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再见列宁》的叙事策略

时间:2022-08-26 06:10:15

电影《再见列宁》的叙事策略

[摘要]《再见列宁》是一部以德国统一为历史背景的优秀影片,故事内容虽然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是影片摆脱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言说,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切入,通过悲欢离合的人性化叙述,轻松幽默的情节安排,讲述了社会变迁下的温情家庭故事。本文从叙事方式、内容结构、情节设置等角度进行评析,阐述本影片在叙事策略上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再见列宁》;意识形态;叙事策略

《再见列宁》又名《快乐的谎言》《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是一部在德国电影史册上值得称颂的优秀影片。影片从一个普通家庭发生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德国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对普通民众产生的影响,摆脱了强烈的政治阐述和意识形态色彩,以客观中立的视角进行描述,没有批判和审视,只是以普通人的生活来见证这段历史的变更与发展。对大环境下的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心理活动的真实刻画、俄罗斯式喜剧煽情路线,再加上真实情景的再现,体现了本片独特的叙述手法和叙事策略。

从叙述手法上看,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即故事的主人公阿历克斯的自述。通过阿历克斯的回忆推动影片向前发展,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影片开头的第一句话“1978年夏天,我们的别墅……”拉开整部影片的序幕。“1978年8月26日我们达到了世界水平,西格蒙德・吉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成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德意志人,也就在同一天我们的家庭给毁了。”“我的父亲却在资本主义的外国抛弃了他的阶级敌人。我的母亲非常悲伤,以至于她不再说话,她就是不说话,不跟我们说,也不和其他人说。”“1979年春天,少先队公园,我们不再谈恋爱,打那以后,我的母亲嫁给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种生活化的旁白,真实情景的再现,铺开了故事的发展,也增强了影片的现场感。从主人公的自述中,淡化了政治说教,柏林墙倒塌这一敏感性话题被母亲住院冲淡了,自己和女友谈恋爱,工作的变动,姐姐辍学后去快餐店打工等,后来的故事中几乎都是围绕阿历克斯编造各种各样的美丽谎言来欺骗自己的母亲,让母亲继续生活在原来生病前的和平状态,仿佛一切都没有任何变化。和许多反映东德和西德统一的影片相比,此片没有传播社会正义、爱国主义、国家法制和社会进步等政治化语言,而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口娓娓道来的叙述使观众超越意识形态的诉说,让一段沉重的历史变得轻松又幽默。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回味这一段深刻的重大社会变革。影片的第一人称叙述丝毫没有流露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超越个人情感之上的叙事视角,一定程度上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

在人物设置上,影片的设置也是独具匠心。从主要人物阿历克斯、母亲、女友到姐姐甚至只有几句台词的西德姐夫,再到一些出场次数一次两次的邻居和花钱雇佣唱歌的小学生等次要人物,每个出场的人物,每个人的台词和背景都与影片要体现的核心内容息息相关。每个人物的设置都是立体的,有鲜明的性格特征。阿历克斯的好朋友这一人物的设置是这部影片最别出心裁的设计,同时也是体现了影片全部创作人员的设计观点。这个一心梦想当导演的年轻人将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段情节借用过来制作成了新娘手捧着鲜花扔向空中,鲜花变成了蛋糕。自己满心欢喜向阿历克斯展示他的这一杰作。正是因为自己的朋友有此爱好,在后面的情节设置中,才可以一起帮助阿历克斯编织各种闹剧和谎言来欺骗妈妈,直到母亲在幸福的理想中去世。这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被揭穿后,又用另一条假新闻去纠正。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被找来的假冒主持人身后的领导画像在录制过程中突然掉下来,让受众不禁大笑。类似的闹剧也层出不穷,在笑声背后也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机智又孝顺的儿子,在两种社会矛盾中游走和挣扎的痛苦迷离状态。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民的内心痛苦挣扎和矛盾心理。

在故事结构编排上也不复杂。故事发生在德国统一前的东德,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东德家庭在社会大变迁下经历的种种变化。在开始部分交代了父亲抛弃了妻子和家庭投奔了阶级敌人,母亲非常伤心绝望,为了摆脱痛苦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发展部分,阿历克斯和很多年轻人一起参加游行,争取自由和解放。游行示威遭到了当局的镇压,母亲目睹儿子被抓当场昏迷入院。母亲昏迷的这八个月时间里,国家也发生了巨变,柏林墙倒塌,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分裂的国家实现了大统一。当载有可口可乐的小货车从镜头前驶过,这一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事物宣告社会主义的大门向资本主义开启。母亲醒了,医生叮嘱阿历克斯,母亲的病不能再受刺激了,否则性命堪忧。而母亲衷心热爱的社会主义如今已不复存在,对于这样一个丈夫叛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母亲来说,如果她知道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对母亲产生致命的打击。于是,聪明的儿子在母亲出院前就开始了他的美丽谎言计划。在母亲那79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开始了社会主义繁荣景象的重建。一场充满着爱和谎言的闹剧就此上演了。在母亲的生日会上,她看到了窗外悬挂着巨幅的可口可乐广告;母亲出门时,看到街上到处是可口可乐、IKEA这些西方品牌。直升机悬吊着列宁的雕像轰鸣地搬离这个城市,雕像与母亲擦肩而过,社会主义离母亲越来越远。在儿子和朋友一起编织的这个美丽谎言下,母亲安详地走了,她的骨灰伴着夜晚美丽的烟花一起消失在空中。影片的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就在我们沉浸在儿子编织的这个爱的谎言的时候,母亲实际也给儿子和我们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谎言。事实上,当年母亲是和父亲一起投奔西德的,由于担心儿女会受到牵连,在最后时刻母亲取消了去西德的想法。为了不让儿女知道父亲是因为叛国而离去,母亲不得不骗他们父亲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抛弃他们。父亲走后,母亲把自己嫁给了党嫁给了社会主义来换取子女的安全。就是这样的社会现实,让母亲和儿子生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在母亲最后走的时候知道了儿子的所作所为,她当然能够理解儿子,因为他们都是为了保护家人才编造这样的谎言。一切都是因为爱,一切都是因为无奈。整部影片没有戏剧冲突、情节安排上也没有动作安排,就是靠人物关系的编排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碰撞来演绎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

