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障奴工现象对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反思

时间:2022-05-27 04:30:46

基于智障奴工现象对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反思

摘 要:给予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以特别的关心和照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据有关媒体披露,部分地区存在智障人士被卖为包身工从事高强度劳动的现象。智障奴工现象再次凸显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缺失的问题。本文将对智障奴工现象产生进行分析,总结导致智障奴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议,促进残疾人福利制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智障奴工 残疾人福利 法律

被披露出的智障奴工事件时间是2010年末,发生在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镇一家名为佳尔思的绿色建材化工厂,该建材厂被发现雇佣了一些智障人士为工厂工作,这些智障人士来自四川渠县人曾令全组建的“残疾人自强队”,工厂把这些智障人士当成奴工对待,强迫他们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条件下长时间从事超负荷的劳动,没有支付任何报酬,并且工作中常遭监工虐待,些智障人的遭遇跟奴隶类似。调查发现,四川渠县人曾令全组建的“残疾人自强队”收容了流浪街头的智障人士后,与工厂签订用工协议,让智障者为工厂工作获取收益,工厂把这些智障人士当成了奴工,来为自己进行高强度生产以牟取暴利,并给“残疾人自强队”支付劳务费,长达十七年的时间内,这样的智障奴工输出交易一直持续到被媒体曝光和有关部门查处才结束。

1.导致智障奴工现象产生原因

1.1观念上对残疾人认识的偏差

虽然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已经颁布实施多年,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了关爱残疾人的风气。可是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仍然存在,很多人普遍认为残疾人不能为社会生产发挥作用,是社会的负担。长期以来,残疾人士是受到歧视的社会群体,其中,智障人士受到更多的歧视,政府部门对智障人士缺乏必要的重视。在许多人的观念里 ,残疾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 ,照顾残疾人是家庭的当然责任1,从而往往忽略残疾致因中的社会因素 ,单纯地强调照顾残疾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忽略了政府的公共责任与现代社会的社会责任。残疾人在整个社会中仍难以享受到与健全人一样平等的待遇,社会对残疾人依然有排斥2。社会对残疾人的排斥直接表现为社会对残疾人状况的不关心,忽视残疾人的生活起居。在各个方面歧视残疾人,残疾人在社会中难以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甚至部分家庭也会把家庭成员中的残疾人遗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对待残疾人的认识都带有偏差,觉得残疾人是没有工作能力,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社会没有任何帮助,是社会的负担,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滞后。智障人士是残疾人群体中最特别的一个群体,是一群特殊的残疾人,如果说其他类型的残疾人还能得到政府部门关注的话,智障人士很难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政府部门大多对智障人士有一种歧视,对社会没有任何有益方面,智障人士是社会的包袱。这种错误观点充分说明了对残疾人社会福利认识的不足。

1.2现今福利企业难以安置智障人士

兴办福利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企业的设置曾经在安置残疾人、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3。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企业开始暴露出不足。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都有国家支持调控,企业能够根据国家的安排,接受残疾人在企业里就业,妥善安置了残疾人,又能够使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做到了让残疾人自食其力的同时又为福利企业创造效益。进入市场经济后,福利企业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支持开始逐渐减少,突然间的转型使福利企业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企业经营由此陷入困境,残疾人的安置出现问题,并且残疾人劳动力的工作能力低于健全人劳动力,这也使福利企业的生产效益低下,失去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后,福利企业大多经营困难,处于停滞状态。福利企业的困境导致其难以接纳安置众多的残疾人,智障人士由于其特殊性,如果无法在福利企业里工作,更无法在其他劳动生产部门进行工作,实际上智障人士也有一定的发展能力,只要经过合适的训练就能熟练工作,如果的福利企业能够有足够能力安置智障人士,让他们在国家正规的福利企业进行生活和工作,既能发挥自身的能力维持生活又不会受到虐待,完全能避免奴工现象的产生。

1.3政府部门职能的缺失与法律落实不足

智障奴工的输出有长达17年的时间,为了得到更多的智障奴工,这个自强队组织人员到街上把智障人士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抓走带到自强队进行严酷训练,甚至包括无家可归的健全人。四川渠县残疾人自强队在街头抓智障人士然后把他们组织输送到新疆充当奴工。四川的民政部门并没有了解流落街头乞讨的智障人士被残疾人自强队收容后的待遇和去向,残疾人自强队的没有受到政府任何有力的监管。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部门应该由劳动监察队的编制,对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监察,对于智障奴工现象,新疆托克逊当地的劳动部门一直没有了解这些工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与厂方签订用工合同。劳动部门的职能明显缺失。智障奴工事件中四川渠县残疾人自强队能一直从事这种输出智障奴工的活动,暴露了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缺失。

