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因素研究

时间:2022-08-26 03:01:5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因素研究

摘要:纵观国内外企业产生弊端的原因,发现不外乎公司治理不佳,或者会计处理不实,或者内部控制不严谨,或者内部稽核不落实等原因所造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台湾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稽核的重要因素及对公司治理成效的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内部控制;内部稽核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要素分析

内部控制乃由企业内部的组织计划,以及所有协调性的方法及措施所组成,其目的在保护企业的资产,核对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促进营运效率,并鼓励遵行既定的管理政策。并不以直接与会计及财务部门有关的功能为限,而是内部控制欲达成的目标来定义内部控制。简言的已超越会计和财务部门的功能为直接相关的事项。COSO报告强调内控要素包含下列五项,分别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五项。每一个要素都是达成内部控制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也都包含了数个控制政策及程序,而这些政策及程序正是企业要达成三大目标一财务报告、法令遵行及营运所必须具备的,且都是随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衍生而来。故金融机构为达到三大目标有赖各作业活动在内控五要素的运作下达成。

控制环境提供金融机构进行其活动,履行其控制责任,为其它组成要素的基础。管理阶层必须了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进行达成其目标的风险;执行控制活动则在帮助管理阶层保证其处理风险的指令会被执行;同时,围绕在控制活动周边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金融机构内的人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营运的时所须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在组织的内沟通。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应透过监督,在必要时加以修改,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随情况的改变,而做出动态的反应。

二、内部稽核的定义及其范围分析

内部稽核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用以增加价值及改善组织的营运。它协助组织应用系统化的方法,评估与改善风险管理进而控制及监理公司过程的效果,以达成组织的目标。内部稽核的范围包括:

1 检查财务及营运信息的可靠性与忠实性,以及用以辨识、衡量、分类及报导此等信息的方法。

2 检查现有制度,以确保重大政策、计划、程序及法令的遵循。

3 检查保障资产的方法,必要时并验证此等资产是否存在。

4 评估所有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及有效。

5 检讨营运或项目计划,以确定其结果是否与既定目的及目标一致,并依照原订计划进行。

三、对主管机关、企业高阶管理者及内部稽核的建议

1 主管机关的建议

(1)《内部控制制度声明书》的签署,金融业须由总稽核签署,而上市公司不须稽核主管签署,如稽核主管须签署《内部控制制度声明书》则可提升其权责并增强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

(2)公开发行公司的内部稽核人员及主管的资格未明确制订,建议研拟制订以提升内部稽核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发挥内部稽核功能。

(3)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准则,未明确制订内部稽核人员须配置计算机稽核。鉴于企业营运大量使用计算机科技,须配置计算机稽核,以避免信息系统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及风险。

(4)内部稽核人员执行职务时,尚无明确的准则可供依循。可考虑引用国际内部稽核协会的执业准则,供内部稽核执行职。务的遵循,以提升稽核报告的质量及价值。

(5)企业须出具《内部控制制度声明书》,经会计师审查出具《审查报告》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惟其以财务报导及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范围,未能涵盖企业营运所须的内部控制制度,效益不大,宜考虑扩大其审查范围。

(6)对于内部稽核工作的考核,银行局有颁布《银行稽核工作考核要点》,证期局宜考虑拟订《公开发行公司稽核工作考核要点》,以落实公开发行公司的内部稽核工作。

2 企业高阶管理者的建议

(1)企业高阶管理者应重视内部稽核的功能,给予全力支持,并定期与稽核单位主管接触,了解执行业务的困难及缺失所在,并要求各级主管全力配合。

(2)对内部稽核的认知不再停留于侦查舞弊阶段,而应重视稽核人员咨询及兴利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其发挥所长。

(3)得经由比较稽核人员工作进度完成状况与其它同业进行标竿的比较,了解内部稽核人员是否足够,配置适量及适任的内部稽核人员。

(4)应重视内部稽核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贵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5)应重视内部稽核人员的职位,并制订完善升迁管道,对表现优异人员给予激励,以支持并授权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及自主性。

3 内部稽核的建议

(1)内部稽核人员应重视“兴利重于防弊”的观念,从消极面转向积极面,以提高经营绩效、降低企业风险、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等为目标;此外,亦需提升自身的独立性、专业及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

(2)应对稽核计划与管理者达成良好沟通,与受查者应避免冲突。

(3)应积极参与在职训练及讲习课程,加强各类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科技及核心业务的相关领域,以应执行业务的所需。

上一篇:强化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现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