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提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26 12:58:42

急诊绿色通道提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

5月-2016年5月绿色通道救治模式下的5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并与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非绿色通道严重创伤患者(对照组)的救治效果比较。结果:绿色通道组52例患者,救治成功51例,死亡1例,救治成功率为98.08%;φ兆48例患者,救治成功42例,死亡6例,救治成功率87.50%,绿色通道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救治; 绿色通道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ZHAO Hong-mei,WU Yi-chen,GU Hui-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33):096-09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Method:The treatment effect of 52 cases of severe trauma patients in the green channel mode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48 cases (control group) with the non-green channel from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2013.Result:Green channel group of 52 cases,51 case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1 case of death,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was 98.08%,the control group of 48 patients,42 case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6 cases of death,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87.50%,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the green chann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Severe trauma; Treatment; Green channel

First-author’s address:Hu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Huai’an 223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3.028

严重创伤患者伤情严重,常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和多部位,临床上常见延误处理、漏诊、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情况,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死于创伤的人数约500万,占全球死亡总数的9%[1]。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作处理,提重创伤,尤其是多发伤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缩短创伤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保证严重创伤患者系统化及一体化的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急诊科医师需重点研究的课题。2014年5月始本院急诊科畅通了急性创伤急诊绿色通道,规范了创伤救治模式,增强了急诊科及绿色通道相关人员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意识,显著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进入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2±8.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9例,刀刺伤12例,火器伤1例;受伤到急救时间5~56 min,平均(20.4±3.6)min。单个部位伤12例,平均简明损伤定级(AIS)(3.2±0.6)分;多发伤40例,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24.2±2.8)分,院前指数评分(PHI)3~5分。52例患者均为开放性损伤,估计失血量800~2600 mL,平均(1748±208)mL。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ISS)>16分或简明损伤定级(AIS)>3分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11例,平均年龄(32.6±11.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刀刺伤11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0例;从受伤到急救时间8~64 min,平均(21.2±2.4)min。单个部位伤13例,平均AIS(3.1±0.8)分,多发伤35例,ISS为(23.8±3.2)分,PHI 3~5分。48例患者均为开放性损伤,估计失血量700~2700 mL,平均(1698±286)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建立和完善严重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由门诊部牵头,对绿色通道涉及到的相关科室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对绿色通道涉及到的各相关科室有严格的服务时限。相应硬件设施和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是关键,并结合日常不间断的培训演练,需要时,才能达到迅速、有效的急救目的,从而畅通绿色通道[2]。因而固定急诊科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从事创伤急救工作,同时浜们谰壬璞负颓谰纫┢返取;颊叩酱锛闭锟坪笥晒潭ǖ囊绞进行创伤急救工作,根据需要进行胸、腹腔穿刺及相关辅助检查等,如需特殊检查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及绿色通道服务人员全程护送,同时根据需要行止血、包扎、固定、气道支持和液体复苏等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如需紧急手术,通知创伤手术室做好手术及接诊准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全程护送直接送入手术室。所有术前准备均在急诊科完成,检查结果直接送手术室。建立以急诊科为中心、多科室协同合作的一体化创伤急救小组,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各有关科室密切配合,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定期对各组员进行急救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提前将医疗器械及药品准备充分[3]。有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及相应的工作流程,组织创伤小组成员、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定期进行培训演练,定期对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质量控制(检查、分析、改进)。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所有工作均按流程执行。记录两组患者到达急诊科的时间、处理措施、绿色通道滞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绿色通道组52例患者救治成功51例,救治成功率98.08%;对照组48例患者救治成功42例,救治成功率87.50%,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国内目前对急诊创伤患者暂时没有统一的救治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救治效果是应遵循的救治原则[4]。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促进了创伤学人才的培养,创伤急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严重创伤救治成败的关键所在[5]。本院建立和完善了创伤救治的急诊绿色通道,规范了重症创伤的救治模式,提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命。

3.1 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特点 严重创伤救治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配合,对严重创伤救治应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无论采取何种救治模式,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及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是救治严重创伤的最终目标。在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由分诊护士负责登记在案,并向患者发放“绿色通道”卡,按月统计并上报门诊部备案。登记内容应包括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有效联系方式)、就诊科别、诊断、进入通道时间、转出通道时间、去向。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享有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及全程陪护、优先畅通的服务。各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优先为持有绿色通道卡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患者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将追究责任,通过以上相关的规定以保证绿色通道的运行正常。同时加强管理绿色通道的质控工作,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更好地完善创伤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3.2 创伤急救的时间 伤后1 h已被公认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6]。这里的“黄金时间”概念,也就是争取在伤员到达院内后,能够得到高水平创伤救治人员、设备、技术运用为一体的良好的院内运行管理机制做保障,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并获得确定性治疗[7]。施建国等[8]研究发现,创伤救治小组的建立减少了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室的诊断和处理上的延误,使急诊处理时间显著减少,同时可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更快更正确的治疗。但在我国现有急救模式下主客观原因使多数严重创伤患者在伤后黄金1 h内得到确定性治疗难度较大[9]。自2014年5月本院创伤绿色通道完善以来,由急诊科固定的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创伤救治及创伤救治小组统一指挥,规范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模式,各个相关科室紧密配合,有效缩短了临床反应时间,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缩短了,绿色通道组入院至手术室平均时间为(49.9±12.8)min,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98.08%,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的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团队有效运作,建立起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10-11]。本研究最大限度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确保了“黄金1 h”的救治效率,这与董宏伟等[11]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研究结果相一致。

