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养成”值千金

时间:2022-08-25 08:52:56

天晚上,十一岁的女儿爬到我床上腻歪:“妈妈,你得为我花多少钱哪!”我很奇怪,她怎么冒出这句话,脑子里飞快地搜寻:是不是在她面前表露过生活的疲惫?答案是否定的。听她一一数来:“我每天要坐两次车花两块钱,你还给我交学费、买衣服……你得花多少钱哪!”原来她在计算我抚养她的成本。她总是非常自发地表达想法,主动地想一些问题,并积极地去做。别人问我,你孩子怎么这样懂事啊?其实,她现在的状态,完全是我做“名师”教出来的。

性格养成:平和的妈妈,不会带出刻薄的孩子

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性格,多半与母亲相似。母亲是一家之主的话,女儿成家了也想掌控丈夫。我的一个女朋友对婚姻比较失望,她怀疑一切,总是一副自我保护的架势。她七八岁的女儿也是一个具有随时防卫、攻击意识的孩子。而她对家庭的印象,就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在这里,父母不怎么说话、不是各干各的,就是争执与挖苦。母亲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孩子,为孩子提供具体的模本。小女孩对待他人,已经进入一个非正常轨道。

在我的女儿眼里,从来没见过妈妈歇斯底里、吵吵嚷嚷。妈妈如何对待爸爸、邻居,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麻烦、对待孩子从学校带回来的问题,她都看在眼里。我喜欢听来龙去脉,然后以道理去分析。我不会不明所以就暴跳如雷。以常态去对待愉快和烦恼,坦然接受阳光和黑暗,孩子就不会在挫败面前一惊一乍。我对她强调:这世间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去追求,比如积极、乐观、豁达、一定的包容度。就这样,它们成了我女儿的鲜明性格。

培养自立:让孩子承受眼前之苦,走自己的路

女儿上学的第一天,我就让她学着照顾自己。前一天晚上和她一起装书包,我提醒孩子自己做。陪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让她按课程表装书包。在学校,老师交代的任何事情,都记在记事本上。写作业也必须独立完成,除非有不会的题目需要大人帮忙。而这中间如果因为马虎、忘事或者偷懒而出现失误,哪怕是迟到,都由她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

如今的她是这样的:每天放学走两站路回家,其间跟在别人后面过两次马路,回家自己写作业,然后把书包装好放在门口的鞋架上,到晚上八点半刷牙、洗脚等,然后上床睡觉。打开她的柜子,袜子、短裤都是分别放在专门的抽屉里,她的衣服都分门别类地放在柜子中。做这一切,她都没有让我们帮任何忙,甚至不用提醒。她也有过手忙脚乱,有过埋怨,但因有我的陪伴和鼓励,她从不适应慢慢过渡到从容应对。

批评技巧:用讲故事或交流的方式委婉解决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错误需要大人的指正。有的可以当时指出来,有的则需要在一定的积累后一次性说透。心理学家指出,对成年人的表扬与批评应把握5比1的比例,那样既有效果,又容易被接受。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因此,鼓励与快乐教育应该是最常用的手段。及时肯定孩子的行为和成就,使孩子有动力做得更好。

批评绝不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要找机会。有一段时间,女儿受不了批评,动不动撂下小脸。在她心情好的一个下午,我特意出了一道作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快,她写完作文了。她联系自身,说出面对批评时的心理,并意识到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是不对的。我还通过讲故事来对她旁敲侧击。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孩子会有冷静的思维和理智,而人物身上的问题正是孩子的问题。一个嘴碎的妈妈,不但让孩子厌烦,连自己都会烦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稳扎稳打、寻找机会,是我批评孩子的一贯做法。

了解社会:接受美好的事物,也不回避阴暗面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应该让孩子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有人说,孩子还小,不应该看到阴暗面的东西;有人说,要多给孩子讲那些阴暗面,让孩子有提防的心理。我觉得,取中间道路更好。在孩子四岁时,我就养成了给她读报纸的习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读的范围和话题也在不断调整中。坏人如何骗小孩打开家门、在大街上如何面对陌生人、火场逃生自救、常见的公共标志符号、一个孩子如何成为大盗、一对母女的感人故事、灾难后的人们……美好的、感人的,愤怒的、恐怖的,各种新闻我都会回家读给她听。

有段时间,少数地方出现了教师害女学生的案子,而且大都发生在小学。我不能以吞吞吐吐、闪烁其辞的口吻谈这个问题。我先从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入手,接着讲她是怎么形成的,怎样由妈妈和爸爸合作,结合出了小种子,附着在妈妈的什么地方,然后长成了她。接着,我引出了那些案例,指出男教师不能对女学生做什么事情,遇到这类问题应如何处理。我还顺便教给女儿面对校内的犯、校外抢劫、陌生人的求助、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与人交谈时不能透露的一些家庭信息等生活常识,使孩子一旦遇到麻烦时知道如何面对。

关系定位:和她一起面对生活,让她学会体贴他人

女儿九岁的一天,我准备给她买双鞋。在一个柜台前,我拿起一只鞋看了看,发现价格比较贵,就放下了。孩子嘟囔了一句:“嫌贵啊?”那语气让我心里非常不高兴。我决定让她参与财务支出。每次出去买东西,都让她拿着钱。由她付账、计算总支出。一段时间后,她说:“妈妈,我们每天都花很多钱,是吗?”我回答:“是啊。所以妈妈要拼命工作。你那天说的话很伤我的心。我就是嫌贵也没什么不对啊……”她抱住我的腰十分惭愧地说:“妈妈,是我错了……”

之后,凡是能吸收她做的事情我都会要她参加。比如要打扫卫生,我让她在扫地、擦地和收拾厨房之间选择。她选择收拾厨房,系着围裙,把橱柜的每个台面都用洗洁精和清水擦干净,餐具也洗得闪闪发光。我们一起验收成果,用DIY的水果蔬菜沙拉作为犒劳。

无论是谁,都喜欢被依赖、被需要的感觉。其实,孩子也一样。适度地被大人需要,她会觉得长大了,被认可了。因此,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她做一些自以为帮助了大人的事情,能培养责任感,让她学会照顾他人。平等、合作、联盟、互动,应该是当今比较科学的新型母女关系。

上一篇:我该如何辨别男友性要求中爱的成分 等4则 下一篇:只换不卖,换出新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