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疗肾脏疾病论文

时间:2022-09-16 01:12:32

伤寒论治疗肾脏疾病论文

【摘要】探讨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治疗肾脏疾病的大法和代表方剂在临床中应用的疗效,旨在对中医肾病专业同行有参考作用。提出运用《伤寒论》方治疗肾脏疾病,只有紧紧把握住不同方证的病机、主症特点,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肾脏疾病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活动。清代医家柯琴曾说:“仲景约法,能合百病,不专为伤寒一科耳”。后世医家将其扩大用途,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笔者结合内科肾脏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应用经方处理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医疗实践报道如下。

1疏利三焦,通阳化气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原用于少阳证,该方和解少阳,寒温并用,协调升降,扶正达邪,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效;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药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具有健脾利水,通阳化气的作用,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证及痰饮、水湿证。现代医家根据小柴胡汤、五苓散方义及所主病证,灵活化裁,对其运用已远远超出《伤寒论》所提示的范围。因两方配合使用具有确切的利尿效果,现代临床常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且疗效确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由于浊毒壅盛,阻滞气机,使清阳不升,浊阴不能外排而潴留体内,形成浊毒侵犯各个脏腑、充斥三焦之证。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两方合用组成的柴苓汤,可扶正达邪,疏利三焦,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利湿泄浊,与慢性肾衰的正虚邪恋,浊毒弥漫三焦的病机相合,故而取得较好疗效[1],可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改善肾性贫血,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氨基酸失调,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有在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2]。

2温阳利水

《伤寒论》中真武汤证主要见于82条,316条。前者为太阳病误治,损伤少阴阳气,致阳虚水气内停外泛,后者讲述少阴本经自病,阳虚水泛。两条病因来路不同,但病机相同,故治法方药相同。药用炮附子、生姜、白芍、白术、茯苓五味,温阳益气,健脾利水,该方是中医温阳利水的基础方。现代临床用本方化裁,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积水等多种肾脏疾病。药理研究证实,温阳利水之真武汤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尿量,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调整实验大鼠的渗透压调定点,减少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促使代谢产物BUN及Scr的排出,减少血浆白蛋白的大量丢失等作用[3]。慢性肾功能衰竭由多种肾脏疾病迁延不愈,持续发展而来,脾肾阳虚,水湿不运,浊毒壅滞是其根本,针对这种脾肾阳虚之根本,我们以经方“真武汤”为基础化裁治疗CRF,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均疗效确切[4,5],可改善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增加尿量,降低BUN及Scr,调节电解质和氨基酸代谢平衡方面皆有明显作用。为古方新用,弘扬仲景学说,开辟了新的途径。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讲述表证误治后损伤脾阳,导致饮停中焦,浊阴上逆,故病人在突然坐起或起立时即感头晕目眩,可伴有心悸气短,咳喘咳痰,纳减便溏,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症。治宜温阳健脾,化饮利水,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根据该方证的病机及所主证候,临床将其灵活化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积水等泌尿系统疾病具备本证病机者。如配伍真武汤,可用于多种肾脏疾病证见脾肾阳气俱虚者。

3育阴利水

《伤寒论》中猪苓汤证散见于阳明病篇(223,224条)、少阴病篇(319条),其病机均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故皆用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张仲景首创滋阴利水法,实开中医育阴利水之先河。猪苓汤主要用于治疗热盛伤阴,水热互结所致的水肿、淋证、尿血、消渴等证。现代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种急、慢性肾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尿路结石等病而见本方证病机者,皆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证实,猪苓汤具有确切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以不破坏机体水盐平衡为特点,其利水消肿的原理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另外本方混于水中饮用,对实验性肾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有显著疗效。

4活血逐淤

典型代表方为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主要用治疗太阳蓄血证,太阳邪热循经入腑,与血结于下焦,证见少腹硬满或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涩沉实或沉结。根据淤热内结的程度及轻重,治宜活血化淤,通下淤热或破血逐淤,泻热。根据这两方“淤热互结在里”的病机特点,后世临床该两方得到广泛应用,不但用于治疗下焦蓄血,而且广泛用于内科各系统,尤其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及糖尿病肾病。如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病程中,病人表现以大便硬,少腹不适,小便黄赤或血尿,舌紫暗等为主症者,以桃核承气汤加益母草、白茅根等化裁。赵新健等[6]以桃核承气汤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0例,总有效率达85%,该方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BUN,Scr,还可改善CRF的血液高凝状态。王廷春等[7]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认为桃核承气汤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逆转其肾小球滤过率逐步下降的趋势,减少蛋白尿排出量。我们根据糖尿病肾病肾亏阴阳两虚,淤血阻络的病机特点,以经方抵当汤和肾气丸化裁,组成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初步临床观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动物实验亦证实该方疗效确切。

5攻逐水饮

《伤寒论》152条云:“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仲景用治饮停胸胁之悬饮证。药物由芫花、甘遂、大戟、大枣4味组成,具有峻逐水饮之效。后世对十枣汤的应用已不局限于张仲景之意,凡是内有水饮停积之证均可用之,如广泛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肾病水肿等,亦有报道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病证。本人在临床上将该方主要用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高度水肿、大量浆膜腔积液如大量胸腹水等,只要患者体质壮实、正气虚衰不明显,均可用之,但须中病即止,一般让患者泻下稀水便5~6次即可。该方应用时以用散剂口服效好,3药等份,捣为散,枣汤送服,亦可作为胶囊剂,同时注意一定要晨起空腹顿服。该方逐水力量虽猛,但只要掌握剂量,尊原方服法,疗效明显。笔者曾用该方治疗一高度水肿之糖尿病肾病患者,该患者经大量静滴速尿针亦不能缓解其大量胸水和腹水所致之胸闷、气短、无尿、腹胀等症,口服该方后,泻下水样便7次,上症明显减轻,患者可以半卧位休息。

牡蛎泽泻散见于《伤寒论》395条:“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仲景用治伤寒大病瘥后,病势已减,但实邪未尽,气化不利,湿热壅滞于下焦,而见“腰以下有水气”等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或大腹肿满,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用该方逐水泄热,软坚散结,实为一张注重祛邪的治水肿名方。本人在临床上多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之水肿、腹水等但虚证不明显者。若有虚证需充分扶正后再用本方。因方中蜀漆、商陆根药性峻烈且有毒,可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车前子等代替。

6宣肺利水

《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主要用治太阳风寒表证,两方均有辛温发汗解表的功效。借两方的发表散水之性,将其用于治疗肾性水肿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组成中药药浴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药浴治疗。人体皮肤是天然的半透膜,成人皮肤体表面积相当于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具有很强的分泌排泄和吸收作用,在肾功能障碍时,汗液中尿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因此可通过汗法来增加毒素排出。我们用药浴法外治配合内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确有发汗散邪,开泄腠理之效,能使毒素从汗而出,在改善肾功能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疗效显著[5]。

总之,运用《伤寒论》方治疗肾脏疾病,只要紧紧把握住不同方证的病机、主症特点,辨证准确,皆能取得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小会.疏利降浊汤治疗CRF大鼠的拆方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2):55.

[2]杜雨茂.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J].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176.

[3]梁华龙.真武汤利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68.

[4]李小会.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5,26(7):726.

[5]李小会.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J].陕西中医,2005,26(4):313.

[6]赵新健,张新雪.桃核承气汤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10(2):15.

[7]王廷春,范冠杰,欧翠柳.加味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38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0,15(2):10.

上一篇:痰浊与带下病分析论文 下一篇:痰淤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