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浅见

时间:2022-08-27 08:02:26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浅见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06-01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基础,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在办学实践中,有的薄弱学校得以大踏步前进,也有的杰出学校出现滑坡的现象,这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很容易追究到校长的能力和水平。可见,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作为学校管理着,倍感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我感悟到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学校领导要主动形成“服务于教师,服务与学生,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家长”的服务意识。要发挥全体教师的学校主人翁精神,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民意,博取众长,以便正确决策,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依法行审议建设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教职工的评议监督。学校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都要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不搞“一刀切”、“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才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2.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学校是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校长。要针对不同年龄教师,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要通过四条渠道,确实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有经验的资深教师跟带新教师。老教师、资深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层层跟带年轻的新教师,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二是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确实开展教学评比、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四是“请进来,走出去”。把“教学名师”请进校园,把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带进校园,对学校教师进行跟带辅导。同时,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校教师走出校外,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培训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诸多工作中,占用时间做多、内容最广、最复杂的一项工作。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动力源泉。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各种干扰,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狠抓不放。

首先,要规范教学常规制度,以制度管人。课堂教学,教师要有所创新,不要“穿新鞋走老路”,要确实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重视教学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着力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

其次,校长要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近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是校长的职责所在,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取教师的心声,参与听课、评课,提出指导性意见,经常检查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可后要进行教学反思。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与教师、学生平等交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再次,学校校长应该是学校教学中的能手,是学校的教学榜样。学校校长要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校长要自觉把握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引领学校教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理论,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分析,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公开课,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才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基础”与“特色”并进,办人民放心的教育。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遵循基础教育的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讲究科学,要按照规律办学,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依据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小学管理要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三个方面下苦功,要详化这三方面的训练要求,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确实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能使学生学得进去,乐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个性,为将来进入高一层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要认真地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更加坚决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把校本课程的特色创建作为提升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初步探索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要深入开展“两个一”活动,实施汉字书写特色课程、文体活动特色课程、诵读经典课程等,生成学校特色教育系统,彰显学校教育个性,丰富教师学生特色教育生活,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品牌。课程开发刚刚起步,非学科课程开发在农村学校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学校领导者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实践,从而发挥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总之,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管理者,必须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按照农村教学发展规律办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才能把农村教育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

上一篇: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立体仓库模型的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