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及反思

时间:2022-08-26 12:14:15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及反思

有效教学具体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实践中,课堂有效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是重要环节。以下是笔者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尝试和反思。

一、抽象·简单式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国情部分相对抽象的道理比较多,如何变这些抽象的道理的僵化“灌输”为生动的“内化”体会,需要教师认真梳理、注意资源整合,借助一些生动的比喻、幽默等等方式将之“简单化”。

案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两者的关系,并能用此原理分析社会的更替发展原因。

【教学思路】

①引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如何买鞋的话题谈起,引出鞋的大小尺寸只能根据自己的脚的尺码来决定,不好随意。(简单易懂);

②初步探讨:随着年龄的增大,当自己的鞋尺码嫌小了,该什么办?回答肯定是再去店里买一双,谁也不会愚蠢到拿一把剪刀把已经张长的脚多余的尺寸给剪掉。(笑声之余,引发问题);

③进步深化:脚感到舒服,鞋很重要,适合脚的尺寸最好。社会的发展就像人成长一样,像脚(生产力)与鞋(生产关系)关系一样,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脚与鞋的关系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教学思考】

通过脚与鞋的关系把原本很抽象的原理“简单化”了。思品教学中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转借“抽象原理”,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理解·直观式

荀子有云:“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而博得很多学子喜爱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们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实验,而政治课任何借鉴,任何增强直观性,现代教育下,多媒体教学初步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传统教学下的粉笔构思也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思路】

①引题:有化学实验图引出教学话题(如左图引出学生好奇心,集中精神);

②进行讲解:整个圆形玻璃容器代表违法行为,圆形容器内有一块金属板,金属板左边是犯罪行为,右边是一般违法行为,中间留一段空隙,容器下有一注液体的导管。从导管进入的喻为不良行为,当不良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从中间金属空隙进入,从而导致犯罪;

③教师课前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看图思考并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在直观性视觉作用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有一般违法的人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我们一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思考】

这个问题尽管单纯的讲解也可以讲的通,但可能上课的积极性和印象没有在直观视觉作用下来的深刻,所以,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充分的把一些需要理解性的问题直观化。这样对学生更能消化、吸收和理解。

三、引导·探究式

案例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思路】

①由“人的理想的实现到底最需要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学生各抒己见,比如,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善于创新的精神等;

②讨论完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观点的正确性,分析每个观点好象都是一个人实现理想所必须的具备的;在差不多都赞同的情况下,教师话锋一转,仅仅有这样的精神理想目标就能实现了吗?列举我国“”时期我国制定了“用三年时间赶上英国,五年时间超过美国”的奋斗目标,很容易得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必须先了解自己,不能好高骛远;

③教师概括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根据我国的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我国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思考】

思品课堂中的一些理论看起来比较“理论”“枯燥”,但仔细琢磨,我们可以发现“理论”实际上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嫁接”,会使思品课堂出现“枝满头”的效果。

四、形象·实践式

案例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过程】

在准备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时,我在打篮球时脚受伤,休息了一段时间才来上课。上课前我找来一根拐杖,铃声响了之后,我“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开始那天的上课,在准备分析为什么我国当前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我先问“为什么老师现在要拄拐杖?”学生回答简单明了,因为老师脚有伤。“那么老师的脚伤好了之后呢?”回答:扔掉拐杖;我马上会意的扔掉拐杖,开始结合上一课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来分析我国实行上述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等到我国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时,就不需要再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就必须“扔掉拐杖”。

【教学思考】

实践发现,以后考到相关的问题时,很少有同学丢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相当与一个“剧本”,在必要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来一个“生动的诠释”,可语言、可动作、可形象、可室内、可户外,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上一篇:小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