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 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08-26 12:21:32

减负增效 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活起来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成为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已从课改之初机械套用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预设过度、探究有形无实这样一些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倾向中走了出来,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减负前提下开展教学,需要我们从遵循认知规律入手,对于整个学科,一个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习哪些知识点,学到什么程度,要有科学的界定。学生“减负”,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得法,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教学有效果(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有效率(以较少的教学投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减负增效的目标是:落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发展”让课堂动起来。为此,我们提出了打造“双动”课堂的目标。“双动”即:师生的主动学习、生动发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师生双方主动学习、生动发展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精髓,从而真正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更要求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从而开发心智完善人格提升道德,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我校顺利完成了市级重点课题“减负增效”的开题仪式和第一阶段的摸索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秉着做实、做细、做好的原则,我们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丰富实践,为实现快乐学习做铺垫

为了让课堂更加鲜活,切合学生的实际,抓住生活契机教育学生,使老师和家长之间多沟通、多了解。每月减负班的学生外出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在九月这个金秋时节,教师针对季节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到团城山公园开展“寻找秋天的足迹”活动。活动邀请了家长共同参与,活动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公园中寻找秋天的电报——树叶,接着汇报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树叶,树叶的形状等;最后进行了亲子游戏——跑跑算算我最快。活动中家长陪同参与,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秋天在樟树黄黄的树叶中、在枯黄的梧桐树叶中,在孩子们稚嫩的语言中,秋天生动的跃然眼前。回家后教师鼓励学生对收集的树叶进行充分地想象,动手制作成树叶贴画到班中交流。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对秋天的一份真实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活动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用语言、文字、摄影、图画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十一月份正是橘子成熟的季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感受收获的快乐,为此我们策划了“亲近秋天的果实”活动。在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首先在家调查橘子生长的环境和采摘的技巧。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西塞山橘园。看到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橘子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教师在橘园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橘子知识大赛,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一一道出。接着就是最为快乐的自由采摘阶段,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我们充分“读”出了收获的快乐。自己摘的橘子特别甜,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有一个学生居然发现这个橘园的橘子果肉瓣数都是十瓣,他一说很多孩子都剥开自己手上的橘子“一、二、三……”数了起来,数学数数的练习就这么自然地进行着。

二、课程减负,为高效课堂引来源头活水

1.促进学生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在第一阶段,我校在一年级根据家长自愿申请、学校随机编班的原则,选定了一个班级进行集中、有系统、有计划的减负试点。为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我校在按照国家部颁标准开设课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减负班4个课时的校本课程。为了利用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设计的课程为:连堂阅读、故事风暴、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游戏。每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让学生到图书室阅读,老师定期进行指导和组织读书交流,以便给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养成好的读书的习惯。

每周一节的数学游戏课,则是结合课程及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游戏,如小兔子过河、分糖果、穿针引线做数学、小小跳舞毯等让学生在轻松玩的过程中愉快的获得知识。思维训练课关注学生记忆、模仿、推理、排除等能力的培养,如开展记忆电话号码(或者车牌号等)活动,培养学生瞬间记忆能力;制作家庭生日卡,培养学生运用方位、数数、一一对应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进亲子交流。

2.从学生基础出发,有效解读和整合教材。如何用好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的将教材知识激活。既要把知识讲清讲明,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如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呈现了丰富的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我们也要让学生多利用实物进行数数、计算等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秉承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在数的认识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几和第几”是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概念的重要起始课,不容忽视。学生在区分几和第几时,左、右、前、后这些方位学生还有些分辨不清。原因是教材将上下左右前后这一方位教学安排在了一年级下学期,导致知识滞后,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所以教师应当将此部分内容提前学习,并遵循学生认识方位的规律,按照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难易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丰富的游戏和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初步区分左右,学生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认识左右并达到印象深刻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还创编了儿歌,让学生生动地学习。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随相伴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朗朗上口的数学知识小儿歌也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减负,为打造高效课堂“双动”

上一篇:合作与创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下一篇:有效实施生本数学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