2008 年4 月24 日,我国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在残疾人的歧视、出生缺陷的预防、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以及各级政府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等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法律的实施落实遇到各种难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智障奴工现象的产生,凸显各个政府部门间的软弱涣散,执法不力,事实上使这部法律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使残疾人难以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待遇。

1.4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滞后

智障奴工现象的产生与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缺失有关。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及服务制度还不够成熟,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大多数残疾人所得到的福利保障项目少水平低,一些残疾人甚至处于保障缺失状态,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与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尚未充分公平地共享到改革开放的成国。智障人士是残疾人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特别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对其投入很有限,在各地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上,尽管公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但在这种残疾人保障方面的投入上,却向来是呈现出“吃紧”与“不足”的水平。救济经费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救济标准偏低,最后能够发放到智障人士身上的救济金就寥寥无几。残疾人社会福利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得到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一些子项目,例如残疾人就业安置、残疾人物质帮忙、残疾人康复等等长期都没有被社会保障部门所重视,特别是智障人士的社会福利体系,另外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绝大多数城镇建设与公共设施建设往往忽略无障碍设施建设 ,更鲜见有为残疾人发放福利津贴及相应补贴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4。

2.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对策

2.1信息化建设,及时跟踪了解智障人士的信息

目前我国各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残疾人特别是智障人的情况了解程度有限。本次事件中的智障人士很多人没有具体的身份,家在哪里、户籍在哪里都无人知晓,即使通过公安部门的调查仍然没有结果,没有人关注收容所里的智障人士到底是从何而来,这需要完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每一个智障人士的基本信息和动向,做到不会让智障人士下落不明和有人知道行踪。在这个方面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在香港,一个孩子出生后,由母婴健康院初步诊断症状,成长到一定时候,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对其作详细评估。确定智障后,将被建立特别档案,终生有社工跟进服务:在0至6岁,为其联系特殊幼儿中心,接受学前服务;6至15岁,进特教学校;15岁之后,进行职业训练或辅助就业。加强对于智障人士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专门的信息库,能够使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智障人士基本情况。自一个新生儿出生,可以由医疗机构检查评估智力发展情况,长期进行追踪,确定儿童智力情况,及早发现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建立长期康复计划,能够及时了解智障人士的情况,一旦发现失踪可以立刻进行寻找。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关于智障人士的信息库,这能够使政府部门对智障人士的情况及时了解,根据智障人士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和生活照料,减少由智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负担,也能减少遗弃家庭成员中的智障人士的现象。

2.2加大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保证法律执行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该法的实施力度仍然不理想,智障奴工事件与政府相关各部门执法力度软弱有直接关系。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应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企业用工情况及时进行了解,核实企业用工的工人的情况,确定劳动合同是否已经签订,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智障奴工事件中相关部门就没有做到这些工作,劳动部门应严格执行劳动法和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组成专门的检查队伍,拨出固定的资金,改善劳动部门的设施和人员待遇,认真仔细地核查企业的生产和用工。、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应该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以劳动部门的监察和设备的维护更新,提高劳动部门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办事能力,及时核查监管企业是否认真执行了国家关于残疾人用工的政策,使企业能够与残疾人劳动者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劳动合同,确定适合残疾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为残疾人在工作中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保证残疾人劳动者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项目。

政府部门在实践中还应转变思想观念,纠正对残疾人认识的偏差,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群体,保证关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实施,在关于残疾人的问题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保证法律的权威,打击侵害残疾人的不法行为,保障法律的执行。

2.3改进福利企业管理,促进福利企业发展

智障奴工事件中,智障人士的就业和安置是一个重要方面,提高福利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接受残疾人的能力,给予残疾人妥善安置和就业能够避免智障人士流落街头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福利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当前残疾人就业安置上出现的新情况,改革旧的福利企业管理模式,采用新的符合现实情况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努力提高福利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妥善安置残疾职工就业。针对智障人士的特殊情况,福利企业可以开发出适合智障人士的工作,能够让智障人士通过自身的工作为自己获得生活来源。每一个人只要有合适自身的工作,都是人力资源,这其中也包括智障人士,福利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发挥智障人士所特有的能力,使智障人士能够做到生活自理,有固定适宜的居所和稳定的工作,从而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能够减轻家庭负担,也能使智障人士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使自己得到锻炼,有利于自身生活自理和身体康复。

