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27 07:15:20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对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含80个病灶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对其分别行X线平片、CT以MRI检查,而后对这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的80个病灶经X线检查发现15个,CT检查发现55个,MRI检查发现77个。由此可见MRI检查的诊断率最高(P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 X; CT;MRI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11-01

在临床上股骨头坏死属于常见疾病,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早期诊断依旧为该病症的难点与重点。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CT、MRI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展开了以上三种影像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抽取其中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共包含病灶80个。患者中有男38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43.7±12.6)岁,病程2个月-24年,平均(7.9±1.2)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髋关节疼痛、下肢酸痛不适、间歇性跛行并进行性加重、关节活动受限加重、肢体缩短、肌肉萎缩甚至内收畸形等。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56例80个股骨头缺血坏死分别采取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而后对这三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检出阳性率。

1.2.2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X线机,带率线圈,1m外投射。CT检查: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5mm,间隔为5mm,经骨窗和软组织窗对病灶进行扫描并观察。MRI检查: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磁共振诊断仪,以 FSE 4000/1315mmS,SE 400/21 5mmS,FSE 4000/130 5mmT,SE 400/20 5mmT扫描。所得影像资料均由2为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进行双盲阅片,病灶综合诊断。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年龄、病程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形式表示,对比过程中,计量资料的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以Χ2检验,在P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X线平片检出阳性病灶15个,阳性率为18.75%,影像特征为:股骨头内局限性囊性变或者是硬化;经CT检查检出阳性病灶55个,阳性率为68.75%,影像特征为:滑膜增厚,关节腔存在积液,关节囊明显增厚,股骨头内“星芒征”小时,骨小梁发生明显增粗、扭曲,部分病灶可观察到“半月征”。经MRI检查检出阳性病灶77个,阳性率为96.26%,影像特征为:头内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能够观察到CT所见的骨小梁结果变化。通过对比发现,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阳性率较CT与X线平片高(P

3 讨论

目前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诱因较为复杂,多数情况下包括外伤与非外伤两种原因[2]。针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目前临床多依据相关的影像学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诸多的新型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得到了应用,使传统的X线平片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替代[3]。本次研究中对56例80个病灶分别行X线平片、CT与MRI检查,经对比发现,MRI检查的阳性率高达96.26%,明显高于X线的18.75%和CT 的68.75%。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病理基础为骨与骨髓细胞缺血,从而诱发骨髓细胞发生水肿坏死,坏死局部含水量增加,在病变区会出现长T1以及长T异常信号,在T1WI序列中可发现明显的“双线征”。MRI技术能够从多方位多序列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诊断,从而有效提高了敏感性和阳性率,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水平差,依旧可以结合X线与CT技术做出早期诊断[4]。

参考文献

[1] 陈为民,赵晓林,刘德新,等.不同影像方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12(09):3221-3223.

[2]王宋浩.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及CT分析[J].河北医学,2010,12(08):199-201.

[3]周炜,李林霞.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09,13(10):109-110.

[4]刘爱林,董大伟.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的CT表现[J].包头医学.2009,17(02):873-875.

上一篇: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