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劳资统计工作的责任意义

时间:2022-08-25 04:11:21

浅谈做好劳资统计工作的责任意义

摘 要: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普遍关注,劳动工资统计能够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反映劳动力成本高低,为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和调控提供依据,因此,扎实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就成为各级统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劳动 工资 统计

劳动统计(又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反映劳动和工资等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构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消费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准劳动统计数据对各级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准确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劳动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1.1劳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统计人员大多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开展较困难。由于劳动统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劳资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致使劳资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需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更不用说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2劳资指标设计依然缺乏实用性

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群多年来一直由从业人员数、在岗职工数,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变动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的多元化,新事物,新情况的不断涌出,现行的这些指标群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劳工统计工作必须有相关的指标来加以反映。

1.3统计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单位原始记录齐全,建立了统计台帐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据与财务账目核对清楚。但仍有一些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统计台帐,致使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基层劳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统计制度、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造成的。

2.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2.1数量性

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

2.2综合性

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3.今后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统计人员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劳资统计工作要求统计人员既熟悉人事劳动管理的业务知识,又要掌握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如何提高劳资统计人员素质呢?一是要求劳资统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二是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强化统计意识,熟悉劳资统计指标体系,精通统计业务,在上岗前要取得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三是强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熟练运用现代化统计手段的能力,通过培训,统计人员全部取得计算机中级证书。

3.2建立、健全统计制度

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统计实际情况的治理监视体制与运行方式,建立起基层的超级汇总制度和统计部分内部的数据评估制度,严把统计数据质量关,准确、可靠是劳资统计工作的价值所在,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从基层的统计抓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使劳资统计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做法:一是严格统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二是规范基层报表制度,落实责任。三是抓原始记录,建立制度并加以落实。四是做好表彰评先工作。

3.3进一步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化建设 实现规范化管理

基层统计是统计大厦的基石,而信息收集是基层统计的重要环节,对收集来的信息做好原始记录、登好统计台账是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关键。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全面普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应尽快普及电子台账,实现社会联网。基层单位也要加大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把劳动工资统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此外,要实现劳动工资统计规范化管理,还要开好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统一统计口径和指标解释,做到数出一门;严格报表层层把关和报送时限,做到优质高效,做到责任层层落实。

3.4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进行有效统计分析的前提。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分析质量的高低。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首先把好入口关,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水平。基层单位要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和核实,而且也要分析劳动工资统计专业与其他专业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可比性,真正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确保主要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劳动经济运行趋势,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总之,通过以上做法,使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人员经过培训,业务素质得以提高,报表质量有所改善,提高了报表数据准确性,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上一篇:对商誉会计的理解与探讨 下一篇:略论粉饰财务报表的危害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