2.4建立残疾人社区照顾制度,鼓励支持民间助残

为了在残疾人关怀方面能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参与,可以建立残疾人社区照顾制度。社区照顾残疾人,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针对的人群是精神病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过机构对这类人员进行集中照顾,相关政府部门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提供生活照顾和其他服务5。英国的社区照顾制度里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照顾中充分合作,提高了社区照顾制度对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目前我国的残疾人福利制度中,社区照顾才刚刚起步,在整个福利体系中作用不大。针对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展残疾人社区照顾制度。发展残疾人社区照顾,要求有效社区资源,特别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配备专门的办公设备,对社会工作者在工资、入学与单位评优上根据其在残疾人社区照顾的表现计入参考范围,这样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残疾人社区照顾服务,特别可以吸收有意于助残行动的志愿者。在残疾人的社区服务中,根据智障人士这一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制定专门的智障人士的社区服务计划,对家里有智障人士的家庭,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其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同时根据不同智障人士身心特点,提供针对性的生活和心理帮助。此外,还可以安排社区医生上门为智障人看病,解决智障人士就医不便的问题。

民间的爱心助残机构的建立和运行必须接受政府监管,进行严格审核监管,以此决定是否允许其创办助残机构帮助残疾人,制定助残机构管理机制和违法处分方案,对助残机构把残疾人当成奴工或用残疾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依法惩处,追究刑事责任。民间助残机构必须在政府部门登记注册,有专门的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专门的地点,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保证民间助残机构能够符合助残工作的要求。

2.5扶持残疾人福利事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起步晚、发展慢、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智障奴工事件中的残疾人普遍没有享受到残疾人社会福利,所以,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中专门拨出一笔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用以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在物质帮助的同时,建立精神帮助制度。组织培训有资质的残疾人心理救助队伍。提高对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扶持力度。应根据我国的实际生活水平,针对残疾人,特别是智障人士,制定一种专门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工作中,由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一支专业的医疗鉴定队伍,对智障人士的智力状况进行科学的鉴定,根据鉴定,评定出不同的智障程度,根据智障程度的高低,决定不同水平的福利支付标准,以此改善智障人士的生活,除了基本的福利补助之外,还应根据其是否有恢复的可能性,为智障人士提供治疗恢复计划,提供治疗支付费用。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残疾人福利的财政补助,拓宽筹资渠道,支持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性,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外,在残疾人社会福利项目增加一定的内容,包括就业、医疗、康复、生活照料、心理救助咨询、无障碍设施等项目,进一步方便残疾人的生活。

3.结论

智障奴工现象的产生是残疾人福利长期被忽视和缺失造成的恶果,造成智障人士被虐待、关押和强制劳动。这些现象反映出了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上的不足,加强对残疾人福利体系的建设,加大对残疾人福利体系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与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残疾人的就业和安置,更好地改善残疾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保障人民大众的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制度、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高伟.社区照顾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09(4):43-45.

[2]周沛.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0(5):27-32.

[3]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2-9.

[4]廖美华.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促进托养中心又好又快发展[J].理论导报,2010(6):61.

[5]付国栋.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导报,2008(11):35.

[6]马克继,米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0):152-155.

[7]许宪友.新形势下的福利企业管理工作[J].社会福利,2009(7):10.

[8]杨方方.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一个初步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63-167.

[9]程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与发展对策[J].红旗文稿,2010(9):30-32.

[10]王永刚.积极搭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平台[J].社保论坛,2010(8):36-37.

[11]卞飞.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选择基于资产建设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0(5):137-141.

[12]李文琦.和谐社会背景下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浅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0(12):97-99.

[1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J].求是杂志,2010(14):16-18.

注 释:

1.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2-9

2.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5).

3.许宪友.新形势下的福利企业管理工作[J].社会福利.2009(7):10

4.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2-9

5.黄高伟.社区照顾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2009(4):43-45

上一篇:浅析财政性投资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下一篇:县级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