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

时间:2022-08-25 12:20:38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B组行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高于B组的7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干耳时间(37.8±9.16)d低于B组(48.3±12.47)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94.0%的患者听力得到提高, B组有86.0%的患者听力得到提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未出现听力恶化情况, B组有1例患者出现听力下降,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鼓膜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快速清除中耳病变, 在明显提高患者听力的基础上, 降低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95

慢性中耳感染通常是由于在儿童期患耳部感染未加治疗的结果。这种感染或者是从来没有完全排除, 造成感染的某些有机体仍然残留在耳内;或者是感染难以完全排除, 留下一个容易受感染的部位。在临床中针对慢性中耳炎患者, 给予合理方式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本文对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耳镜检查、CT检查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且均为单耳发病。本次研究中排除了鼻窦炎患者、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广谱抗生素敏感患者, 合并有心、脑、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24~60岁, 平均年龄(34.2±10.6)岁。耳内流脓史的患者19例, 耳鸣史的患者14例, 眩晕史的患者15例, 感冒史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按照Gates的病理分型进行分型, 其中24例患者为单纯型, 21例患者为骨疡型, 15例患者为胆脂瘤型。将6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进行分组, 分为A组和B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 B组患者行改良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为期5~18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 随访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听力提高状况。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各项临床症状消失, 听力显著提高, 提高幅度在20 dBHL以上;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听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鼓膜未恢复, 听力无改善, 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采取改良乳突根治术的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耳时间比较 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A组患者的干耳时间为(37.8±9.16)d, 采取改良乳突根治术的B组患者的干耳时间为(48.3±12.47)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程度比较 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A组有94.0%的患者听力得到提高, 采取改良乳突根治术的B组有86.0%的患者听力得到提高,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未出现听力恶化情况, B组患者有1例出现听力下降,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耳科疾病, 其主要是由于中耳黏膜、鼓膜甚至是骨质发生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导致的[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会引发不同程度上的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积极的临床治疗。

改良乳突根治术是在传统乳突根治术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术式, 与传统的乳突根治术相比, 改良乳突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但是其存在术后复发率较高的问题, 且其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开放式鼓膜成形术是在乳突根治术治疗基础上进行的鼓室成形术, 整个手术中既包括了病理组织的切除, 也包括了生理结构的重建。因此, 开放式鼓膜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 较改良乳突根治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给予其治疗, 临床效果显示开放式鼓膜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较为显著, 优于改良乳突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可快速清除中耳病变, 在明显提高患者听力的基础上, 降低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志春, 叶胜难, 林有辉, 等.鼓峡阻塞症早期诊治与探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1(22):1020-1022.

[2] 玛依拉・吐迪, 皮力东・库亚西, 石磊, 等.分泌性中耳炎新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右江医学, 2009, 37(6):722-723.

[3] 张道行, 李玉洁, 田吴, 等.慢性中耳炎手术方法的选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6, 13(3):153-155.

[4] 李中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89例临床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9):170-171.

[收稿日期:2014-09-29]

上一篇:妇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