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绿色壁垒 发展国际物流产业

时间:2022-08-25 12:13:27

跨越绿色壁垒 发展国际物流产业

[摘要] 国际贸易领域盛行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物流行业在应对这些绿色壁垒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进行引导,强化公众和企业的绿色物流意识,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整体技术含量和加快培养国际型的绿色物流专门人才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绿色壁垒国际物流业绿色物流碳经济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跨国经营和产品本地化生产的浪潮,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随着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格局的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物流。可以说,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已出现“无国界”的局面。

物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其在推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国际权威统计,交通运输业碳排量占全球的20%左右。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方式已然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瓶颈。为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物流业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即改变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形成一种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发展、又能抑制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危害的绿色物流。然而,在绿色物流得到国际社会相互认可和支持的同时,绿色壁垒的概念也悄然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二、绿色壁垒与我国国际物流

1. 绿色壁垒的概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而绿色壁垒逐渐兴起,“所谓的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强制性技术标准与法规,要求某一产品必须符合特定的环境和贸易双重标准,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技术壁垒。它是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因为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密切,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参与方,尤其是出口国的影响最大,而作为全球出口大国的中国,也就成为深受绿色壁垒影响的国家。

绿色壁垒并非简单的法规、制度或者标准,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比一般公众认知的大。“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发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例如,ISO14000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因此,绿色壁垒也对国际物流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2.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物流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运输,商品包装、流通加工以及逆向物流等环节。

(1)绿色壁垒对运输行业的要求

运输业带来的物流离不开运输,作为二氧化碳的重要“产地”,在不久的将来,物流企业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付费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计算一下你的碳排放,缩减你的碳足迹”已成为企业在全球贸易中的考量指标。面对全球减碳新趋势,“低成本+低碳减碳”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在供应链不只要拼低成本,更要拼低碳已达成共识,不能适应这一潮流的企业很可能遇到外国政府和市场的阻力,因此,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采用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方案,也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关注。

(2)绿色壁垒对包装行业的要求

各国很早就认识到包装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包装或重复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因此都对国际物流包装制定了非常多的法规,如美国法律规定进口商品包装不得用稻草;新西兰规定进口商品包装不得用干草、稻草、竹席;欧盟规定进口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必须经过熏蒸灭菌处理。

(3)绿色壁垒对逆向物流的要求

在逆向物流方面,由于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相关废旧物质回收法律法规。早在2000年,欧盟在环境贸易壁垒方面就采取了较大的行动,要求家电、电子产品、通信用品的回收率为60%以上,个别类产品回收率高达75%。由于这些绿色壁垒的增强,出口商品的退货、召回、报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报废零部件的回收和利用所涉及的国际逆向物流问题越来越多,对国际逆向物流成本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这些规定是按照发达国家的资源条件、消费偏好等因素确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成为了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

三、我国国际物流业在绿色壁垒下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物流业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支柱产业群,它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管理等多个产业。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国际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和制造业的巨头已将采购重心转移到中国的成品与半成品市场,而众多中小企业也正开始将它们的供应链延伸到中国。无论是国际海运、空运、陆路运输,还是进出口货物仓储、流通加工和包装等国际物流服务,都能在中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尽管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使我国国际物流业在09年受到较大影响,但可以预期,未来数年间我国国际物流的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求依然巨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国际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与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绿色壁垒面前,常常显得无奈和被动。

2.我国在绿色壁垒下发展国际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应对来自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绿色壁垒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绿色物流思想尚未真正确立

首先,有关部门和领导没有在根本上转变转变观念,系统的绿色物流思想还没有确立,没有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其次,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理念仍较淡薄,许多企业尚未明确绿色物流的概念,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绿色物流体系。

(2)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不断地致力于完善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法规还不是很多,现存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很不完善。对各种产品制定涉及环境方面的技术指标,我国目前甚至还没有明确地规定这类指标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还是由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再如,绿色壁垒涉及和影响的行业众多,范围广泛,由此可以形成各种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对这些标准进行分类管理或者合理统一是一个繁冗的问题。

(3)标准化基础工作薄弱

我国自1998年到加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制度后,只有近百家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而物流经营者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一些企业在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方面,尚未完全建立最基本的标准体系,标准化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4)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

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发达国家所建立的严格而广泛的绿色壁垒体系,是以其发达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为后盾的。我国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我国国际物流业如何跨越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既然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业乃至我国国际物流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跨越我们面前的绿色屏障就成为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国际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克服绿色壁垒给我国国际物流发展所造成的障碍。

1.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进行引导

政策因素对行业及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及指向性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物流政策并没有把在发展国际物流中可能因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而必须支付的环境资源成本纳入经济目标体系内,未体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验,在环境产权难以在短期内明晰化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逐步推行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把物流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内部化。

政府还应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ISO14000认证是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最有效的武器。通过对企业ISO14000实施情况的评估过程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不利于环境或者不符合标准的做法和问题,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

此外,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国外绿色壁垒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建立国外绿色壁垒数据库和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就国外的政策、法规对我国从事出口贸易的物流企业的影响及时做出反应,提供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其不利影响。

2. 强化企业和公众的绿色物流意识

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业。绿色物流发展除了要完善政府政策法规的管理性和强制性,还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重视绿色理念的推广,以及对消费者和企业经营者绿色物流理念的宣传教育。

只有企业自身认识到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绿色再造和规范才能有所突破。强化绿色物流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要有前瞻性的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将物流与绿色化进行有机的结合;政府要引导物流企业增强绿色物流意识,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政府要倡导绿色物流,鼓励、引导工商企业集中于主业,减少非生产性投资,降低成本,防止重复投资建设,消除或者避免多余物流活动。

3.不断提升科技水平

绿色壁垒说到底是绿色科技壁垒,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才是国际物流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企业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实现国际物流产业的绿色化。例如对运输环节实行绿色物流系统设备与工具决策,采取节能新技术、清洁能源、环保型车辆等技术改善物流过程的能耗和废气污染现象;对于包装环节,应顺应全球包装工业绿色包装的要求,组织科研队伍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绿色包装产品,提高包装产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对物流包装的标准,以冲破绿色壁垒;在逆向物流方面,企业应进行渠道设计,采用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进步,实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 此外,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CPS、CIS、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能帮助制定最佳运输路线、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无效物流量,进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4.加快培养国际型的绿色物流专门人才

我国要在国际物流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物流专门人才,作为企业跨越绿色壁垒的先锋,进行绿色物流的研究,并提供政策和技术改进的建议,参与国际谈判,运用外交手段正面反击各类绿色壁垒。

五、总结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从昔日的制造业出口大国逐渐向多元化国际贸易国转化,当中难免会要面对种种转型带来的挑战,绿色壁垒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密不可分,也必然要面对绿色壁垒。绿色壁垒虽然使我国国际物流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挑战也是一种动力,我国应抓住这个机遇,从我国的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着手,积极面对和处理绿色壁垒问题,总结当中的经验,以用于日后的发展,也是我国本土国际物流企业成长的好机会。争取通过这一契机发展自身,与外资国际物流企业看齐,促进本国科研产结合,并在未来成为绿色标准的制定者,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真正实现多方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肖林: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突破[J]. 南方论刊,2006,(2):24

[2] 陈成栋:绿色壁垒对我国国际物流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6,(4):221-222

[3] 王圣军:绿色壁垒:珠三角大都市圈国际物流的瓶颈,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9-11

[4] 乔倩 马宁:绿色壁垒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89-191

[5] 戴强: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2):53-54

上一篇:浅论以互动为核心的网络广告创意 下一篇:临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