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语小议

时间:2022-08-26 06:57:17

教师用语小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今《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无疑宣告着在这长河中每一份成长都与教育携手同进;再从谆谆教导到循循善诱,又时时在提醒着教育语言的技巧使用与教育活动成果的生死与共。教师在对祖国的花朵们去赘芽输养分时用语应该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询”而不“斥”

班级管理这本厚重的大书,绝对可以用“繁琐零碎”来形容,老师们为它奔波劳碌怎一个“鞠躬尽瘁”了得?特别在费尽心血之后,还时不时有违规惹事之行撞入眼帘。这份苦差让人无法按捺,让人怒从心生,看到了就想训,听到了就想批。但在这种不冷静的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口不择言、慌不择行,后果事与愿违。此时,我们可以先不露声色地询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借机整理思路、平复心态,同时这样不愠不火的架势会使学生觉得他们的行动似乎总在老师的掌控之下,老师的高深莫测会迫使他们赶快审视自己的做法,也容易把教师并不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这时再来处理也就可迎刃而解了。而且,这个学生以后做事都有可能心有余悸,似乎老师的眼睛随时在他的左右,久而久之,就让他改掉坏习惯了。

“询”而不“斥”,就是让我们借温言细语的询问替代河东狮吼的训斥并事半功倍地处理班级事务的方法,就如同一个太极高手轻轻地抬手而借力打力,化学生的畏惧、抗拒、逆反于无形。

二、“威”而不“严”

记得有一次学校派我外出学习,回来就有几个学生专程跑来“告状”,他们说:“王老师,您走了以后代课老师欺负我们!”我听得瞠目结舌,忙慌慌地询问下文,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师上课板书写错了个字,学生们当然不会放过展示自己的机会,马上指出,老师不知是由于尴尬还是因为怕学生打断了他的精彩讲授就没有理睬他们;班里学生上课有小语言、小动作,老师就很严厉地训斥了他们,学生们却理解为老师小肚鸡肠,借机出气;学生的课堂作业出错多了些,老师在讲评时忍不住在课堂上发了火,学生们就更认为老师在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到后来,几个学生偷偷说老师坏话被老师知道了,老师在批评他们时气得狠狠地把书一摔——学生总结成:“老师上课总批评我们,即使大家有错,也不该这样吧?这就是他在欺负我们!”我明白,老师想教育不懂事的学生,但冰冷的语言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在学生心中理应庄严而崇高,但这绝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能换来的,不苟言笑的师威赢不到纯真的信赖。放下威严,架起宽容的桥梁,才能观赏到童心搭建的彩虹的斑斓。学生的心既敏感又柔弱,在与他们交流时,特别是批评他们时说话要掷地有声,但千万不能过分地严苛,否则会把他们往歧途上越送越远。

三、“展”而不“散”

曾听几个学生说某老师上课时经常天南海北高谈阔论,快下课了才讲几句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话。其实要上好一堂课,课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还必须有十分丰富的知识积累,但教师汗流浃背走下课堂时学生们却嗤之以鼻,“谁能明白你的良苦用心?”都说教师要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都说教师应该知识渊博,指导学生旁征博引,但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漫无边际就并不可取。以“展而不散”作为教师用语的度是非常必要的,举例论证也要严格坚守与教学内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样,学生对你的崇敬之情才会与日俱增。

四、“放”而不“纵”

人们常用“这个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来称赞教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我却以为不能随便地“打成一片”。曾经有一次上课交流谈话时,一个学生不认真,他的同桌说他是一只总翘着尾巴的骄傲的小狗。在引导批评完这个现象后,看看教室里涌进了沉闷的空气,我很随意地说:“是呀,现在学习不努力,思考问题怕动脑,将来长大就会一事无成而变成夹尾巴狗。”一个平时乖乖巧巧、对我信服有加的女孩接口说:“你才会当夹尾巴狗!”我马上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因为粗俗的词语不符合为人师表的形象,这以后几天,该女生都对我敬而远之。有一扇心灵的小窗户因为老师的鲁莽语言而渐渐关闭,有一颗无瑕的心灵由于老师放纵无度的词句而离我远去。这需要多久的努力才能弥补得过来?都是“打成一片”惹的祸,妙语连珠也要“放”而不“纵”。教育好学生,需要社会、家长、老师等相互配合:给学生多些激励,管理松紧适度,放而不纵,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

总之,要在教学路上步履自信,使师生情经久不衰,教师用语就要时时“询”而不“斥”,让学生感受到“我没被放弃”;“威”而不“严”,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可以亲近的,我可以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展”而不“散”,让学生不至于天马行空走一遭,什么也没学到,而能养成说话习作有重点,办事主次分明的习惯;“放”而不“纵”,让学生的心永远纯净晶莹,教育要从心做起。规范教师用语,尊重学生情感体验,是教改能否落到实处的首要前提。

上一篇:让学生走出厌学之路 下一篇: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