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德:在中国扎根完全必要

时间:2022-08-26 01:26:33

白飞德:在中国扎根完全必要

Federica Beltrame: It isCompletely Necessary toSettle Down in China

常青画廊和其他海外来华的画廊有很大的不同,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经验对后来者缺乏参考性。常青画廊地跨意、中、法三个国家,在资金使用、艺术家交流和收藏家资源上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交流互补;以艺术的交流平台为目的的常青画廊注定要布下更大的网络,所以虽然在中国一直没有太好的销售业绩,但是中国是常青画廊全球策略的必要的棋子;而长年画廊经验和精益求精的展览态度使得常青画廊的展览一直是国内画廊的标杆。由此看来,中国画廊行业的任何波动都不会动摇常青在中国扎根下去的信念。

Q&A:

Q:在中国几年时间中,感受到整个艺术行业有怎样的变化?最近阶段的变化有没有对常青造成影响?

A:自2002年起我就在中国工作,2005年常青画廊建立之后,至今有两年的时间。其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巨大的变化,最震惊的当然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变化,它经历了从低迷到异常繁荣的过程。西方经历了艺术市场的下滑,而中国现在虽然价格涨得厉害,但是也许会面对更强烈的震动和下滑也不一定。不过市场总是上上下下,而我们在中国并不很赚钱,所以没太大影响。

Q:常青在中国推广了许多国外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水平不容置疑,但是在中国的市场情况如何?

A:我们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卖得并不好。即使我们在中国差不多开了有4年时间,但卖给中国收藏家的作品可能只有3张吧。不过我们会继续向中国收藏家和投资家展示我们的画作,看看是否有效果,希望他们会对此感兴趣,但现在看来似乎很难,还是很少有人问讯。

Q:常青也和很多中国艺术家有合作的关系,比如之前为陈箴策划的个展,还有顾德新、孙原、彭禹都有合作。为什么选择这些艺术家合作?他们的作品销售情况如何?哪些收藏家在关注他们?

A:我们选择艺术家的时候,不是根据他们的作品是否卖得好,而是首先要喜欢他/她的作品。甚至有时候我们跟还没有人感兴趣的、没有进入市场的艺术家合作,比如陈箴。开始跟他合作的时候中国市场刚起步,外国几乎没人要求买中国艺术。而依我看来,陈箴是很好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很难懂,而且很多装置是用很多不能保存的物质做的,不可能被收藏。孙原和彭禹是另一个例子,他们的艺术令人感动,有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和感官冲击力。现在虽然大多数人依然不会买观念艺术,但常青画廊懂得并且欣赏他们的艺术。

Q:常青每一个展览消耗的费用有多少是否可以透露,展览支出和之后带来的收益是否能平衡?

A:我们一年做5个展览,每3个月一个。花费不同,很难说一个准确数字。不过每个展览费用都很贵。我们中国的画廊运营费用和展览费用基本是用在法国和意大利画廊赚来的钱。在那边我们卖得不错,还能够支撑这里的投入。而且我们相信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这个画廊是完全必要

1990年,常青画廊在意大利小城San Gimignano成立。三个创建人Mario Cristiani,Lorenzo Fiaschi 和Maurizio Rigillo 当时只有24、25 岁。常青成为当地第一个当代艺术画廊,在意大利占地1100 平方米,为公众与艺术家进行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空间。

常青画廊一直保持着其创办时的试验性和传播性的信念和初衷,与很多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合作,其中大多在进行观念艺术创作,包括装置、摄影。

2005 年,常青画廊正式落户北京798。除了国外大牌艺术家之外,在中国的常青画廊业保持着与几个中国艺术家的合作,把他们作品在北京的空间,更多是在意大利和法国的空间(建成于2007 年)展示。

上一篇:陈镁:画廊职责并非仅仅规划艺术家的市场 下一篇:马芝安:中国艺术市场已经形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