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卡通画创作初探

时间:2022-08-25 08:57:53

初中生卡通画创作初探

【摘 要】卡通画是深受初中生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在中学美术课本中作为独立章节出现无异于给大家一个惊喜!如何激发兴趣并引导学生大胆展开创作,是美术教师遇到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单个形象创作入手到借用“四格漫画”形式表现生活情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学生由兴趣到志趣,从临摹到创意的转换,为美术课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关键词】初中;卡通画创作;创意;表达;体验

现代初中生是在卡通片的陪伴下长大的,提起卡通人物,往往如数家珍,兴奋不已。性格鲜明,夸张幽默的卡通形象是他们画笔下的常客,看到美术课本上的卡通画章节,学生不禁跃跃欲试。纵观学生的卡通画作品,其中不乏造型准确,色彩明快之作,但细细考究却无一例外都是临摹作品,鲜有创意之处。如何引导初中生打破描摹的思维定势,大胆创作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和卡通人物故事,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引导学生从单个形象创作入手到借用“四格漫画”形式表现生活情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阐述如下,与大家共享。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创作欲

在卡通画创作教学前,我先以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认识卡通画的特点,关注卡通形象的创作历程,实现从“欣赏者”到“创作者”的角色转换。美术课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断,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等。在播放中有意识地定格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共同讨论分析卡通画概括、夸张、生动、幽默的特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动作对心理表达的作用,分析简练生动的表现手法。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我讲述了迪斯尼与小老鼠的故事,让学生重温了米老鼠的诞生历程,并顺势提出:同学们这么热爱卡通片,遗憾的是却一直在做卡通片的欣赏者,你们能不能创作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讲述属于自己的卡通故事,做一个像迪斯尼一样的创作者呢?一番引导激起了学生做一个创作者的豪情,不禁对卡通画创作充满期待!

二、立足生活,展开联想,尝试单个卡通形象创作

初中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美术熏陶,具有造型能力强,对技法的理解和掌握快的特点。他们对卡通片兴趣浓厚,临摹起卡通人物来得心应手,甚至有些学生不必临摹信手便可画出许多卡通片中的造型。这些都为创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作课上,教师需要的是设计发散性创作主题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把生活中、头脑中的素材有目的的加以创意,用画笔表达出来。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在设计创作主题时我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形状入手,由局部创意到整体表现,由源自物体的想象到人物形象设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创作的方法。

第一步,我设计了“形状的联想”创作主题,训练学生创意与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展开联想,添加上五官和发型,变成表情丰富、滑稽可爱的卡通人物头像,继而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形状展开联想,根据你想创作的人物性别、个性、情绪来创意五官、发型并添加装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活,画笔下有月牙儿型脸高傲的女生,葫芦形脸沮丧的老爸,长烧饼脸的“帅哥”李咏,甚至还有椭圆形脸笑眯眯的美术老师!课堂交流中,看着同伴们赞叹的目光,听着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作为创作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步,我设计了“卡通总动员”创作主题,训练学生对素材的组织能力和卡通形象情绪、心理表达技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品,选取有特点的发挥想象添加上五官、手脚、装饰,创作成卡通形象。创作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了五官、手脚分解局部素材,并一起总结了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下人物五官的共同特点,接着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经过构思与修改,学生笔下创作出的有跳舞的蛋挞娃娃,有彬彬有礼的圆珠笔先生,有留着山羊胡的萨克斯造型歌手,还有最佳拍档牙膏小姐与牙刷先生等等。有趣的形象加上多样的表情,一个个生动的卡通造型跃然纸上,让人不禁赞叹!然后,我在一张大纸中间写上“卡通总动员”的主题,让学生把创作的形象上色后剪下来粘贴上,组成一场卡通形象的盛会,展示在教室墙上作为对学生作品的肯定。

第三步,我精心设计了创作主题“可爱的卡通动物”,让学生进行卡通动物造型创作练习;设计了创作主题“同学变卡通”,选择有特点的同学观察写生,分析这名同学的个性特点和典型动作、衣着,再运用夸张、概括的手法转化成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生活形象与卡通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掌握概括与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设计了创作主题“机器人时代”,拓展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等。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训练,学生的卡通创作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创作兴趣日益浓厚,渐渐开始享受创作之乐了。

三、借用“四格漫画”形式,用卡通画讲述自己的故事

单个卡通形象创作其实是在为有富有情节的卡通故事创作埋下伏笔,学生笔下丰富多彩的卡通造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需要巧妙设计才能串成动人的项链。在卡通故事创作中,情节构思和创意是核心,卡通形象的演绎是载体,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精彩的作品。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创意时把握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形式上借用“四格漫画”来表现,既有创意上的奇巧又使情节完整而不拖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的故事》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以生活为题材进行卡通画创作”,命题的空间很大,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发挥的余地。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以学校、家庭生活为主线,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讲述自己身边的趣事。2、提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作原则,即故事结局出乎意料,情节发展符合情理。然后四人一个学习小组,从自己的生活故事中选择典型的进行创意。3、部分小组代表讲述创意,拓宽其他学生的创作思路。4、提出“四格漫画”形式,展示例作并分析开端―发展―结局的画面情节设置。接下来小组集体策划,设计造型,勾勒形象,完成初稿,再集体讨论提出修正建议。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只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智慧,在创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创作!

有了前一阶段单个人物形象创作的基础,学生已积累了许多形象素材,在卡通故事创作中,能够根据人物身份、个性选择合适的形象加以组织创意,作品可谓“百花齐放,妙趣横生”。

之后,在教授“学空间”中的“看文作画”拓展课时,又进行了创作训练并补充了卡通画中的场景描绘内容。在有了初步创作经验后,我鼓励学生尝试选择多个题材、多种形式来进行卡通故事创作,把生活趣事、心情故事用卡通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作品尽管青涩而稚拙,却有着不同于角的独特和真实。为了激励学生,我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班级画集,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作品后可以加贴一段简介,然后将它们合订成一本,这样学生就可以将画集进行传阅留言,无形中加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和友谊。

四、赏识作品,赏识学生,让学生创作并快乐着

课堂上的卡通画创作教学,是要在学生心里播下创作的种子,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教师只有用心呵护这些创作的种子,若干年后才会有参天大树的出现,所以对学生的作品、对学生本人,我一直抱着赏识的态度。对于课堂上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自评时我着重让学生谈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及对创作过程的体会,偏重于情感体验;互评时,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认识与感受,并从画面效果、表现手法方面展开讨论,偏重于技法交流,让学生帮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师评时,我对学生作品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对于作品中的不足,我适当提出中肯的建议,表达出我的真诚关心与帮助。

评价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到有趣的作品,在创意上学会取长补短,在表现手法方面拓宽了视野,在被赏识中找到了认同感,对卡通画的创作热情与日俱增。

卡通画创作,带给了学生自信与快乐,提高了学生对卡通书籍的分辨能力,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人生。但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卡通画创作的行列,我们一起辛苦创作并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 钱慧.对5岁―6岁儿童卡通画创作的解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9,(2).

[2] 何媛.小学快乐绘本创作初探――记我的儿童绘本社团[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上一篇:教育部: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将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篇: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