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尘技术应用实践

时间:2022-08-25 10:16:08

综合防尘技术应用实践

【摘 要】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落煤、装煤和运煤等工序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物质微小颗粒的总称。粉尘对于正常生产危害巨大,一方面工人长期吸入粉尘会得职业病,另一方面粉尘中的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就有爆炸的危险。文章对砂墩子煤矿所采取的综合防尘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做好工作面防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防尘技术;砂墩子煤矿;煤层注水;喷雾降尘;湿式作业

砂墩子井田(以下简称井田)位于新疆哈密市三道岭矿区后窑井田西部,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管辖。井田西延东转至西山区成“U”形,井田东西走向长8km,南北宽3.5~7.0km,井田面积约41.54km2。

井田含煤5层,由上到下编号为1、2、3、4、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9.65m,与上覆3号煤层间距一般为8.25m,与下覆5号煤层间距一般为2.54m。4号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矸0~3层。顶板以粉、细砂岩为主,局部为中、粗砂岩、砂砾岩;底板以粉、细砂岩为主,局部为中、粗砂岩; 该煤层全区发育,但局部相变为不可采。井田内煤有自燃发火倾向,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分析,本区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其岩粉量在75%~85%之间,煤样火焰长度大于400mm,同时根据区内开采的煤矿调查资料,煤层也具有爆炸性。煤层瓦斯含量虽然不高,但不排除局部聚集的可能。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工作面顺槽采用1进1回的布置方式,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顺槽巷道为矩形,采用锚喷支护。

1 粉尘的产生与危害

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落煤、装煤和运煤等工序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物质微小颗粒的总称。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是矿井粉尘的主要来源。在煤矿粉尘防治工作中,了解粉尘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对粉尘防治很有必要。

影响粉尘产生的因素有:采掘机械化程度、地质构造及煤层的赋存状况、采煤方法、截割参数、煤的运输与装载方式以及通风状况等。

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会引起各种职业病,如煤肺病、矽肺病和煤矽肺病等。造成煤矽肺病的因素有:游离SiO2的含量、粉尘的粒度和分散度、粉尘的浓度和从事岩石作业时间的长短。粉尘的计量单位有粉尘浓度、粒度及分散度。

矿井生产中粉尘除了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外,其煤尘爆炸直接威胁着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2 综合防尘措施

煤矿粉尘包含煤尘和岩尘两类。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采煤机高速切割煤体、煤流的运动以及煤炭装载、卸载、运输、仓储及矿井通风中产生;岩尘主要是在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煤矿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矿井粉尘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尘”的措施。

2.1 煤层注水防尘

煤层注水是减少采煤工作面粉尘产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通过煤层注水一般除尘率可达60~80%,煤层注水效果较好的工作面,可以将总粉尘浓度减少75%~85%,呼吸性粉尘浓度减少65%以上。煤层注水是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中,使煤层得到预先湿润,增加煤体的水分,减少采煤时粉尘产生量的一种技术措施。根据不同的煤层厚度和采煤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选择钻孔布置及注水参数。

2.1.1 注水方式的选择

根据本矿煤层赋存的特点,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采煤方法等情况,并结合目前矿井的实际经验,设计采用长孔注水方式,结合采煤工作面长度,煤层较厚,考虑钻机设备性能和煤层注水效果,注水方式采用单向钻孔布置,即在工作面轨道顺槽中平行于工作面向煤体打长钻孔注水,钻孔沿巷道均匀布置,钻孔口布置在巷道中距底板1m左右处。

2.1.2 注水参数的确定

注水参数主要是注水钻孔的参数,即孔径、孔深、间距、倾角、封孔长度和方式等。

(1)钻孔直径:孔径大小与煤的硬度、要求的注水量、封孔技术和钻具条件有关。设计采用MYZ-150钻机打孔,钻孔深度200m,钻孔直径50mm。

(2)钻孔长度:钻孔长度根据公式 L=L工-M计算。L―钻孔长度,L工―工作面长度,M与煤层的透水性和钻孔方向有关。结合煤层注水生产实践,对透水性强的煤层,若采取工作面下向孔的方式,M=(1/3~2/3)L工,故本设计工作面钻孔长度暂定为90m。

(3)钻孔间距:钻孔间距可根据煤层的湿润半径来计算,孔深时,孔距要大些;孔浅时,孔距要小些。合理的钻孔间距一般通过实践来确定。根据经验一般按10~20m考虑,钻孔间距取15m。

(4)钻孔角度:钻孔角度原则上与煤层倾角保持一致,使钻孔始终保持在煤层内。生产中应根据煤层节理发育程度选择采用垂直钻孔还是伪倾斜钻孔,以使节理面尽量与钻孔垂直。

(5)封孔深度:封孔深度一般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确定,一般为2.5~10m,设计暂按5m考虑。

(6)封孔方式:封孔方式分为水泥封孔和封孔器封孔两种,本矿可选用简单方便的封孔器封孔。

2.1.3 注水系统的选择

注水系统分为净压注水系统和动压注水系统,本设计采用动压注水系统。注水压力为中压,煤体注水后,水份增加率应大于2%,最小不应小于1%,据此单孔吨煤注水量为0.02~0.025m3,注水时间一般为1~2d。注水效果和注水时间以实际注水效果衡量,通过快速水份测定仪进行测试。注水工作避免与回采工作面相互干扰,注水需超前工作面55~100m。

2.2 采煤机组喷雾降尘

采煤机组喷雾系统分为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内喷雾的喷嘴安在滚筒上,外喷雾的喷嘴安装在截割部箱体和摇臂上,采用井下喷雾泵站供水。机组喷嘴喷雾压力要达到2.0~8.0MPa,喷雾的有效射程要大于等于2.0m,雾流的雾化粒度要小于等于150μm。机组喷雾利用喷嘴把压力水高度扩散,使其雾化,形成水幕,将煤尘拦截、凝结并使其沉降,具有冲淡瓦斯、冷却截齿、湿润煤体和防止截割火花等作用。

2.3 湿式作业

(1)井下风钻、煤电钻均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爆破或水封爆破。风钻打眼时严格执行开钻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的操作顺序。放炮时在距离工作面30m处进行放炮喷雾。放炮后装岩前向爆破岩堆洒水。

(2)破碎机安装有防尘罩和喷雾装置,以防止煤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煤尘。

(3)设计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水幕的设置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封闭全断面。

(4)掘进工作面配备有除尘风机或除尘器。

(5)锚喷必须采用潮料喷浆,同时必须使用锚喷除尘器。

2.4 个体防护

虽然已经有了以上很多的防尘措施,但是作为粉尘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体防护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一环。通过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可以有效防止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大大减少尘肺病的病发率。

3 结语

通过采取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在减少了工作面风流呼吸性粉尘含量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1999.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2005.

[3]刘荣华等.喷雾降尘作业对掘进工作面空气湿度分布的影响[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2(02).

[4]姚金林.综采工作面注水防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 (4).

作者简介:

魏军(1970.8-),男,汉族,甘肃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任潞新集团砂墩子煤矿综采队技术队长。

上一篇: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分析 下一篇:变压器的安装与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