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时间:2022-08-27 07:18:16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生的学习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新课改要求的颁布和实施,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础学科的初中数学,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发育阶段,合作学习就成为了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工具。本文从目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试图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应对方法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要求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逐渐受到师生的青睐。合作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合作沟通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进行学习、交流与合作。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要真正了解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学生组合,而是需要教师用心安排和适宜运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在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对于合作学习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我国一部分学者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能力的学习模式。对此,其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基于个体之上的团体学习,学习任务分工到个人,最终实现共同学习的目标。

本文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的,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实现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问题 分工不明确

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但是在当前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没有对合作学习的分工做出明确的划分,学习任务不能分到每一个小组成员身上,从而出现小组缺乏向心力的现象,而且每个成员只注重自己擅长的内容。因此,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沟通不畅

对于心理和生理都处在发育的阶段初中生来说,理解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抽象概念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就必须提前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很难避免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科学规划的缺乏

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不能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都是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导致的,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表面形式。合作学习小组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每个人都是独立学习的状态,根本不进行讨论和沟通,合作学习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很难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教师虽然意识到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主导,但仍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相信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统一的安排,并且所谓的讨论也只是在师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完全成为了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 合作学习模式不成熟

以上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合作学习模式不成熟。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推广开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师进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依然缺乏科学的教学理论和评价方法。由于数学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学习小组中一些成员无所作为,而一些成员却承担着大量的学习任务,归根究底是数学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彻底,分组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概念模糊,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另外,部分教师在对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使学生渐渐忽视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三、应对措施 正确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不是每个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模式的利用。因此,对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根据西方国家教育实践结果显示,比较复杂或者是层次比较高的学习任务适宜开展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经验,数学教师在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时,要以比较复杂的问题和知识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而对于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任务。这些任务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要求独立,渴望自由,相对课堂上教师的喋喋不休,他们更喜欢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独立探究一些新知识,不断尝试新方法。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小组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挖掘自己的潜能。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毕竟有限,需要教师在学习、生活上进行引导。 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工合理,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并积极主动地完成,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利用合作学习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怎样使师生之间、教师与小组之间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等。由于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相对有限,与其他课堂教学相比发言较少,因此,数学教师要尽量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创新合作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独特鲜明,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也比较多样化。因此,数学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打破以往形式化、机械化和模式化的教学形式,灵活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营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原有的灌输式模式进行彻底改革,建立和完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的不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的数学教学在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时,还存在着诸如分工不明确、任务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只有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田秀侠.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09).

[2]杭超峰.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3]陈艳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上一篇:激趣,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充满阳光 下一篇:依托农远工程 提高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