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8-25 07:13:30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现代金融人才是金融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和金融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运用效果,提出了完善金融实践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玲(1972-),女,江南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2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67-02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金融业的支持与引导作用,自然也就成为金融业不可回避的课题。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现代金融业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金融专业高等教育应该确立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模式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一、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金融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

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态势,高、中、低端及特色类人才都有其市场需求。因此,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各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江南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就其教育质量及其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办学层次来看,努力培养和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应该成为金融专业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金融实践教学是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目标与校外实习环境不协调矛盾的最佳途径

金融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故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运作技能。然而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金融机构工作环境的限制等,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实践教学通过校内模拟实验室的运用、模拟业务设计及金融核算组织程序,实习成本低,仿真模拟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校外实习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室内金融模拟实验中可在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三)金融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金融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主要是了解并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分析研究各类经济管理制度。金融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的运用,则是通过模拟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全部业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素质教育开辟新的路径。

(四)金融实践教学为培养信息化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了基础

金融信息化的趋势对现代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金融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成为高校金融教育的新方向。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立,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相配套,以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信息化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金融实践教学的运用及成效

(一)金融实践教学的运用现状

1.构建符合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将实践教育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学考评体系,并且把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综合考虑,使两者紧密配合,共同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

根据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要求,江南大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培养计划,统筹考虑金融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地分布于4年中,根据学生能力发展规律设置了分阶段的、阶梯式的实践教学方案。(2)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具体模式有两种,一是理论课结束后,单独开设实践课;二是在理论课当中增加一定课时的实践环节。之外,针对金融行业划分,单独实践课程又分为商业银行业务实践、证券业务实践和保险业务实践,将其与相应的理论课紧密连接起来,理论之后立即实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了教学效果。(3)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根据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例如,对于课内实践,即实验课或实践课,按照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对于在学期末短学期单独进行的实践环节,比如商业银行业务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之类,采取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写作、答辩等方式来考核。

2.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应用。在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江南大学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建立了金融模拟实验室,购买了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点钞机等相关硬件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商业银行软件、保险软件、外汇软件以及证券、期货软件。其中商业银行模拟系统以现代商业银行各种主营业务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规划设计,课程内容包括业务流程的实务讲解、业务介绍、相关凭证、问题库和模拟实验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到模拟实践操作,最后综合考核评价这样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实验过程。一共有23个实验,包括了银行会计、信贷和国际结算各业务环节。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即整个实验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完成从银行会计人员以及信贷员、国际结算人员等各角色的转换,并熟练地进行各角色所有业务的操作,使理论教学中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使教学环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金融模拟实验室逼真地模拟市场,证券投资系统以沪深交易所的实时行情为依托,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股票、期货交易环境,训练学生的看盘、分析及实盘操作能力。保险实验室的建立,学生通过互动式操作逐步熟悉现实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通过承保、理赔、咨询等角色的扮演掌握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一系列基本流程和业务处理,达到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全面培养。

3.进行校外金融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熟悉市场、了解市场,本着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相结合的一贯宗旨,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到实际金融部门实习的机会。通过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在适当时间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另外,我们还邀请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来学校为学生做讲座,指导学生做分析,拓展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二)金融实践教学的运用成效

江南大学多元化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实际操作能力。金融实验是一门集知识、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所以除了加强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实习环境。通过模拟与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达到“体验”市场博弈、应用理论、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学生在实验室既可以体验银行会计、信贷、国际结算业务的全部流程及业务处理全过程,又可以与沪、深交易所同步运行,看到实时行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仿佛身临其境,随时可以观察盘面的变化,进行实盘操作。

2.理论结合实际,缩短了和市场的距离,提高了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通过对金融模拟实验的操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不仅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目标。据统计,金融专业的就业率名列学院前列,而且多数都在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就职。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引入工科课程设计理念,实现文科教育“工程化”

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下一步在岗位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江南大学已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卓越工程”计划,将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二)师资队伍的实践化

学校应根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特点及时调整师资结构,从教师评聘与考核、兼职教师聘任、教师工程经历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把一批年富力强、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学第一线,并定期进行金融理论、实践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及时了解掌握新理论、新业务,转变教学思路,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拓宽与校外联合的渠道

学校应加强与地方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与金融机构联合制定本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参与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邀请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满足为金融机构培养后备人才的需要。学校除了与传统银行、保险、证券业合作外,还应与一些经济管理部门如银监局、经贸局等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机构得到不同的实践锻炼机会。(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葛开明.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01-02).

[2] 刘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8).

[3] 王晓军.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高教研究,2008,(07).

[4] 杨彩林、曹冰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模式设计――基于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08).

上一篇: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际战略意义 下一篇: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对沿线房价的影响预测