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演示实验的课堂实效性

时间:2022-08-25 05:06:33

增强演示实验的课堂实效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也较高,化学这门新开的课程正适应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操作或化学变化引起学生感知,形成短时感觉贮存;通过教学,使学生选择知觉,引起注意,将信息“摄入”意识,进行记忆;经过思维或动手操作,形成化学实验能力,并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学习。因此化学实验教学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化学教学达到优化的最成功手段之一。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按“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按课本实验探究演示—教师归纳结论”的过程进行的,学生始终处于观众的位置上,难以主动思考,这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无法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化学失去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将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空间拓展。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实验做的尝试。

一、在教学中增加趣味实验,保持教学中的神秘感

我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求渴望。如,引入化学课时做趣味实验:魔棒点灯、水上火舞、烧不坏的手帕等。学氧化碳的性质时作吹气变牛奶实验;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作镁、锌、铁、铜与酸吹气球实验。在学习“燃烧”“自燃”“着火点”等概念时我先给学生演示“煽风点火”的实验,用扇子轻轻地对着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扇风,大家目睹白磷着火了,感到惊奇,顿时哗然:怎么不用火柴点,仅用扇子扇就能使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呢?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从中找到“谜底”,悟出道理,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感性认识。生动、鲜明的趣味演示实验能把学生带入神奇有趣的科学世界中,学生从奇妙的实验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从兴趣盎然的观察中发现有趣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凡有实验的课,学生的兴趣就会特别高,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课堂印象特别深刻。实验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诱惑着学生,有趣的实验现象,再加上老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使他们认真观察、分析,促进了他们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改进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增强教学中的新鲜感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课本中都有详细的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也一目了然,刚开始学生还有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对实验失去期待和探究的动力,所以要对实验进行改进。一方面可以体现实验的神奇和变化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氧气中观察镁条的燃烧;在水的组成中对水电解装置中的试管加以改进,不但有明显的电解现象,还可以同时检验出两极产生的气体;这样对实验的结论能有很好的验证效果。在学习《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时,由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思维定式:水能灭火,因此水火不相容。所以学生便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白磷在水中自然不会燃烧”。如果能够将上述实验加以改进: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教师适时设疑:如果我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白磷是否会燃烧起来呢?(学生都认为不会)。这时补充实验,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同学们就能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知识,而且延伸了课本内容。在白磷燃烧时有污染性的烟尘,用两个试管代替铜片,在试管口放气球以收集烟尘,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在让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改组一些演示实验,创造条件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索体验

改组演示实验,就是在演示实验中要改变原来的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而让学生配合演示、直接由学生演示或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同时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来。从演示实验观察效果的角度看,改组教师演示实验有助于提高实验观察的效果。对于那些实验安全系数较高、操作难度较小、观察能见度较差的演示实验而言,很有必要将其改组,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他们自主地完成探索任务,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探索体验。

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钻研教材,多练技巧,多想办法,即时总结”。同时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在已知的基础上创造新知,尽最大的可能提升思维空间。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学习中需要创造,教学中同样少不了创造。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职业中学)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目的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