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试论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趋

时间:2022-08-26 10:05:24

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试论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趋

【摘要】独立学院图书馆处在高校图书馆走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大发展的阶段,这与独立学院图书馆实际传统落后的读者服务体系之间却存在着矛盾。为解决该矛盾,本文将从独立学院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入手,论证更新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读者服务创新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并进一步提出通过走自建和共建之路来实现服务创新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 独立学院图书馆 特色 读者服务 创新

特色,是一个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一个图书馆长期办馆历史,文化的积淀;

服务,是一个图书馆工作的深化,是一个图书馆的根本任务;

创新,则是图书馆服务的灵魂。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独立学院图书馆相对传统落后的读者服务体系呈现出与时展相悖的种种困难和矛盾。于是,变革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更新服务体系,就成为解决矛盾,满足读者需求的当务之急。当然,网络技术只是手段,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才是目的。因此,把“特色”,“服务”,“创新”三者串连起来,找到其最佳平衡点,走读者服务技术化、特色化,创新服务体系才是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好出路。

一、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必要性——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和实体应运而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无墙图书馆已成为一种现实。

(二)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独立学院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建馆时间短,办馆条件相对不足,依赖母体学校等问题,尤其是读者服务现状与读者的需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文献资源不足,质量较低;读者服务模式传统,服务内容和手段单一;读者服务体制无序,服务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没有长期以来积淀的服务经验和管理底蕴,独立学院图书馆往往缺乏科学完整和规范的服务体系,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给图书馆积极拓展特色读者服务提出了必要性。

二、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可行性——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

(一)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劣势

网络技术的一味集中会导致图书馆其知识基础和服务理念的削弱,进而弱化其社会职能。首先,网络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馆员与读者间的联系与沟通,从而忽视对读者的了解与关怀。其次,网络技术会让读者增强检索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从而降低检索的效率。

(二)独立学院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上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空间。

图书馆具有馆员可对读者即时的、面对面的交流和帮助的优势;经过馆员加工整序的馆藏资源优势;馆舍服务设施配套较齐全的环境优势以及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势等。

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图书馆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但未来图书馆不是由机器堆积起来的硬建筑,而是使读者感到温馨的知识乐园。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应摆脱传统思维陈旧观念和运行机制的羁绊,发挥其自身优势,走特色化的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三、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趋势——读者服务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一)独立学院图书馆特色创新服务的内涵

每个独立学院图书馆应针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渐积淀出自我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与学院特色相一致的特色服务体系;第二,在努力推进网络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自身传统读者服务特色优势;第三,从读者服务特色化入手,构建人性化的特色服务和特色管理。

(二)结合校情,构建与学院特色相一致的读者服务体系

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当准确地评估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系统资源优势,在服务上勇于创新,寻求适合自身的读者服务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个、特色服务。

(三)结合传统服务优势,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有本馆特色的读者服务体系

1.树立动态化的服务理念——以读者为中心

新时期独立学院图书馆服务的重心是读者,服务创新无一不是以读者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创新的目的都是以读者的知识需求为导向,按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增值信息的服务。

2.创新网络化的服务模式——多层次、个性化、集成化的服务

服务是实现需求的最有效途径,独立学院图书馆应确立读者满意度为服务衡量指标,围绕提升用读者满意度探索服务创新的模式,借鉴如手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等模式。其中,手机图书馆可实现读者服务主动化和个性化,满足读者对移动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学科化服务则是以读者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导的针对某一学科和资源的集成化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和大学的信息技术优势、学术优势,实行藏检借阅查咨习一体化的开架服务模式。

3.深化特色化的服务内容——专业知识集成服务

首先,利用网络技术,对具有优势的特色资源进行深加工,对知识挖掘重组和再造,形成增值信息来满足用户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再者,强化图书馆的学术服务专长,发挥专业馆员的专业特长,开拓更多专业知识服务。

(四)结合人性化服务手段,构建具有特色人文精神的读者服务体系

网络技术应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借助新型服务模式,独立学院图书馆可以创建出更加完善的公共知识空间,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交流的平台,通过馆员对读者的主动式服务与互动式服务,满足读者一站式获取资源与服务的要求,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与交流平台的职能。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深化,也是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是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立学院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和创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重要举措。

四、走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途径——读者服务体系创建的措施与对策

独立图书馆特色的图书馆网络化服务创新之路的创设,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将走自建和共建之路有机结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结合校情是特色服务创新的前提

独立学院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项目和长远目标,优化选择馆藏资源,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其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和教学要求相一致,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馆藏体系。

(二)走自建之路是特色服务创新的根本

技术、资金、人才是自建之路的保证

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应是在资金、人才与技术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将资金、图书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不断地改革创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才能创造出图书馆不朽的价值核心。

1.特色化的文献资源体系是自建之路的基础

第一,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合理地引进读者所需的数据库;如我馆就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资源。

第二,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需投入人力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将网络上的免费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转化为读者可利用的数字资源。

2.人性化的馆读互动服务是自建之路的目标

互动交流是创新的有效手段,扩大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影响力,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学科博客的服务方式,读者可以在所设专栏里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可以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发表自己对图书馆各方面建设的建议,如我馆就定期开展读者交流座谈会从而实现馆员和读者读者和读者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深化具有图书馆自身特色的读者服务。

(三) 走共建之路是特色服务创新的补充

首先,独立学院图书馆可主动依托公共图书馆、各大高校图书馆,实现特色互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其次,独立学院图书馆之间还可积极搭建各省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独立学院图书馆事业建设。

五、结语

网络化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往往跟不上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步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一味盲目地依赖网络技术服务,也不能停滞不前,因循守旧,而是要结合校情,变被动为主动,在发扬图书馆传统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萍.技术不能取代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规范[J].图书与情报,2000.

[2]靳继国.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4.

[3]张福学.网络环境下的参考服务:变革与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 1999.

[4]师晓青.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应用价值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

[5]谢丽华.基于2.0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J].兰台世界,2011.

[6]万桂珍.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2.

上一篇: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述评及对我国经济格局的... 下一篇:高校体育课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