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泵井运行时率的重要措施

时间:2022-08-27 01:24:56

摘要:分析了电泵井的运行时率低的原因,并制定可行性的措施。应用科学管理方法,坚持上技术课和岗位练兵,提高工人的责任意识,加强全过程质量跟踪和不定期抽查,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增强了质量管理意识,科学的计算电泵井的合理定压范围,对所有气体影响和不合理定压的井重新定压,使电泵井产量达到最佳效果,提高了电泵机井的运行时率。

关键词:电泵井 科学管理重要措施

某矿共管理电泵井139口,电泵井平均单井日产油23.93t,电泵井产量高但运行时率低仅97.0%,是某矿电泵井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电泵井的运行时率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研究和分析影响电泵井运行时率低的问题,我们对某年10月的电泵井停机26口井因素进行统计,见表1。统计表明,造成电泵井运行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电泵井欠载停机、停电停机、过载停机和故障停机等停机频繁造成的。

表1 某年10月电泵井停机因素统计表

二、目标可行性分析

(1)不利因素。工人技术素质不齐,责任心不强。抽查资料表明,对某矿10个采油队10名电工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测试10人中有2名看不懂电路图且操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落实,有奖惩制度,但有的采油队未完全按制度执行。

(2)有利因素。有潜力可挖,现阶段正处于改革时期,岗位工人竞争意识逐渐增强。10个采油队的10名电工,中专文凭4人,技校文凭3人,有三人已进修大专文凭。因此只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即可。领导、技术员和班长思想技术过硬,有一定的思想素质,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力量强。领导重视支持工作,矿业务部门及领导高度重视,对各项工作的落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分析原因及对策

建立了因果分析图,见图1。分析表明,影响电泵停机的主要原因是电泵井欠载停机、过载停机和停电停机。

图1因果分析图 图2 网络指挥图

3.1影响因素

技术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资料反馈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电流过高、油嘴过大;清蜡不彻底;选用资料失真;定压放气不及时、定压不准、液面不稳。

3.2对策实施

(1)针对技术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资料反馈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通过现场检查,对矿10个采油队10名电工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测试,10人中有2名看不懂电路图且操作不规范。电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我们采取“一帮一”的方法,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考核一次,并纳入奖金考核。如某11井于2001年10月26日投产,下入Q150泵生产,油嘴12mm,沉没度一直保持在170m左右。由于该井位于整个某I组的最边部,只有一个来水方向,供液能力较差,所以经常出现欠载停机现象,2002年1月15日换为8mm油嘴生产,但未有好转,于2002年4月11日损坏,只运转167天。该井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在经常欠载的情况下,频繁起停机造成电泵机组烧。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起停机次数,使电泵井在欠载或过载等其它原因停机后,能及时把信息反馈到相关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网络指挥图,见图2。

(2)加强清蜡工作。随着聚驱见效的深入,电泵井含水不断降低,原油粘度逐渐增大,电泵井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强。某矿目前共有电泵井139口,82口聚驱电泵井平均见聚浓度达到227.38mg/L,平均清蜡周期为24天,最长为90天,最短的只有4天,水驱56口井,平均见聚浓度达到100.78mg/L,平均清蜡周期为180天,增加了电泵井清蜡工作难度。首先由测试队制定电泵井清蜡制度,经机采组审核后下发到各小队。然后,按照清蜡周期进行清蜡,清蜡的前一天测试队负责通知小队,小队技术员进行清蜡全过程跟踪,清蜡传票由小队技术员和测试工双方签字,机采组每月不定期抽查10口井清蜡现场,同时建立清蜡存在问题跟踪卡。最后测试队每两天上报机采组清蜡传票及清蜡存在问题跟踪卡,便于机采组及时掌握每口电泵井的清蜡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每口电泵井按清蜡周期进行清蜡。通过矿机采组、测试队、小队“三级把关制”,确保了电泵井的清蜡周期和效果,使聚驱电泵井在见效期间能够正常生产。

(3)选用资料失真。加强日常管理和资料录取,特别是电流卡片要及时分析并做好记录,并尽可能地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电泵井无故停机,加强对故障井的及时发现、处理工作。我们坚持对各采油队返回的电流卡片进行检查,凡是报表停机时间与电流卡片不符,一律按没及时启机处理,落实到当月的资金。由于我们考核及时,坚持月月落实,从而解决了因停电启机不及时的问题。

(4)定压放气不及时、定压不准、液面不稳。搞好定压放气,合理的定压放气,一是可以改变沉没度,控制井底流压的变化;二是减少气体的析出,减少气液比,提高充满程度,因而达到提高排液效率的目的。因此,搞好电泵井的定压放气工作,既增加电泵井产量又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我们每季度用泵况图中筛出非合理区的井,特别是供液不足区的井,做为我们重点管理的对象,加强定压放气工作。另外,我们在定压放气上,根据各井情况不同,有的井每个定压点由原来的一天延长到二天,特别是是周围井开关比较频繁的井,为了使其压力能够更接近正常值,定压更准确,定压点还要取得时间更长些。同时在地下能量调整上做工作,及时与地质大队动态室的相关人员联系,共同分析调整注水方案,或采取其它措施,从而减少电泵井欠载停机的次数。例如某23井,泵型150m3/d,排量效率只有64.99%,由于受气体影响,该井经常欠载停机,根据实际情况,将该井水嘴由18mm缩小到15mm,并重新定压放气,但未见到效果。研究认为把与其连通的水井中小层对应率较好的某023井上做工作,提出合理的注水井调整方案,将该井配注由130 m3/d上调到180 m3/d,加强注水,使某23井组注采关系相对比较完善,地下能量得到了充分补充,某23井日产液量由98t上升到126t,日增液28t,日产油由9t上升到12t,日增油3t,排量效率由64.99%提高到78.91%。目前有4口电泵井,沉没度低于200m,排量效率低于60%。这4口井的平均理论排量为234m3/d、单井日产液100m3、沉没度119m、排量效率只有44.73%。建议将对这4口井采取换小油嘴或换小泵装变频等措施,以防止因供液不足、频繁起停机等原因引起泵烧。

四、效果评价

(1)效果检查。通过方案审核、技术指导、现场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电泵井的运行时率由97.0%提高到98.9%。

(2)效益评价。对策实施后,电泵井的运行时率由去年的97.0%上升到目前的98.9%,按日增油23t,年累积增产原油1512t,按原油价格1000元/吨计算,折合经济效益为1512×1000=151.2万元。

五、结束语

加强电泵井科学管理,抓好全过程质量跟踪和不定期抽查工作,积极开展搞好岗位练兵活动,把技术教育工作和经济考核相结合,强化技术培训;及时对比泵况图,搞好定压放气,确定合理的定压放气值,增加电泵井产量,延长机组使用寿命,录取资料及时准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反馈异常信息,可有效提高了电泵井运行时率。

参考文献:

[1]陈涛平,胡靖邦主编.石油工程[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景观设计的思考 下一篇:高层综合楼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