3.3 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屈纪富等[12]研究发现,大力加强创伤医师队伍建设,特别注意强化创伤急救的时效观念,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创伤急救流程,培训各种创伤急救诊治技能,从而提重创伤救治成功率。如何提高急诊救治对创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减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严重创伤并发症发生,是医院急救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13]。急救绿色通道保证了救治的“时效性”和“整体性”[14],即改多科会诊为专业化的创伤单科诊治;改分科诊治为系统化创伤专科诊治。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要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突出“时效性”和“整体性”,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了更为专业化、一体化、系统化的救治。由于院内急救流程的一体化和规范化,以及救治设备的不断完善,从而缩短了院内各个流程中的等待时间[15]。缩短了患者的院内滞留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是衡量急诊患者处置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16]。急诊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伤势严重来不及抢救、伤情诊断不明、抢救不及时、因检查耽误或漏诊延误时间[17]。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室逗留时间为(23.3±4.1)min,患者入院后的各个反应时间均大为缩短,增强了创伤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也为严重创伤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赢得了时间。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涵盖院前急救、急诊科、ICU及手术室等相关科室,需要各个科室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助救治工作,较好地完成入院到急诊、急诊到手术室的对接,缩短了各个环节、步骤间的交接时间[18-19]。为挽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绿色通道管理模式下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缩短了患者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有效提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同时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若患者费用不足执行院内欠费审批制度,正常上班时间在门诊部审批,其余时间在总值班室审批。《“绿色通道”欠费审批单》一式两份,急诊收费处和检查科室各留一份,按月由门诊收费处统计,并上报门诊部/总值班,母鞣矫姹Vち舜瓷思本鹊摹笆毙性”和“整体性”。急诊绿色通道的运行模式从制度上保证了“三无”患者、危重患者、无经费患者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了见死不救、互相推诿,甚至拒收患者的现象发生,同时为无陪护患者积极联系家人,解除其后顾之忧,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与张连阳[20]的研究相符合。

总之,本院建立和完善绿色通道管理模式下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规范了创伤救治模式,不但提重创伤救治的效率,而且也改善了严重创伤患者结局;提高了创伤急救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科室的急救意识。缩短确定性治疗时间、挽救严重创伤患者生命及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创伤急救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保国,王天兵.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13,11(29):485.

[2]王会,王玉梅,舒阳.畅通绿色通道重要环节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8):1585.

[3]白建忠,吴宗明,李一凡,等.多科协作创伤救治模式探索[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3):247-250.

[4]曾登芬,李希西,程丽霞,等.急救绿色通道模式下204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08-110.

[5]康德,陈桂喜,石聪辉,等.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重创伤救治水平的临床研究[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3):26-29.

[6]沈爱华.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0(32):1580.

[7]程晓斌,毕玉田,黄坚,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程序的建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3):226-228.

[8]施建国.姚远.周继红,等. 规范创伤救治模式促进严重创伤救治质量的作用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2):1110-1113.

[9] Barrett T W,Brywczynski J J,Schriger D L.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Club.Is the golden hour tarnished?Registries and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J].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0,55(3):247-248.

[10]段岚,樊有炜,霍明立,等.严重创伤急诊滞留时间对抢救成功率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7(8):702-704.

[11]董宏伟,周兵摇,李国政.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50-251.

[12]屈纪富,刘明华,文亮,等.强化时效观念,优化救治流程,大力提重创伤救治成功率[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1):8-10.

[13]姚元章,孙士锦,谭 浩,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的时效性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03-106.

[14]姚元章,张宇,孙世锦,等.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4):268-270.

[15] Mc Cusker J,Tousignant P,Da Sil-va R B,et al.Factors predicting patient use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2012,184(6):E307.

[16]胥阳,陈j,化伟,等.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及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7(12):254.

[17]程晓斌,赵先柱,张连阳,等.多发伤院内紧急救治规范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4-7.

[18]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9-40.

[19]沈伟锋,江观玉,干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2(2):114-117.

[20]张连阳.创伤救治损害控制中应避免的错误[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00-102.

(收稿日期:2016-07-18) (本文编辑:张爽)

上一篇:自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下一篇:中央孔型ICL V4c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