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时间:2022-08-25 08:58:05

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环境保护成为全球重大课题,也成为人类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保护环境要从每个人做起,更要从小做起。作为教师,要把教育和引导两者相结合,把保护环境的意识渗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关键词:环境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目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所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惟一赖以生存的地球正拖着千疮百孔的身体,向我们诉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远古时代的世外桃源、青山、绿木……离我们越来越远,所有这些都让我们胆战心惊。

环境保护成为全球重大课题,也成为人类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保护环境要从每个人做起,更要从小做起。怎样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把环境教育渗透给小学生呢?其真谛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和引导两者相结合,把保护环境的意识渗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从自身做起,进行身教,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而教师是他们最崇拜的人,所以要当好保护环境的标兵,让孩子们从小意识到这是正确的。这可放在教学之前,但必不可少,主要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从低年级儿歌教学入手,从中渗透环境教学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行为等方面处于萌芽状态。教学时,应从好听、好记、浅显易懂的儿歌入手,让他们对环境教育有初步认识,培植对环境教育的积极情感。如教儿歌“祖国是个大花园,花园花朵真可爱,我们看花不摘花”接着放一组画面:美丽的花园,青青的草地,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小蜜蜂嗡嗡忙着采蜜。同学们被吸引住了,在吟诵儿歌的同时感受环境的美,再加上教师的介绍,学生从心里喜欢环境美,也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念头。于是在他们幼小心灵深处有一种愿望:人人都要保护环境。

二、通过对比,加强环保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思想,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从中受到感染,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在教《林海》一课时,首先播放大兴安岭森林的影像,让他们感受到森林的美,碧绿的叶子,风吹起阵阵绿波儿,快活的小鸟儿,飞驰的野兽,绿树丛生,百草丰茂,在阳光的照耀下绿的鲜亮,对美丽森林的向往,当他们还沉浸在想象之中时,老师问道:“现在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森林还是那样绿吗?小鸟还是那样快活吗?飞禽走兽还是随处可见吗?”然后播放一段毁坏森林的影像,黑烟笼罩下的森林遍地是树桩,荒凉的地面上已经出现一些沙土 ,还有一两只小鸟在干枯的树枝上哀叫, 远处的黑烟似乎也要把这一切淹没……同学们看后,立即震惊了,怎么会这样!随之情绪一落千丈,这时教师适时适度地向他们介绍森林被毁坏的原因和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然后又把森林的毁坏、污染引向校园内的一张张废纸,一个个果皮袋,之后再问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这时教室里多出了一张张涨红的小脸,不用老师多说,孩子们已经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 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在总结课文中心的同时强调人类生活摇篮的惟一性,以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和污染,而造成的水枯竭、资源浪费、森林被破坏、海洋被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做?你能想出办法来保护地球吗?学生们纷纷举手。他们说:我以后不再浪费水,不再破坏桌椅,不再随地扔垃圾等,然后再深一层引出保护环境要持之以恒,这就给我们一个要求: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正是这种细微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了环境教育,他们自觉地加入保护环境、宣传卫生的队伍中,维护着地球的绿草鲜花、碧水蓝天,促进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改善,环境教育从小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让它少些痛苦烦恼,多些欢声笑语。

上一篇: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迁移理论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作文如何做到“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