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时间:2022-08-26 09:35:42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摘 要:新课改目标下,各个科目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作为一个教育领域的主科目,也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针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策略;运用

与其他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形象生动的图像或声音,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背景下,饶有兴趣地展开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开发自身的数学思维,而且在感性知识的带动下培养了数学思维,启迪了数学智慧。

一、多媒体营造情境,形象引导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学科,学生在抽象的数字与图形的世界里面徘徊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图像与声音共同呈现的性质,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科学引导。

例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将两个小动物――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拉开距离,放置在同一平面中,再用线段将两者连接起来,告诉学生两个小家伙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距离。学生在小猫与小狗可爱的形象下,定会产生喜爱之心。在兴奋之余,达到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形象深刻的掌握。

二、动态模拟,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具有动态演示的功能,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深刻地认识事物,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在一个空白的屏幕上画出两条平行线,两个三角形的底边分别固定在其中的一条平行线上,顶点在另一条平行线上,将三角形的顶点来回移动,更加形象的方式是将三角形着上不同的颜色,在鲜明的色彩与直观的动态作用下,学生会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一原理。

三、形象展示,引人入胜

多媒体具有形象展示的功能,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时刻对学习保持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新颖别致的图画,让学生视觉冲击下,对知识产生学习的渴望。

例如,在讲到“黄金分割”原理时,教师首先不要将这一原理的定义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找一些应用到这一数学原理的图画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然后让学生猜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国旗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这一特殊的矩形形状有什么特殊含义,学生在视觉冲击下,会自觉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认认真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技术方法,改善自身多媒体应用水平,积极利用这一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万军.例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0(9).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六中学)

上一篇: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院校微观... 下一篇:提升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技能的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