影片在细节编排上也是精心雕刻。在母亲那小屋子里,没有西方的任何时尚与奢华,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儿子在垃圾桶内到处寻找贴着东德标签的瓶瓶罐罐来装西德的食物;花钱雇佣少先队员唱革命歌曲给母亲祝寿;录制东德大发展繁荣景象的假新闻;编造可口可乐是社会主义的发明;昔日的太空偶像变成了出租车司机,还客串了统一德国的总统发表演讲。这些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诞的人物和情节设计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爱,也体现了主创人员在细节刻画上的用心之处。在影片开头,阿历克斯在电视里看见自己的偶像西格蒙・金在太空飞船里手里拿着两个玩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阿历克斯见到失散多年的父亲时,这个玩偶又再次出现。这种再现也有着深刻含义,这部曾经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影片如今在儿童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娱乐化的玩具而已。统一后的德国一切都换了模样,施普瑞的酱黄爪换了包装,超市里到处充斥着资本主义的产品。民主德国的象征性标志已经不复存在,历史已经翻过一页。不论阿历克斯如何把民主德国装扮得多么形象和逼真,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脚步。这既是对历史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乐观期盼。

影片的名字《再见列宁》,可是列宁在片中仅出现过一次,还是作为一座雕像。当直升机吊起列宁的雕像与母亲挥手告别时,这座雕像所象征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一幕超现实主义的镜头设计极具象征意义。作为一件物体,它没有选择,离开或者存留。列宁的雕像就像社会主义一样无奈离开。那茫然无措的眼神,是在担忧统一后国家的未来走向,审视统一后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雕像挥着的手既是向母亲的告别也是在向这个时代的告别,又或许是向这个时代召唤,向过去作别向未来招手。

影片中,母亲去世的那天正好是东德西德统一的日子,这样的巧妙设计无疑也是编剧的精心安排。母亲走了,连同她的信仰、她的国家一同也走了。阿历克斯在最后说:“她现在一定在天堂的某个地方。也许正看着我们,也许她看见我们就是地球表面的尘埃。我母亲生前留下的国家就是她所信仰的国家,一个我们始终让它存在直到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从来没有以哪种方式存在的国家。一个,在我的记忆中,我将永远把它和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从阿历克斯声情并茂带着浓浓感情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对母亲和这个国家的爱,还有背后的创作者对这个国家的缅怀。

德国电影在时空安排上讲求严谨性和时效性。《再见列宁》也充分体现了德国电影的拍摄风格,可以说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他的电影强调时效性,喜欢在狭小的场景里演绎情节的发展、语言完全植根于二战后的德国,刻画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的国民性格和心态。在时效性上,《再见列宁》重点强调了自柏林墙倒塌、东德西德统一后国民心态的变化。以小见大,从小环境的变化体现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在场景布置上,这部影片的多数场景都发生在儿子精心设计的小屋子里。

沃尔夫冈・贝克导演的这部影片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剧,以客观中立的视角,在追忆过去的同时,又直指现在,更对未来抱以美好期望。以一个普通家庭发生的生活经历反映大环境的变迁。将浓重的历史变革融入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中并变成了生活背景。整部影片充斥的不是对过去的感伤和留恋,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在影片最后有这样的一段话:“人类到底取得了多少成就?人类的目标是什么?有多少目标已达到?我们知道祖国并非完美无缺,但我们信奉的理想一直激励着全世界的人民。我们有时会迷失前进方向,但是我们会努力拨乱反正。社会主义并非意味着闭关自守,而是主动接纳异己,与人类共生共存;社会主义并非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去亲手实现美好的明天。”这段话道出了导演要向观众传达的主要思想。在社会制度前进的道路上,无论是选择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会面对很多问题和矛盾,因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并非完美。既然历史的车轮已无法更改方向,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2] 尹利强.影视作品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作者简介] 赵海龙(1979―),男,朝鲜族,吉林长春人,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上一篇:香港电影的时间、记忆、身份与未来 下一篇:抗战时期电影事业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