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8-25 07:54:12

肾脏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水平基本相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心理护理;肾脏疾病;效果

肾脏疾病是泌尿系统收治的常见疾病,具有着救治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1],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最终进展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可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2],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会造成影响,因此肾病患者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可影响到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通过给予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8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37±5.5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5.86±2.93)年。88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2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8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确诊,尿蛋白定性检测均为阳性反应,研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及意识障碍患者。将8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病程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疾病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日常护理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医疗环境,认真、主动、热情、真诚的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个人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日常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言语诚恳、态度亲切、积极主动,要尊重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肾病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加之疾病久治不愈,常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根据患者的接受情况采用适宜的教育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治疗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改善病情的影响。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食谱,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适当锻炼、游戏有益于健康。同时e极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可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因素,叮嘱患者要及时进行规避;③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由于肾病疾病的病程较长,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患者身心疲惫,多存在着焦虑、抑郁、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影响效果。在整个疏导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以疏导为主,严禁强制干预,避免造成患者的抵触心理;④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肾病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需要长期的治疗和休养,对于家庭配合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讲解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适宜,争取获得家属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帮助患者获得家属的良性支持和经济保障;⑤协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患者发病后多处于住院治疗状态,社会交往减少,加之受到其他患者病逝的不良干扰,患者及家人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1.3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和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用Person线性相关分析两变量之间相关性,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DS和SAS指标水平基本接近,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肾脏疾病作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多由泌尿系统感染所引起,其主要诱因包括感冒、疲惫、性生活不洁、尿路感染等,如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慢性肾脏损伤,进而引起其他更多的并发症,最终导致肾衰竭[3]。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完善,但由于病情不断进展,肾脏的损伤程度会呈现不可逆性发展,为患者和家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肾脏疾病患者不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还应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进而使患者能够客观、理性的面对治疗,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证实,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

4结论

肾脏疾病患者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建英,苏志勇,甄亚楠.心理护理干预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90-93.

[2]高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90-91.

[3]李莹,冯国和.心理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874-876.

[4]龚丽萍,赵丽娟,林初媛.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3,26(2):341-342.

上一篇:积极鼓励发展村级农民综合合作社 下一篇:江苏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梳理与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