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微博的使用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6 09:34:28

高校学生社团微博的使用现状及对策

摘 要:高校社团微博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拓展社团活动空间、增强社团影响力、打造社团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社团微博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高校社团微博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社团微博 现状 不足 建议

当前,微博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新颖性风靡全国高校。微博日益成为高校学子获取信息、参与社会、展现自我和彰显个性的窗口和平台。作为重要的学生组织群体,社团是高校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校社团微博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拓展社团活动空间,增强社团影响力,打造社团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学生社团微博建设的积极意义

高校社团是高校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在高校学生组织的微博浪潮中,社团微博担负着收集同学诉求、丰富校园文化、发挥社团服务功能等重要职责。

1.1高校社团微博是大学生参与学校事务、表达自身诉求的重要载体

学生社团作为区别于班团、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形式,与高校的各种正式组织共同构成了校园的信息传递网络,进行着进行的沟通和诉求的表达。区别于高校正式组织的价值取向,学生社团拥有相对宽松的组织氛围,民意诉求可以在此得到更为自由的表达。所以,通过学生社团微博信息所导向的校园事务议题可以收集到更加真实的民意反馈,达到推动学生参与校园事务、收集学生诉求、搭建校方与学生沟通的良性桥梁。

1.2高校社团微博是是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引起了社会各届人士的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起全国“微社团”行动、新浪微博开展首届全国校园百团大战,社团微博成为了高校社团活动的宣传平台,扩大了学生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丰富了校园的社团文化,推动了社团文化活动的进一步繁荣。

1.3高校社团微博是完成社团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微博是社团完成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学生社团微博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服务社团组织本身。各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社团微博征集活动意见、活动信息、直播活动实况、话题讨论。社团微博使学生社团活动的空间进一步延展,使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得以增加,可以更好地发挥社团对内的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学生社团微博可以帮助学生社团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媒介作用,实现其双向服务功能。通过学生社团微博,学校可以搜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提供可行性意见。

2.学生社团微博的成立和使用现状

2.1高校社团微博建设的规范性不足

在新浪微博网站登记注册的社团官方微博中,不少社团用户的使用昵称存在不规范现象,使用校方简称或者直接省略学院名称。由于使用不规范的简称用户名,用户使用“搜索”功能查找关注用户时会存有一定的困难,极大削弱了学生社团微博的交流和宣传功能。

2.2高校社团微博体系尚未健全

不少高校的社团联官方微博虽然关注的用户众多,但是仔细浏览其关注用户,却较难找出该社团联管辖下的学生社团。此类现象的出现原因可能是未经新浪官方验证的学生社团因用户名不规范造成的难以识别,或者是高校内部的社团微博体系尚未健全,同一高校的社团微博尚未在社团联的协调下形成信息网络。此类问题会导致高校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不顺畅,难以实现社团微博的信息共享功能。

2.3高校社团微博的信息匮乏或杂乱,缺乏社团特色

不少高校社团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台,但是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和规范的管理。一些高校社团微博更新过慢,与关注用户互动型不强。较多高校社团微博只用于一些名人名言或者转发一些励志贴。高校社团微博缺乏自身的特色,呈现同质化。

3.完善高校社团微博管理的对策

3.1规范和完善高校内部的社团微博体系

各高校社团联合委员会应积极主动掌握下属注册社团的微博设立情况,对于微博用户名不规范的社团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积极关注各学生社团微博动态,便于及时了解和收集学生社团的活动动态,并对优秀的学生社团活动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实现信息推广。同时,可以运用新浪网站推出的“微群”功能,对自己关注的社团微博进行分类,比如建立本校学生社团微博群,这样可以让其他用户社团联合会的微群链接获取到相关社团的用户名称和信息。

3.2高校社团微博应积极拓宽自己的视野,进行有效信息筛选

除了关注学校内部的学生社团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社团以外,高校社团微博应当寻求有价值的微博用户进行关注,结合社团自身的定位有目的有计划地转发含有价值的信息。

3.3高校微博应当创新性地开发微博作用

除了微博的信息功能,社团微博要根据学生群体特点去创新性开发微博作用。国内不少高校社团已经创造性地使用微博开展了一些获得学子青睐的校园活动,如:南方医科大学举办的新生“发微博报平安”的活动,江西财经大学一品社开展的“微博接力”助新生圆大学梦活动。创新性地使用微博平台,调动广大粉丝的参与热情,让个体和社团的微博传播力与日俱增。

高校社团微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高校社团要善于利用微博这种新型媒体,注重社团微博“量”的繁荣和“质”的提高,推动社团微博成为大学校园里思维碰撞和青春绽放的舞台,让新媒体和新思维在校园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海英、王淑仙、栗蕊蕊.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2]尹冬梅、丁力.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

张丽(1984-),女,四川泸州,本科,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政管理。

上一篇:从分组学习谈增进管理与实用价值 下一篇:高职生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就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