系列的户外全方位GPS,具有带路信息的照相功能,复合维度的记录保准不会丢失信息。

旅行的向导

去越南北部SAPA山区里骑车旅行,EDGE给了我不少的帮助。利用配套的Mapsource软件制定了较为精确的路径,并下载到EDGE后就出发了。和普通的自行车码表一样,骑行过程中记录着总旅程距离、分段距离,现行速度、最大速度、平均速度、行走时间等等数据。其中速度的测定,既有传统的车轮转数计算,也同时通过GPS计算。GPS数据对车轮转数进行校正。而当GPS信号较弱时,车轮转数计算方式就成了主导。保持了每时每刻的数据记录。

在SAPA山区里每天都需要进行一百多公里的骑行,而且是在山里爬上爬下。体能要应付长时间的高负荷输出,是否能撑得下来,就需要对心率与踏频进行管理。通过和EDGE配套的心率带和踏频器,把所测数据经过无线信号传输到EDGE上。心率可以显示成实际的心跳数,或者按照相对的心率分区进行显示。心率所处区域越高,说明即时体能负荷越大。为了能应付更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这就通过降低骑行速度把心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区域。踏频也是采取同样的管理方式。

SAPA地区的山坡特别陡。如果是近一两年的EDGE的话还能加载登高线地图,就可以预估后续路程的爬升量,以便分配体力。觉得爬坡很枯燥的时候,把GPS中骑伴功能打开,显示屏里就多了个骑手和你比速度了。

EDGE还有海拔高度剖面图的功能,直观地显示骑过了多少座山,很有成功感的。

充分利用码表的分圈功能,可以及时记录很多隐藏的信息。例如,想储存一个关键的路点时,骑着车不一定有闲工夫去操作GPS。此时只要按一下分圈键,计时就此记录了一个节点。旅途结束时,利用配套的软件在电脑里按照时间节点就可以精确地建立这个路点。这就是多维度记录的优势。

训练的工具

广州国际龙舟队,名字响当当,实际是由“白骨精”和老外组成的杂牌军。在每年的巡回比赛里成绩不算很好,但我们很努力,一直在进步。没有经验丰富的教练,但我们有先进的电子仪器作训练的帮手。划船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去按码表的开始键。EDGE检测到速度变化就可以自动开始计时,如果有水流,只要把水流速度设入GPS里,照样可以自动计时。我们不断尝试各种划桨方式,再把计时结果进行比对,最后找到了很适合我们的有效划法“Deep andHard!”。――这也成了我们队的口号了。

比赛的复制

越野挑战赛是体能,技能,景色结合一体的比赛。参赛者在一条人迹罕至的路线里,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当地的风光。Action Asia杂志所举办的比赛,总是在比赛的前半个小时里才公布路线分发地图,赛后还把地图回收。要再回味比赛线路,莫过于用GPS记录航程。现在的GPS都做成防水防振防尘。自行车赛段,把GPS卡在车把上方便阅读。其他赛段就用登山扣把GPS扣在背包背带上,因为防水,在划船,游泳赛段里就没有任何担忧。赛后在电脑上结合卫星地图品味一番,或者干脆自己再去跑一趟。其实,很多赛程说明也是赛事策划者试跑之后利用GPS数据制作的。

旅程的分享

在一个GPS里已经可以实现运动训练、户外休闲、驾车导航等等功能,也有一些GPS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到自行车、航海,高尔夫不同的运动里。但是,如果缺少了旅程的分享,就会使每一个旅行者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漫步。

网络不会孤立旅行者的。

GARMlN的航点、轨迹,地图管理软件从PC×5到相对封闭的MapSource,再到现在的相对开放的Basecamp,还有进行自我体能管理分析的Training Center,而另一手持GPS品牌MageIIan也有Mapsend软件。而网络资源有大家熟悉的Google earth。

早期这些软件的导出格式都自成一派,互不通用。Google Earth要和GPS直接连接的话,都需要另外收费。而GPS厂家需要在销售地图上赚钱,也不兼容Google Earth的免费地图。在网络分享的主流下,现在最起码能把路点和路线导出成相互能使用的,gpx格式了。

Google earth分享的主要是地图。最近兼并了www.省略这个旅程轨迹分享网站,在地图上的一个系统层内显示各路英雄上载的路线轨迹。找到感兴趣的路线,可以另存为,gpx格式,再下载到GPS里,就可以出门复制英雄的旅程了。

手机版的Googie earth无需升级地图,除了规划行走,公共交通、自驾的导航线路之外,最有趣的是朋友间位置共享。打开地图知道朋友都去了什么地方,在对方无法表达具置时,只要自动规划线路就可以带着你找到他;还可以看看有哪个朋友在你

附近出没,赶紧把他叫过来请吃饭!

Garmin随Edge产品的诞生曾推出了WWW.省略网站。用于分析训练成果和分享旅程,但需要收费。大势所趋,现在摇身变,变成免费的connect.省略网站。只要把GPS和电脑连接就可以自动上传。利用谷歌的地图和各种曲线图,把路程轨迹中每一个点的所有信息显示出来,俨然旅途报告+还可以按照地区或者运动内容搜索其他用户上传的旅程。导出格式的选择范围很广。

GPS的软件用于管理自有的记录以及资料的传输,GPS提供的网站用于分享路线,谷歌地图则利用其免费卫星地图。

灵活利用这个工具,就可以简单地上传或下载。这可是很精确的户外活动攻略,包含了位置,耗时,距离,海拔。照片、说明文字所有信息。轻而易举地实现分享,走过的路总会有人在赞赏,未来的旅程总会有人在支持,旅程不再孤单。

上一篇:开启户外大门,踏上梦想新征程 下一篇:网络是地球变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